測速攝像頭竟藏在這些地方!車主抱怨:怪不得罰單這麼多

2021-01-09 小小娛之家呀

每次去車管所都發現有很多人在排隊處理違章,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違章,是因為不懂交通規則,還是別的原因。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如此違章的。明明都有留意測速為什麼還會扣分罰款,也許是司機們都忽略這種防不勝防的攝像頭——移動測速。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小心看不見的測速點

為了嚴防超速行駛的行為,全國的高速公路都分布了不同密度的測速攝像頭或者雷達測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儘管不少車主會通過在車內安裝電子狗等設備監測路過的測速裝置應付,但如果碰到臨時的移動測速,大多數情況還是無計可施。

所謂移動測速指的就是不定點的測速裝置,例如路邊停放的測速車、可移動的測速儀和手持測速儀等,通過測速雷達進行速度探測,方向可以自由調整方向,對往來的不同車輛進行拍攝。移動測速一般在高速出現得較少,國道和省道之間比較常見,當司機以為無人監控在國道上任意馳騁的時候,超速罰單可能就已經跟你回家了。

莫慌!移動測速點布置也是有規定的!

防不勝防大概就是移動測速點的最大特色,高隱蔽性、無預警、無標誌實在讓一眾車友聞風喪膽。但實際上,國家頒布的《道路交通信息監測記錄設備設置規範》中明確了對移動測速的設置標準,重點都給大家劃好了:

如果在國省道上看到限速標誌,前方就可能有固定測速點。位置在於限速標誌起始點後500米至解除限速標誌或下一限速標誌之間。緊挨著限速標誌往往沒有測速,所以看到了限速標誌,接下來的至少500米都要記得遵照限速標誌行駛,直到看到下一個標誌或者解除限速標誌為止。

其次,距離固定測速點200米以上,都會設置測速提示。按照公安部的規定,所有的測速點,都會提前預告給駕駛者,這同樣適用於移動測速。而且人工移動測速也要符合這一標準,測速點還要設在「路側明顯位置」,行動裝置測速不能人機分離,也不能影響其他車輛正常通行,更不能隱蔽拍攝。

如果是在高速公路現場查處超速行為的話,還要求測速點和查出點距離不少於兩公裡。另外規定還要求,使用移動測速設備測速的,應當由交通警察(不含輔警)操作;如果使用車在移動測速設備的話,要使用制式警車。

「幽靈」測速太難猜,只能怪司機運氣差?

雖然有這麼多規定限制移動測速點,可是為何還有車主頻頻中招呢?據有經驗的司機分析,不少路段上測速點提醒其實並不明顯。一些較為偏僻的路段,流動測速儀還可能放在社會牌照車輛中進行監控,隱蔽性極高,這就是典型的「幽靈」測速。要是有司機碰上這樣的測速點,那就真的是有理沒地說,只能自認倒黴了。還是網友說得好,有車的地方就是江湖,自有明槍和暗箭,各位車主們出行在外,還是要多留個神!

