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揭曉。
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及查爾斯·賴斯因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的努力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人分人民幣760萬元的獎金。
20世紀70年代,阿爾特及其同事在研究輸血患者的肝炎發病率時發現,儘管人們已找到檢測A肝及B肝病毒的方法,但依然存在大量不明的輸血後肝炎病例。
1989年,霍頓與其同事從一隻被感染的黑猩猩血液中提取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並成功克隆了C肝病毒。經過進一步的研究,他們將其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
賴斯與其同事通過對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成功創造了讓病毒在黑猩猩肝臟內複製的方法,破解了C肝病毒複製之謎,並最終證明了該病毒就是不明原因肝炎病例的罪魁禍首。
但這次諾貝爾生理學獎卻引起了部分專家的質疑。
我國生命科學家饒毅教授就直言不諱的指出,今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是諾獎給了研究一個相對罕見疾病的科學家。按照慣例,給疾病發獎要麼這個疾病很常見或很重要,要麼這個疾病的機理和研究過程很特別。但C型肝炎的危害性遠遠不如B型肝炎,但B肝的發現者以及疫苗研發者卻沒有獲獎。
第二是沒有給發現治療C肝藥物的科學家頒獎。發現疾病固然很重要,但找到治療方法同樣重要。Pharmasset研發的C肝治療藥物有效率非常高,最高可達97%,傳說好似治一例痊癒一例,但卻沒有獲得這次獎項。
不僅如此,很多網友認為這次生理學獎應該頒給陳志堅博士。
陳志堅是中國留美博士,也是本次生理學獎的候選人之一。他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並通過「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考取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博士,現為德州大學終身教授。
陳志堅博士發現先天免疫傳感器cGAS,在進入細胞細胞質並與病毒的DNA結合後,cGAS酶被激活並產生一種叫做環GMP-AMP(cGAMP)的分子。這個分子指導免疫系統對抗病毒。
陳教授對這種細胞過程的揭示使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人體不僅是如何攻擊病毒,如皰疹病毒和愛滋病病毒,而且還可以攻擊其他攜帶DNA的病原體。
他還發現,當cGAS酶與人的DNA結合後,該途徑變得過度活躍,會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針對這一途徑的治療可能導致治療和預防自身免疫疾病、傳染病,甚至一些癌症。
也有網友認為本次生理學獎應該頒給我國疫苗科學家陳薇,她帶領團隊研發出了世界第一款新冠疫苗,對抗擊疫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冠疫苗的研發不僅陳薇教授一個,國內還有兩項,國外也有三項,這是不可能的。
但陳志堅博士的發現,相比C型肝炎,對人類的健康和未來更為重要。至於為何會落選,只能說獎項是別人的,解釋權也在別人手裡。
科學有國界,醫學同樣有國界。中國人不應當以獲得國際獎項為榮,應以幫助國家發展和解決本國民生、健康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