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風」已至 香港航天揚帆起航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乘「天時地利人和」之「東風」,宣布開發首個星鏈計劃「大灣區金紫荊衛星星座」,致力於打造未來智慧城市,這預示著香港航天事業的揚帆而起,也將帶動香港經濟的蓬勃發展。林家禮介紹,於香港而言,粵港澳大灣區是重大發展機遇,早前取得國際宇航聯合會會員資格的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在建設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全天候、近即時的「金紫荊衛星星座」工程中,由中國長城工業集團主要承擔衛星系統建設的相關工作,保障「金紫荊星座」順利部署的同時,與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的戰略合作也將充分發揮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優勢,為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搭建安全、穩定、可控的雲平臺並為其提供大數據技術支撐。
-
「行雲二號」衛星成功驗證星間雷射鏈路技術
新華社武漢8月13日電(記者胡喆、譚元斌)記者從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近日實現了建立鏈路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雙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的新突破。兩顆衛星開展在軌技術測試以來,核心技術均得到充分驗證。
-
漢產衛星成功驗證一項技術,我國衛星物聯網實現星間通信零的突破
楚天都市報8月13日訊(記者 李月媛 實習生 丁鍾夏 通訊員 李文卉)13日,記者從鄂企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近日,被稱為「湖北造」的」「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實現了建鏈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衛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
-
「行雲二號」成功驗證星間雷射鏈路技術 我國衛星物聯網實現星間通信零的突破
近日,「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實現了建鏈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衛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至此,兩顆衛星自今年5月12日發射入軌開展在軌技術測試以來,所有核心技術均得到充分驗證。
-
南大領銜研製「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記者了解到,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領銜,聯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探測領域的優秀團隊,歷時5年研製成功。 該衛星配備了自主研發的龍蝦眼聚焦X射線探測器與高精度小型載荷平臺。
-
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我國這些航天大計劃
原標題:探索近鄰宜居行星、月球科研站、太陽系邊際探索……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我國這些航天大計劃!12月1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國企公開課上,向在場的500名學子描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面向未來即將開展的重大工程項目。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為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夯實基礎。
-
空間中心助力「太極一號」衛星成功在軌驗證微牛級電推進技術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2019年8月31日7時41分,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首發星——「太極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天琴一號衛星完成無拖曳控制技術飛行驗證
由於要時刻保證衛星不受到除引力之外的幹擾,無拖曳控制從模型建立、算法設計到衛星平臺控制都面臨較大挑戰。2009年,歐空局在「GOCE」衛星上成功進行了無拖曳控制的在軌驗證。502所從2010年開始追蹤國外相關技術,並利用各類課題支持,自主開展相關基礎性研究。
-
中國首次發射攜帶離軌帆衛星,驗證不產生太空垃圾技術
長徵四號乙火箭直衝雲霄 5米光學衛星(資源一號02D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屬於空基規劃的中等解析度遙感業務衛星。衛星工作在太陽同步軌道上, 回歸周期為55天,設計壽命5年。 衛星配置可見近紅外相機和高光譜相機,發射重量1840千克,採用三軸穩定對地定向的控制模式。
-
中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
就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後一天,今日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三星任務。資源三號03星及搭載的2顆小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行雲工程首發星發射成功,天基物聯網星座要來了!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5月12日9時16分40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星、02星發射升空。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獲悉,作為該集團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將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資源三號03衛星成功發射 三星並軌將組成立體測繪衛星星座
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資源三號03星是一顆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將與資源三號01、02衛星等其他測繪衛星組成立體測繪衛星星座,更快更好地完成國土測繪和全球測圖,進一步推動我國民用測繪事業快速發展。
-
資源三號03星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7月25日11時13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三星任務,將資源三號03星及搭載的2顆小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長四乙火箭點火升空資源三號03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主用戶單位為國家自然資源部,衛星主要用於生產全國1:5萬基礎地理信息產品,開展1:2.5萬以及更大比例尺地圖的修測和更新,開展國土資源調查和監測等工作。
-
資源三號03星發射成功!搭載發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2020年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資源三號03星是一顆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生產,將在軌與資源三號02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立體影像和多光譜數據,為地理國情監測、國土資源調查、防災減災、農業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建設等領域提供應用服務。
-
順德衛星玉衡號、順天號「雙星」成功發射
今日上午11時22分,由國防科技大學領銜研製的我國天基網絡低軌試驗雙星——玉衡號、順天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CZ-4B火箭成功發射,雙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值得關注的是,天基網絡低軌試驗雙星是由佛山市順德區立項支持,由佛山市德雅創新研究院組織實施,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牽頭研製,
-
引力波「探頭」成功!「天琴一號」完成六大技術在軌驗證
5月21日,由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天琴計劃首顆試驗星「天琴一號」任務周期正式結束。據實驗人員介紹,經過多方評估,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都優於任務目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
-
一箭四星發射成功 中國首次驗證「智慧火箭」相關技術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 (郭超凱)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3顆衛星和天啟星座06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星,搭載發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和天啟星座一零星
新華社太原7月25日電(李國利、朱霄雄)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星 搭載發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和天啟星座一零星
新華社太原7月25日電(李國利、朱霄雄)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
資源三號03星雷射在軌幾何檢校初步成功
資源三號03星雷射在軌幾何檢校初步成功2020年7月25日,我國資源三號03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目前,資源三號03星在軌測試工作正在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簡稱國土衛星中心)牽頭,衛星系統、地面系統、應用系統各參試單位通力合作下,緊鑼密鼓地開展。2020年9月,國土衛星中心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組織開展資源三號03星雷射測高儀在軌檢校試驗。該試驗在預報過境區域內布設地面雷射探測器,對探測器捕獲的光斑信息做數據處理與分析,獲得檢校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