相關焦點

  • 測速攝像頭到底被藏在哪兒?你知道嗎?
    無論是高速公路,還是城市道路,各個地方都安放著測速攝像頭。即便有些車主安裝了導航儀,自動提醒有測速攝像頭,只是有些攝像頭你根本就不知道藏在哪裡,就算有提醒還是難以確保萬無一失,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有些地方的測速攝像頭根本就沒有提醒,最後只能乖乖的交罰款了、扣3分,要是超速太過了,那就不僅僅是3分了,估計會更高。
  • 原來「測速攝像頭」藏在公路這些地方!下次可要注意了!
    原來「測速攝像頭」藏在公路這些地方!下次可要注意了!   俗話說:「十次事故九次快」,尤其在車速較快的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極其危險。
  • 這些隱藏的「測速攝像頭」藏在這些地方!在外開車的你要注意了
    為遏制高速超速行為,現在全國、全省大部分高速都採用了移動測速的方式。移動測速,也就是流動測速,是相對於固定測速的另一種測速方式,因為移動測速靈活,可在各個路段變換使用,讓人防不勝防,而且相關的測速預警儀也無法預報,所以移動測速像移動的幽靈,讓你一不小心就吃了罰單。
  • 交警測速花樣多?中恆電子狗輕鬆解決
    8月14日《錢江晚報》報導今年上半年,在省內高速上共查處1.6萬多起一次性記12分的違章行為中,64.6%是小車超速超過50%造成的!據記者調查發現:年輕男性、新司機、中年婦女、年紀較大的男性是主力軍。交警告誡廣大車主那麼多的高速限速80碼是有道理的:有些高速隧道多、橋梁多、彎道多,速度過快很容易引發事故。
  • 滿街攝像頭,哪個拍違章?哪個測速?
    今天小編跟大家普及下違章拍照和測速拍照兩者之間的區別。違章拍照1、電子警察目前,城市裡抓拍違章用得最多的是電子攝像頭,偶爾旁邊還「攜帶」一個家屬——LED補光燈。白天不亮,晚上會高頻率地閃。2、違停拍攝這個半球狀的攝像頭,就是違停抓拍攝像頭↓↓出現路段:市區禁止停車的路段抓拍的交通違法行為:● 違停● 車輛逆行● 非法上下車等交通違法行為別以為離攝像頭遠就拍不到,這種攝像頭跟相機一樣可以變焦,據說可拉近到1000米外的車內。
  • 儀錶盤車速110,測速雷達測得是多少?交警:這不懂?罰單白吃了
    罰單白吃了現如今高速公路成為了很多車主在跑長途時候的選擇,畢竟高速公路上車子是能夠開得比較快的,而且還是單行道,路況也是比較好的,大家都知道高速限速是120的,不過在有些路段為了安全是會進行更低的限速,在這個時候如果車內儀錶盤上的車速是110的話,那麼測速雷達測得是多少呢?交警對此表示:這都不懂?罰單都是白吃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情況吧!
  • 高速上的測速攝像頭都裝在什麼地方?
    一般來說大家都喜歡裝在什麼地方呢?我查了一下資料分享給你聽聽。測速攝像頭有哪些種類?卡口測速一種呢就是說卡口測速,在路上設一個關卡,每經過這個路段的時候都會被測一下。一般是用雷達來進行測速的,高速上面最常見的就是這種類型了。
  • 高速上的這些「測速攝像頭」一不小心就成了陷阱!
    經常開長途的老司機一般都有一種迷之自信,尤其是到了某段必經之路,如果身邊有同行的人,逐一數出路上設置的測速攝像頭肯定免不了。俗話說:「十次事故九次快」,尤其在車速較快的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極其危險。為遏制高速超速行為,現在全國、全省大部分高速都採用了移動測速的方式。
  • 十字路口的攝像頭能測速?還能調紅綠燈?
    現在不少車主,莫名其妙被扣了很多分,自己都還不知道在哪違的章。其實現在十字路口的攝像燈,不光可以拍闖紅燈的違章,有的甚至連車主在車內幹嘛都能拍的很清楚,甚至還能機器識別、分析,都快趕上科幻電影了。那麼十字路口上那麼多,各種形狀奇形怪狀的攝像頭,有哪些種類,分別是幹什麼用的?
  • 為什麼導航知道前方測速有攝像頭的?衛星實時監控?老司機這樣說
    現在我們出門都會帶著手機,想要去一個地方的時候,導航一下,跟著導航走準沒錯,對於路痴來說,導航的意義更大,路痴不知道怎麼走的時候,一般都是按照導航走的,把導航的語音打開,會指導你往哪走,要是走錯了也沒關係,導航會提醒你「您已便宜路線」,會重新為你規劃路線,不得不說導航在手,天下我有啊,有了導航
  • 導航是怎麼知道測速攝像頭位置的?衛星實時監控?答案在這裡
    特別是在開車的時候,導航能夠提前說出哪個地方是違章的高發區,並提醒車主注意車速;這樣的現象不禁令人心生疑惑,這些導航是怎麼檢測到攝像頭的位置的呢?衛星實時監控嗎?答案在這裡。工作人員的數據採集通常車主們在開車時總會遇到一段不熟悉的路段,這時導航就會及時發出提示,提醒車主們注意行駛速度,而這些數據最直接的來源就是交警部門,他們的工作人員會時刻採集到這些道路上的限速變化,修路的更新狀況,以及攝像頭所處的具體位置,並將這些數據帶到交警部門,由其他的工作人員將這些數據通過地圖記錄進去,這樣車主所使用的導航就能夠準確地把握到這段路程的攝像頭測速情況了。
