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多家商超提供編織袋和可降解塑膠袋

2021-01-09 瀟湘晨報

1月6日,在西安一家大型超市內,顧客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挑選商品。 (記者 竇翊明 實習生 郝曉坤 攝)

1月6日,「禁塑令」已實施,記者走訪長安區多家商場、超市發現,咖啡館已更換為紙質吸管,日化店為顧客提供編織袋,大型超市已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當天上午10時,在西長安街GOGO街區的星巴克飲品店,記者看到,收銀臺上擺放著環保提示語,櫥窗裡全都用紙盒擺放茶點,店內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全部改為紙質可降解吸管。

星巴克GOGO街區店值班經理告訴記者,從2020年12月開始,他們店裡就已經開始減少使用塑料製品了,作為餐飲店,要做的就是給顧客提供安全高質量的飲品,他們已經把「禁塑令」落到實處。

同樣,在GOGO街區其他幾家日化店,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已經全部下架,全都換成了可降解的塑膠袋和編織手提袋等。

隨後,記者來到華潤萬家長安新都市店,發現店內已經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超市收銀處已經將普通塑膠袋更換成可降解塑膠袋,並且售價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許多前來購物的市民朋友都隨身攜帶了可重複使用的手提袋,只有極少數市民會購買可降解塑膠袋。

華潤萬家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店內只提供可降解塑膠袋,更加環保,價格較原先有所增長,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也建議廣大市民朋友出門購物最好自備購物袋,環保又節約。

據了解,目前長安區正在全面有序推進「禁塑令」,對商場、超市、餐飲等所有涉及塑料的重點行業都下發了相關通知,目前此項工作正在穩步實施。

長安區投資合作和商務局商貿發展科科長羅小鍵說,自「禁塑令」施行以來,長安區投資合作和商務局向全區的商場、超市發放了通知。目前,全區的商場、超市、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銷售和生產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同時也在加強對塑料廢棄物的回收。

「『禁塑令』禁的是汙染,還的是美好環境。在此呼籲廣大市民群眾,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出門購物時請自備購物袋。」羅小鍵呼籲道。■記者 高樂

【來源:西安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安長安區多家商超提供編織袋和可降解塑膠袋
    雁塔區推進轄區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昨日,記者從雁塔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雁塔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方案、周密部署,紮實開展相關工作,普及塑料汙染知識,增強市民群眾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認同和支持。雁塔區市場監管局各牽頭指導科室積極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工作,質量標準科與長延堡所對該所轄區集貿市場開辦方進行GB/T 21661-2008(塑料購物袋)標準宣傳;市場秩序和網絡交易監督管理科通過實地走訪、入戶宣講、現場解答等形式向市場開辦方和經營戶宣傳塑料汙染治理法律法規,普及塑料汙染知識。
  • 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 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
    隨著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武漢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一些商家出現「斷檔」無袋可賣,沒有攜帶購物袋的顧客只得「兜著走」。  近日,在武漢市武昌東湖路的一家連鎖社區超市,記者注意到,多數顧客都自備了購物袋。沒帶袋子的顧客中,買菜不多的索性拿在手上出門,如果買的多,就只能用超市的紙箱或者免費連卷袋「兜著走」。
  •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時間:2020-04-27 22: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 北京塑膠袋還能繼續使用嗎?
  • 最強限塑令: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新政基本涵蓋了過去幾年廣受關注的品類:不可降解塑膠袋、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具體應用場景上,商超、集貿市場、快遞、外賣等領域為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重點。針對不同產品和區域,分別制定了2020年、2022年和2025年三個時間節點。
  • 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售價翻倍 顧客大多自備購物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售價翻倍價格引導 顧客大多自備購物袋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最嚴限塑令「京十條」落地,商場、超市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0年年底,全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還有一個月,西安全面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2年底,西安市範圍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禁止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西安市郵政快遞網點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以上,45毫米以下在窄膠帶使用率達到95%以上,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使用量。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到底哪種才是可降解塑膠袋,標準是否需要標註?記者查詢了相關標準並採訪了檢測機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王培哲線下商超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不一,材質手感差別大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線下商超正在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並不一致。全家便利店使用的「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標示的是GB/T38082-2019標準。
  • 年底商超擬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商超  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包裝材料  徵求意見稿提出,鼓勵探索逐步實施對塑料連卷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單獨收取塑料連卷袋價款,引導消費者減少塑料連卷袋使用量。同時,徵求意見稿鼓勵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各類可重複利用包裝材料,超市、集貿市場可以探索提供購物筐、購物車租賃服務,引導消費者減少塑料購物袋使用,鼓勵大型超市創新物流模式,使用可摺疊、可循環的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裝物。  按照計劃,到2020年底,北京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調查|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最嚴限塑令「京十條」落地,商場、超市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近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走訪發現,京城多家大型連鎖商超已經全面更換可降解塑膠袋,售價多在每個0.6元至1.2元,比此前的普通塑膠袋翻倍。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 現場直擊: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最嚴限塑令「京十條」落地,商場、超市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近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走訪發現,京城多家大型連鎖商超已經全面更換可降解塑膠袋,售價多在每個0.6元至1.2元,比此前的普通塑膠袋翻倍。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在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的門口,設置了可降解塑膠袋購買點,提供4種規格的降解環保袋,售價從1毛到5毛錢不等。在旁邊,還放置著「禁塑令」的宣傳牌。   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管理員 唐成驍:現在這個塑膠袋的購買情況怎麼樣?目前購買的話,量不多,因為現在還在推廣階段。我們也會整個管理組加大力度,做一些推廣,讓我們的經營戶和消費者,能夠引起更多的重視。
  • 武漢重點區域年底前「禁塑」 商超及外賣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記者昨從武漢市發改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市制定的《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出爐,今年底,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禁用部分塑料製品根據該《方案》,禁止、限制使用部分塑料製品。
  • 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天津:不可降解塑膠袋將逐步禁用
    《方案》提出主要目標,2020年在全市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供應鏈模式。
  • 海口42家大型商超已更換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阿姨,12月1日起,海南省全面『禁塑』了,請使用可降解的餐盒和包裝袋,或購物自備環保袋」「老闆,12月1日起賣菜不要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一大早,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就深入到超市、農貿市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挨家挨戶、耐心地向群眾宣傳我省的「禁塑」政策,倡導大家拒絕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
  • 全面「禁塑」首日,三亞多家商超上架多種環保替代品
    即日起,全省各機關單位、學校、醫院、大型商超、國企、旅遊景區等場所全面開展「禁塑」工作,為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保持一流生態環境質量而不懈努力。12月1日,市民在一超市使用可降解塑膠袋購物。商超:多種環保替代產品上架在三亞解放路國購旺豪超市裡,記者看到,該超市已全部使用白色的全生物降解型塑膠袋為顧客盛裝商品。與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相比,這類全生物降解型塑膠袋手感偏軟,摩擦聲小,撕開延展性好。在海南中學三亞學校食堂,部分打包餐盒已被替換,原來透明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碗等餐具「退出」了食堂。
  • 「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不一、材質手感差別大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線下商超正在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並不一致。全家便利店使用的「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使用的是GB/T38082-2019標準,包裝上的塑料標誌號碼為「00」。生產廠家介紹,這是業內普遍用於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