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發來「賀電」,這家企業研發的衛星完成初步在軌測試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23 18:12:26 來源: 搞哥愛讀史

舉報

  日前,由中關村示範區企業微納星空研製的70公斤級衛星——「天雁05」衛星完成初步在軌測試,並成功發回第一批圖像。

  自此,夜空中又多了一顆閃亮的星。

  我們一起來看看,從衛星的角度看地球,有怎樣的風景吧!

  

  中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中國·北京大興機場

  

  中國·昆明

  

  土耳其·安卡拉埃森博阿機場

  

  義大利·米拉佐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

  

  沙烏地阿拉伯·朱拜勒(又名阿爾朱拜勒)

  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天雁05」衛星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據悉,該衛星將應用於海洋環境監測、農作物災情監測、林業森林防火、林業資源調查、環境監測、地震監測、氣象監測、水利和山洪災害監測等領域,進一步滿足用戶在相關領域數據持續供給的需求。同時該衛星也將為明年發射的海南一號衛星進行先導技術驗證和在軌測試。

  

  「天雁05」衛星首次採用了在軌軟體可重構技術,通過地面更換程序和軟體指令可以實現衛星在軌的功能。

  

  「天雁05」衛星由綜合電子分系統、姿控分系統、電源分系統、結構分系統、測控分系統、數傳分系統、導航分系統和熱控分系統等8個分系統組成。在軌運行期間,衛星將獲取多光譜圖像等大量遙感數據,向相關用戶提供所需的影像和數據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該星是此次長徵六號遙三火箭運載的13顆衛星中重量最大的一顆,也是微納星空成立三年來發射的第8顆衛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成功,聯合國發來賀電
    毫無疑問,今天是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日子,在我國航天人的努力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終於踏出了最後一步,實現了全球組網。就在今天,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
  • 中國「太極一號」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 成果超出預期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中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已圓滿完成在軌測試實驗,成果超出預期,衛星將轉入拓展實驗階段。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當天在北京組織召開「太極一號」衛星在軌測試實驗總結評審會。
  • 外交部傳來好消息,北鬥3號完成全球組網,聯合國發來賀電
    北鬥系統正式上線據悉,在當地時間7月31日,中國外交部的每日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由中國自主製造的「北鬥3號」全球導航系統已經在當日上午完成全球組裝,並且正式開通,這意味著中國的衛星領域的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嫦娥一號衛星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田兆運)記者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以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圖片正式對外公布為標誌,嫦娥一號衛星在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後開始實施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基本完成。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王也雋介紹,自嫦娥一號衛星11月7日進入環月工作軌道以來,飛控中心按照計劃安排,組織各相關測控站對衛星及星上有效載荷展開了在軌測試工作。在近20天的時間裡,除對衛星進行姿態調整外,還相繼開啟星上有效載荷進行「體檢」,同時也檢測科學儀器工作時相互間是否產生影響。
  • 各國發來賀電,馬斯克:非常振奮人心
    隨後,包括美俄等國航天局在內的世界各國發來賀電,祝賀「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特斯拉CEO,執掌龍飛船的馬斯克也表示:非常振奮人心!我國自然不甘落後,在23日中午,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著我們自己研發和建造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雖然這只是一小步,但是世界各國還是發來賀電祝賀,並祝願我國接下來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習近平發來賀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後俄歐發來賀電!美國已要求工業界對抗中國探月
    根據俄羅斯航天局、歐洲空間局的消息,在嫦娥五號登月之後,歐俄都發來賀電,祝賀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說明俄羅斯和歐洲都希望在嫦娥五號任務中獲得一些合作機會但是美國的態度就不同了,美國這次沒有發出祝賀,反而發布了一則消息:要求工業界研發登月技術,與中國登月、探月形成對抗!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47期 頭條獨家)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嫦娥五號已經成功落月,目前已經啟動挖掘計劃,著陸器上的挖掘裝置將在月面進行鑽探,挖出一個2米深的洞口,然後進行樣本採集。
  • 【中國科學報】「太極一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實驗
    「太極一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首發星,完成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所需載荷和衛星主要關鍵技術的首次在軌驗證,包括高穩定雷射器、超高精度幹涉儀、高靈敏度引力參考傳感器、無拖曳控制技術、微牛級微推進技術、超穩超靜太空飛行器等。
  • ...我國5米光學業務衛星順利通過在軌測試 天問一號完成第三次軌道...
    原標題: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我國5米光學業務衛星順利通過在軌測試 天問一號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衛星要批量化生產?這家中關村企業將年產100顆百公斤級衛星
