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2021-01-21 京報網

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最嚴限塑令「京十條」落地,商場、超市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近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走訪發現,京城多家大型連鎖商超已經全面更換可降解塑膠袋,售價多在每個0.6元至1.2元,比此前的普通塑膠袋翻倍。

價格信號引導之下,多數到店購物的顧客已經自備購物袋,但部分消費者多拿果蔬區連卷袋的現象明顯增加,成為商超限塑的管理難題。

收銀臺塑膠袋價格漲用量降

在右安門附近超市發門店的收銀櫃檯上,一張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綠色環保我先行」字樣的綠色宣傳單非常醒目。宣傳單顯示:依據國家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發所有門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膠袋」。「現在小袋6毛大袋一塊,確實貴了點兒,但採購價都在漲,沒法兒再便宜,您下次最好自己拿個袋子來。」收銀臺工作人員說。

在這家超市,過去普通塑膠袋的售價為小袋0.3元,大袋0.5元。這意味著,更換為可降解塑膠袋後價格直接翻倍。

塑膠袋漲價不只超市發一家。記者走訪了解到,物美超市各店原價分別為0.2元和0.4元的中號和大號塑膠袋,如今已經漲至0.6元和1.2元;盒馬鮮生各店原本售價0.4元的中號塑膠袋已經漲到0.6元,大號塑膠袋則從0.6元上漲到1元。

除了大型商超的塑膠袋價格翻倍,部分小店也開始對塑膠袋明碼標價。菜戶營附近一家盒馬生鮮超市門口,一家售賣烤冷麵和煎餅的流動小攤也在玻璃上貼出「塑膠袋0.1元1個」的提示。「商場要求我們對塑膠袋收費。」攤主說。記者注意到,這家店使用的還是傳統的普通塑膠袋,因為售價便宜,不少消費者還是願意選擇買個袋子把食物帶走。

拎可降解塑膠袋的人不多

超市塑膠袋的漲價確實讓不少消費者轉向自帶環保購物袋。

「更換可降解塑膠袋之前每天差不多能賣出100多個,最近一段時間每天也就賣四五十個,少了有一半。」物美超市大興店一處收銀臺工作人員說,但可降解塑膠袋的厚度和硬度普遍比傳統一次性塑膠袋更低,拿在手裡「軟塌塌」的,許多市民在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時,也遇到過破漏的尷尬情況。

昨天下午,在物美超市新華聯家園店門口,市民王女士剛從超市走出來,手裡拎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就破了個洞。「這種新塑膠袋不結實還容易破,真想不通怎麼能賣這麼貴。」王女士說,以後可不敢拿它裝重物,「還是得隨時在包裡備一個布袋。」

記者走訪發現,隨著限塑新規落地,自備購物袋的消費者明顯多了起來。昨天下午,成壽寺一家物美超市的收銀處,正在排隊的5名消費者中,有3名消費者都自帶塑膠袋或布兜。在右安門超市發門店,10多名結完帳離開的消費者當中,有六七人都自帶購物袋,買得少的直接將商品拿在手中,手拎可降解塑膠袋的只有兩人。

新華社圖

新型可降解塑膠袋不夠結實,是可降解材質的特性所致。目前超市發使用的小號可降解塑膠袋上印有「全生物降解購物袋」字樣,並標註承重為4千克。相比之下,過去售價三毛錢的塑膠袋最高承重可達20千克。

記者獲悉,相比傳統塑膠袋幾百年才能自然降解的破壞力,可降解塑膠袋的環保程度明顯提升,但在自然環境下的講解速度依然緩慢,因此消費者還是應該儘量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即便是在溫度55攝氏度以上、氧氣豐富、含水率60%的工業化堆肥條件下,可降解塑膠袋也需要大概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降解,但目前的垃圾處理設施中並沒有這樣的條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介紹。

免費連卷袋成了「替代品」

由於可降解塑膠袋賣得貴又「禁不住」,記者注意到,一些消費者開始鑽起了免費連卷袋的空子,許多超市裡不要錢的連卷袋用得更快了。

在超市發果蔬區稱重區,兩卷放置連卷袋的櫃檯旁已經貼出兩張醒目的告示,一張顯示「請您節省使用連卷袋」,另一張則明確「目前連卷袋只限散裝果菜、水產、自製主食類、肉禽類商品使用,其他商品不再無償提供連卷袋」。但記者注意到,部分消費者即使購物車裡放著一兩樣蔬菜,還是會一次性扯下三四個連卷袋。

「我們每天都提示顧客少拿袋子,用幾個拿幾個,可還是有不少顧客喜歡多拿一些去裝別的商品或者直接帶回家。」果蔬區一名工作人員說,最近開始提倡少用連卷袋以來,自己和同事甚至屢次因為勸阻顧客多拿連卷袋而遭到投訴。

除了在購物時盛裝商品,還有不少消費者喜歡將連卷袋拿回家當垃圾袋用。但實際上,超市裡的食品級連卷袋不論塑料用量還是質量都比專用垃圾袋高出許多,將連卷袋當垃圾袋用,無疑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消耗量每年在70萬噸至80萬噸,遠遠高出可降解塑膠袋的產能。減少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還需要全民提升環保意識,自覺養成隨身自帶購物袋的好習慣。