  • 「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交警說出原理,想不違章很簡單
    跑過高速的車主都知道,高速上的限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國高速上的最高限速為120公裡每小時,超過這個速度可能就要吃罰單。高速上的測速裝置種類很多,很多車主都不明白區間測速裝置到底是怎麼測速的。區間測速裝置和普通的測速裝置不一樣,它測量的不是車主的瞬間時速,而是在某一路段行駛的平均速度。其實區間測速的原理很簡單,高速上的區間測速路段長度大約在5公裡左右,起始位置安裝了測速設備。區間測速裝置可以記錄車主駛入該路段的時間,再通過計算駛出該路段的時間算出平均車速。
  • 頭疼測速區間?而這個限速標誌讓不少老司機吃虧!新手更得注意
    另外,如果車輛在測速終點前由出口離開測速路段,則不納入測速範圍。區間測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布設兩個相鄰的測速點,通過測量車輛經過前後兩個測速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的平均行駛速度,並依據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是否超速,更科學公正。
  • 「闖綠燈」也要被開罰單?這些冤枉罰單你知道多少
    隨著現在的交通法規越來越嚴格,並且攝像頭也是無處不在,很多老司機都開始抱怨現在開車真是越來越難了。不管你開車有多麼小心,每年總會有一兩個違章,甚至還有一些違章讓人哭笑不得。缸哥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到過,一位貨車司機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睡了一覺,當駛離高速公路時被告知罰款900元,罰款的原因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超時了!
  • 測速雷達早知道 紐曼Q90不要罰單要安全
    測速雷達早知道 紐曼Q90不要罰單要安全 2009-12-16 eNet&Ciweek
  • 不是所有的攝像頭都會測速,但同樣能把你的違規行為拍得一清二楚
    一些朋友在驅車出行過程中,面對路面上的多種類型攝像頭,難免會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畢竟這些攝像頭他們各司其職,每個都有著自己的功能,並非是所有的攝像頭在實際的錄製效果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出行階段考慮這些細節讓安全性能得到更好彰顯。
  • 宿遷開出第一張區間測速罰單
    9月23日,記者從宿遷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一輛遼寧牌照的小型轎車在新揚高速45km+650m至52km+430m區間段,平均速度140km/h,超速16.6%被處罰,這也是自8月份江蘇省實施全路網區間測速以來,宿遷開出的第一張區間測速罰單。
  • 電子狗,電子狗的測速原理
    (2)GPS反測速雷達   目前世界大約80%以上城市測速採用的是壓感線圈方式測速,這種測速的方式是在路面上埋上感應線圈,通過計算車輛通過線圈的時間來計算車速。還有少量更先進的多車道連續拍攝測速方式,這些測速方式都不發射雷達波,第一種全頻雷達也就無法探測到這種電子眼測速。
  • 馬路上的電子攝像頭能拍多遠?老司機:記住這三點就沒問題!
    現在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了,為了給車主們營造一個非常好的交通環境,也為了減少一些交警和車主之間的摩擦,電子監控設備就順理成章的入住了大街小巷,經常開車的人們都會發現,馬路上都會有一些電子監控設備,有了這些電子監控設備之後,車主作出的違規行為就會拍得一清二楚,這讓車主感到非常的頭疼,
  • 這些車過情侶路全都吃到千元罰單!罰單編號震動車主圈!
    這些車過情侶路全都吃到千元罰單!罰單編號震動車主圈!宋警官攔停車輛並示意車主靠邊停車,司機周某從車窗探出腦袋,以為是要進行酒精吹氣測試。但見到交警示意他下車,而宋警官來到了車尾,司機一下就耷拉著腦袋,意識到自己被攔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