    日前,中關村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據悉,衛星工廠計劃於明年年初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海上「天眼」HY-1D衛星在軌測試海上現場同步觀測試驗任務圓滿完成
    據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消息,隨著「潤江1」船舶抵達舟山,標誌著海洋一號D(HY-1D)衛星在軌測試海上現場同步觀測試驗任務圓滿完成。nbsp; 據悉,此次海上試驗是海洋一號D衛星在軌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
  • 資源三號03星雷射在軌幾何檢校初步成功
    資源三號03星雷射在軌幾何檢校初步成功2020年7月25日,我國資源三號03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目前,資源三號03星在軌測試工作正在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簡稱國土衛星中心)牽頭,衛星系統、地面系統、應用系統各參試單位通力合作下,緊鑼密鼓地開展。2020年9月,國土衛星中心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組織開展資源三號03星雷射測高儀在軌檢校試驗。該試驗在預報過境區域內布設地面雷射探測器,對探測器捕獲的光斑信息做數據處理與分析,獲得檢校參數。
  • 「太極一號」完成在軌測試實驗 歷時4個月成果超出預期
    &nbsp&nbsp&nbsp&nbsp「太極一號」完成在軌測試實驗&nbsp&nbsp&nbsp&nbsp歷時4個月成果超出預期&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張航)昨天,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北京組織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
  •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入軌兩周後通過成像測試
    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入軌兩周後通過成像測試。「一箭九星」成功發射入軌。該組衛星均由長光衛星研製,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衛星和6顆推掃衛星。其中,推掃衛星可獲取全色解析度優於1米、多光譜解析度優於4米、幅寬大於17千米的五譜段推掃影像;視頻衛星可獲取解析度優於1.2米,覆蓋面積不小於14.4千米乘6千米的彩色視頻影像。數據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農林水利和生態環保監測、科普教育等方面。
  • 我國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在軌測試
    記者21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在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發星上在軌點火成功,標誌著我國首次實現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
  • 我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在軌測試
    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 記者21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在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發星上在軌點火成功,標誌著我國首次實現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  銀河航天首發星於今年1月16日發射,其配備的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額定功率215瓦,額定推力10毫牛。
  • 我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在軌測試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記者21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在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發星上在軌點火成功,標誌著我國首次實現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
  • 中關村企業研製70公斤級衛星成功發回第一批圖像
    圖為該衛星拍攝的中國?北京大興機場。中關村管委會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於立霄)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23日發布消息稱,由中關村示範區企業微納星空研製的70公斤級衛星——「天雁05」衛星日前完成初步在軌測試,並成功發回第一批圖像。該衛星是長徵六號遙三火箭運載的13顆衛星中重量最大的一顆。圖為該衛星拍攝的中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中國第一套小功率霍爾電推完成在軌測試:推力10毫牛
    來自民營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的消息:6月15日21時44分37秒,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首次點火成功,截至6月17日共計點火8次,均取得圓滿成功,陽極放電電流運行平穩,累積點火時長超過10000秒。這標誌著我國低軌小衛星第一次成功實現了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銀河航天首發星是我國首顆通信能力超過10Gbps(1萬兆)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並使用了國內第一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額定功率215W(瓦特),額定推力10mN(毫牛)。
  •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成功開展「金紫荊」衛星星座在軌技術驗證
    「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是國際上首顆應用龍蝦眼聚焦X射線技術的空間探測衛星,在此衛星的設計研製過程中,各參研單位包括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協同創新,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與應用等方面開展全鏈條、系統性的研發工作,為提升中國在空間天文、深空探測、航天遙感等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