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哥在網上曾經看到過一段視頻,展示了一臺「V」型喬治·紹庫普(George Soukup)永磁磁動機,兩組永磁的安排間隔如下圖:
這種風格的磁體布局(藍色為北極,紅色為南極),從寬間距轉換到窄間距時,會有一個鎖定點(死點),而這個鎖定點(死點)會導致旋轉到這裡時就停止。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V」型磁體間距有著更大的間距,如下圖:
磁體布局的錐形很不明顯,內側圈的間距大約是外圈間距的四倍。我們還可以看到,內側末尾的磁體間越過了外側而不像第一張圖那樣只是和外側平行,不知道這是不是這個裝置能通過鎖定點(死點)的原因。
該裝置的機殼看來十分簡單,12個孔均等的分隔圈安上長磁體,長磁體的磁化區沿其長度方向是南北極交替的。圖中可見,喬治開了12個定子磁體孔洞來疊放磁體,但是,他只使用其中5個來進行演示,不知道如果12個定子磁體都裝上是會速度更快,還是會增加轉子磁體軸的扭矩。
從上圖上可以看到,該裝置的機殼給轉子滾筒和定子磁體留有相當大的間隙。
後軸承則被固定到機殼後:
前面有兩塊有機玻璃,一塊用來固定嵌入到外殼的定子磁體在其位置上,另一塊則作為軸承的前支承座:
由於視頻沒有解說詞,所以,我有點無法獲取全部的詳細數據。但似乎定子磁體和轉子磁體的定位使得該磁動機克服了典型「V」形機配置的通常出現的鎖定點(死點)。
好了,本文到這裡又要說再見了,關於喬治·紹庫普磁動機成功的運行方法因為沒有詳細數據,只有靠各位大神自己去實驗了。希望磁動力愛好者們自己動手試製一臺裝置出來,相信高手在民間,祝大家早日成功。
各位大神們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
喜歡自由能源技術、新科技、機械製造、軍事武器的網友們,請記得關注《軍哥帶你看世界》,大家可以到已經置頂《自由能源相關技術文章匯總,持續更新中》這一篇文章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自由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