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有一個基本的法則:物競天澤,適者生存。地球自40億年前誕生生命以來,漫長的歲月裡不知誕生了多少生命,可是這些生命在後來的大自然法則之下,大部分都無法適應環境而滅絕了。
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了,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發展,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嗎?其實並不強,人類雖然是高級生命,是智慧生命,但是跟大自然的很多生物相比,人類的身體素質弱爆了。如果拋開科技,回歸到大自然的自然法則中,人類想要生存下去恐怕會非常難。
雖然人類的體質弱,但是我們有強大智慧的大腦,創造了燦爛的科技,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成為了大自然中適應能力最強的生物。我們在科技造物的幫助下,可以在不同的惡劣環境中進行短暫的生存。當然,這只是在有防護的情況之下,如果沒有防護,人類在惡劣環境之下,可能很快就完蛋了。
有人曾經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人類到達其它七大行星,能夠在上面生存多久?人類是在地球大自然的影響下,經過漫長的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才形成現在的身體素質。而地球本身是一個非常溫和完美的星球,有著非常完美的生態系統。所以,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是一個舒適,穩定的溫床。
可是太陽系的其它七大行星,它們可沒有地球這樣溫和的生態環境,一個比一個惡劣,人數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可能活不過一秒。我們先拿離太陽系最近的水星來說吧,這是一個溫度非常高的行星,白天溫度高達400多攝氏度,晚上又降到零下180攝氏度左右。
如果我們在水星著陸,即使在日夜交替的空隙,一個溫度還比較好的時間,也只能生存90秒。可如果是在白天或者夜晚降臨,不是被融化就是被凍成冰塊,活不過一秒。
離開水星, 我們再來到地球的姐妹行星金星,雖然金星被人們稱之為地球的姐妹行星,但是它的環境跟地球完全是地獄跟天堂的差距。金星有著非常濃厚的大層,98%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所以這裡的環境非常極端,超強的氣壓會把我們直接壓成肉餅,而且金星還會下硫酸雨,同時還有高達460攝氏度的高溫。
在金星的生存難度還要超過水星,所以一旦我們降臨金星,也是活不過一秒。正是由於金星的環境太惡劣了,雖然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但是科學家也只能放棄它,將目光重點放在火星上。火星的生態環境相比金星就要優秀很多了,只不過跟地球相比,它仍然是一個讓我們無法生存的星球。
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探索最多的行星就是火星,通過大量的探測數據,我們對火星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認知。火星的稀薄大氣中仍然有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由於火星是處在宜居帶的邊緣,所以它上面的溫度相對地球來說還是較低的,白天約為零下5攝氏度,晚上約零下87攝氏度。
通過這個溫度我們可以看出,火星雖然現在不適宜人類生存,但是在未來經過一些不斷的改造之後,還是有希望成為人類的宜居行星。正是如此,科學家對火星的探測力度才越來越大,而且近年來探測器先後在火星發現了水的存在,更是堅定了科學家改造火星的期望。
當然,現在的火星仍然是人類的禁地,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之下,雖然能夠活過一秒,但是最多也只能在火星生存90秒。越過火星,我們來到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木星是一顆巨大的氣態巨行星,主要是氣體構成,上面有著超強的氣流帶起的超級強風。
如果我們進入木星,還沒等到深入其中,就會被超級氣流吹散架了,活不過一秒。即使是我們有太空衣的保護,也無法深入木星大氣,上面的氣流太強大了。強大的飛船進入其中,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木星可以說是太陽系行星中最神秘的天體,由於它的強大,我們的軌道探測器也只能了解到木星的一些皮毛,真正的秘密我們根本不知道。想要深入木星探索,還需要人類有更強大的科技才行,它是僅次於探索太陽難度的天體。
木星後面的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天體,上面的溫度都非常低,而且上面的氣體都被超低的溫度固化了,它們看上去沒有沒有金星那樣煉獄般的情景,可是惡劣危險程度卻絲毫不亞於金星。甚至像海王星這樣的行星,探測器根本無法著陸。
通過太陽系其它七大行星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的身體素質還是太弱了,同時我們的科技還是非常落後的。要知道太陽系只不過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而且還是一個比較溫和的星系。其它的很多星系,環境惡劣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強大到讓我們無法想像的天體,比如中子星,黑洞等。
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科技力量和身體素質,未來的太空探索會非常困難,即使我們有了能夠進行星際航行的飛船,人類的身體素質也無法適應太空的環境,從而制約人類的太空發展。而要讓人類的身體不斷提升,依靠自然進化是很難做到的。
我們能夠依靠的只有科技力量,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基因技術也會快速發展。當我們破解了生命的奧秘,基因的奧秘,那個時候,人類就可以通過基因技術開啟新的進化,從而讓人類的身體向星空發展,適應星空的環境。或許在未來,人類不需要防護,就可以在太空中穿梭,無視太空的輻射和真空環境。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