(原標題:調查|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楊天悅 鹿楊

流程編輯:u00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調查|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價格信號引導之下,多數到店購物的顧客已經自備購物袋,但部分消費者多拿果蔬區連卷袋的現象明顯增加,成為商超限塑的管理難題。收銀臺塑膠袋價格漲用量降在右安門附近超市發門店的收銀櫃檯上,一張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綠色環保我先行」字樣的綠色宣傳單非常醒目。宣傳單顯示:依據國家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發所有門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膠袋」。
  • 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售價翻倍 顧客大多自備購物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售價翻倍價格引導 顧客大多自備購物袋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最嚴限塑令「京十條」落地,商場、超市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
  • 北京超市限塑亮招,可降解塑膠袋、可租賃購物筐上崗
    而在永輝超市增光路店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目前店內有大號和小號兩個型號的購物袋,從2021年1月1日起售賣的可降解購物袋則分別為小號0.6元、大號1.2元。 目前沃爾瑪、家樂福、物美、華冠等多家超市,以及7-11、全家、羅森等便利店在北京的門店都將陸續上線可降解塑膠袋,價格均比此前非可降解塑膠袋普遍高出一倍左右。
  • 上海人注意!元旦起,商場超市禁用一次性塑膠袋!購物、點外賣怎麼辦...
    愛逛商場超市的朋友們注意了 ▽ 元旦開始 你習以為常的塑料購物袋 根據《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 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最強「限塑令」來襲,市民超市購物最好自備購物袋
    特別是現代人對於一次性製品的依賴,更是加速了一次性不可降解物的產生和使用,對地球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湖北日報》報導了最強限塑令即將到來,要求今年底武漢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明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宜昌市、襄陽市建成區;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部地級市和直管市建成區。
  • 探訪上海「新限塑令」實施首日 消費者自備購物袋逛商超
    &nbsp&nbsp&nbsp&nbsp「可降解」替換普通塑膠袋 偶有超市使用&nbsp&nbsp&nbsp&nbsp而在一些商超連鎖店內,塑料購物袋依舊面向消費者銷售使用,只是換成了「可降解」型,收費標準由原來普通塑膠袋的0.2-0.3元提高到了現在的0.6-0.9元。
  • 長安區多家商超提供編織袋和可降解塑膠袋
    1月6日,在西安一家大型超市內,顧客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挑選商品。 (記者 竇翊明 實習生 郝曉坤 攝)1月6日,「禁塑令」已實施,記者走訪長安區多家商場、超市發現,咖啡館已更換為紙質吸管,日化店為顧客提供編織袋,大型超市已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 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 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
    隨著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武漢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一些商家出現「斷檔」無袋可賣,沒有攜帶購物袋的顧客只得「兜著走」。  近日,在武漢市武昌東湖路的一家連鎖社區超市,記者注意到,多數顧客都自備了購物袋。沒帶袋子的顧客中,買菜不多的索性拿在手上出門,如果買的多,就只能用超市的紙箱或者免費連卷袋「兜著走」。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文/圖 進入2021年,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實施,不可降解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還在使用嗎?記者走訪發現,石家莊大部分商超和餐飲門店的購物袋、塑料吸管已然「換新」,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自帶購物袋逛超市。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在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的門口,設置了可降解塑膠袋購買點,提供4種規格的降解環保袋,售價從1毛到5毛錢不等。在旁邊,還放置著「禁塑令」的宣傳牌。   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管理員 唐成驍:現在這個塑膠袋的購買情況怎麼樣?目前購買的話,量不多,因為現在還在推廣階段。我們也會整個管理組加大力度,做一些推廣,讓我們的經營戶和消費者,能夠引起更多的重視。
  • 最嚴禁塑令實施進入倒計時,江城部分商家提前進入「可降解時代」
    市民自帶購物袋意識增強在金地廣場的永旺超市,記者在收銀臺處等候了近20分鐘,發現在此結帳的20名顧客,有14人自帶了購物袋,另有5人購買了可降解塑膠袋,1人購買了無紡布袋。一市民展示自備的購物袋自備了三個購物袋的丁女士說,9角錢一個的可降解塑膠袋太貴了,所以她每次出門購物,都自備購物袋出門。在自助付款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超市停止供應PE塑膠袋,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以後,自備購物袋的顧客確實增加了。「具體增加了多少不清楚,但肯定是增加了。」她說。
  •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年可降解塑膠袋市場發展供需前景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年可降解塑膠袋市場發展供需前景 2020年7月20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西安部分農貿市場仍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有商家認為這是走形式
    記者用兩天時間調查走訪了我市幾家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藥店、餐飲業,發現各大超市、藥店均已全面推出了環保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然而農貿市場和部分餐飲店仍然在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大型超市、藥店紛紛提供可降解塑膠袋1月3日上午,記者在華潤萬家科技路店看到每個自助收銀臺旁均張貼著一份溫馨提示:為了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超市12月29日開始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少部分開始替換,大多數在觀望記者近日在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經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
  • 上海商場超市禁用一次性塑膠袋,付錢買也不行!海鮮咋裝?官方回應
    家樂福建議自備購物袋家樂福也全面做好了迎接「禁塑令」的準備。收銀櫃旁有提示牌「建議您自備購物袋」,提醒顧客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再提供一次性購物袋。在餐館桌上的一角,也貼有「我們提供的是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的提示。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通知要求,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暫不禁止連卷袋、保鮮袋和垃圾袋)。我國是塑料製品消費大國。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
  •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時間:2020-04-27 22: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 北京塑膠袋還能繼續使用嗎?
  • 還有一個月,西安全面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活動現場,西安市發改委向全市發出了禁限塑倡議,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新城區、永輝超市分別代表機關單位、區縣(開發區)和企業積極響應倡議,進行表態發言。會議還邀請了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解讀禁限塑背景及政策。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