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季開始來襲,夏天也已逼近。此時的火焰木已進入盛花期,一個個花序簇立在枝頂,猶如火焰燃燒在綠葉中,好不形象。
▲火焰木的花簇生枝頂
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又稱火焰樹,和前段時間我們介紹過的吊瓜樹(戳這裡回顧紫紅花燈開 迎候晚歸客)、藍花楹(戳這裡回顧藍色精靈——藍花楹)一樣,同屬於紫葳科。屬名Spathodea 來自於希臘文spathe(意為佛焰苞的),形容它的花萼如佛焰苞狀,種加詞campanulata(意為鍾狀的),描述它的花為鐘形。紫葳科主要分布在熱帶美洲,然而火焰木所在的火焰木屬卻是非洲特有屬,且是單種屬,所謂單種屬就是屬下面僅有一個種。
▲佛焰苞狀的花萼
火焰木因其花美麗,樹形優美,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在非洲,火焰木因其未開放的花序像噴泉,又稱為噴泉樹(fountain tree);又因其花特別美麗,也稱為非洲鬱金香樹(African tuliptree)。
▲生長於非洲尚比亞恩多拉的火焰木
▲美麗的花序
為了獲得更多樣化的後代,火焰木在繁育後代時採用了自交不親和的策略(即同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並不會產生果實,跟我們人類避免近親繁殖是一樣的)。火焰木的花大型、美麗,生長在樹頂端,佛焰苞狀的花萼以及傘形花序都為鳥類棲息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傳粉者主要是鳥類,也有些文獻記載傳粉者有蝙蝠、松鼠。
▲火焰木花解剖圖(奇怪,這朵花少了一枚雄蕊)
火焰木的花萼在花冠完全開放之前會產生富含胺基酸的液體,這主要是因為火焰木生長在熱帶非洲,開花時間正好是非洲的旱季,這些液體為花的正常發育提供物質保障。這些液體會在花冠開放之後流入花冠裡,同時,蜜腺會產生富含蛋白質的花蜜,為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不僅如此,火焰木花萼產生的液體會使得一些偷採花粉的昆蟲死亡(具體原因還不明確),而這些死去的昆蟲又成為訪花鳥類的又一食物。火焰木為來訪的鳥類提供3種獎勵:花萼分泌的液體、蜜腺分泌的花蜜以及死掉的昆蟲,獎品可謂非常豐厚。
▲在廣州,很少見到鳥兒造訪火焰木花
了解了這麼多之後,有沒有覺得火焰木在繁殖後代方面也是用盡了洪荒之力呢?!那快來華南植物園欣賞她們吧。火焰木是高大喬木,拍照的小夥伴記得帶上長焦哦。
▲高大的火焰木在空中燃燒
觀賞地點(正在開花):園林樹木區、姜園、科學家之家、澳洲植物園等地
(點擊圖片放大)
文:許東先(志願者)
圖:譚傑(志願者)、紅塵外(志願者)、彭曉慶(志願者)、鄧新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