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郭靖、黃蓉夫婦武功過人,都是天下頂尖的高手,但他們的門下弟子武敦儒和武修文兄弟倆卻武功平平。這名師劣徒的現象不是個例,而是社會中的普遍現象,古今中外都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古語云「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裡靈衝霄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大小武兄弟坐擁龐大的資源,最終卻平平無奇原因:
資質平平且缺乏毅力
郭靖在教武氏兄弟武功前期,教到江南七怪中鬧市俠隱全金髮的一招簡單功夫時,楊過路過旁聽了一下,只一會兒的功夫就將這一招吃透並學會,但武氏兄弟卻仍然學不會這一招。僅此一點,就可看出他們兄弟倆確實資質平平。當然,將他們跟楊過這樣聰明絕頂的人相比,確有不公之處。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有很多人學東西確實是比別人要快。
資質差點兒沒什麼,單論天資的話,武氏兄弟再差也差不過他們的師父郭靖。江南七怪在大漠教郭靖武功時,郭靖常常是翻來覆去的怎麼學都學不會,甚至還把七師父韓小瑩給氣哭過。但在毅力上武氏兄弟和師父郭靖相比卻是天差地別了,同樣是學不會的招數,郭靖堅持不懈地練,即便是師父不在,也毫不放鬆!大有學不會就不罷休的狠勁。但武氏兄弟呢?郭靖教完之後,他們並沒有好好練習功夫,而是和郭芙一起去玩鬧,還被楊過用偷學的這一招給教訓了。
平凡甚至愚笨都不要緊,勤能補拙;但如果本身就不出色的話,還在偷懶,這就難免平庸化了。
武氏兄弟毫無強者之心
三歲看老,從小就是熊孩子同樣是被人收養,楊過自有傲氣(小時候的楊過其實也是熊孩子一枚),大小武卻甘之如飴。小時候的大小武就開始當郭芙的跟屁蟲,常常欺負楊過。更可悲的是,即便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大小武還要以多為勝,吃虧之後馬上告家長。是不是很眼熟?跟現實中的那些熊孩子一個德性,惹事的是他們,鬧事的是他們,最後吃虧後喊得最響的還是他們。
兩隻舔狗,舔得歡武氏兄弟小時候就是郭芙的跟班,對郭芙毫無原則地迎合巴結。長大之後楊過再次相遇他們二人之時,他們仍然跟在郭芙身邊,鞍前馬後的獻殷勤,活脫脫兩隻舔狗啊!別說是性格狂傲的楊過,就是普通如你我這樣的普通人也看不起他們啊。
心思陰暗,見不得別人半點兒好只因為郭芙對楊過多說了幾句話,這哥倆兒就毫無由來的嫉妒,甚至還對表面上武功平平的楊過動手,存心想讓楊過當眾出醜。
不孝不悌,枉為人子,枉為兄弟這哥倆兒瞧不起楊過和小龍女的師生戀,說人家有違綱常倫理。其實他們弟兄倆也是一樣的,甚至還猶有過之。為了爭一個不愛自己的女人,兄弟之間反目成仇,大打出手,這兩貨枉為兄弟!不顧老父的苦苦哀求,依舊手足相殘,傷透了老父親的心,這兩貨枉為人子!如此不孝不悌之人,還有臉嘲笑楊龍師徒之戀!真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為人輕薄,缺乏基本的教養十六年後的丐幫大會通過打擂臺選幫主,武修文上場時裝作搖搖晃晃站不穩的樣子,場上的武者好心去扶,反被他借力摔下了擂臺。從他當著擂臺賽這麼多人的面就順手而為的做出這樣的事,可見他為人輕薄,平時也沒少做類似的事。
咱們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假如咱們看到別人有困難,伸手去幫一把之際,反被對方利用,最後丟了面子不說,本身也吃了不小的虧。這時會怎麼樣想?當然靈衝霄個人是由衷的希望這只是小說虛構的情節,不過遺憾的是這樣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武修文利用別人善意,來坑人的表現已經不是強者不強者的問題了,而是一個作為普通人最基本的交往底線都有所缺失的教養問題了。所以郭靖才會在一見之下,臉立馬就陰了。
缺乏對武功的敬畏之心武俠中真的強者是對武功充滿敬畏之心的,這一點不論是郭靖、楊過等正派主角還是鳩摩智、歐陽鋒等反派都是如此。而對大小武兄弟倆來說,武功就是討女人歡心和爭風吃醋的工具。
朱子柳可憐他們倆自幼喪母失父,將一陽指神功傳給他們。但他們習得之後,不但不專心精研,反而轉臉就毫無底線的爭先恐後的要將一陽指傳給郭芙(黃蓉、楊過一聽聞南帝門下到來,立馬就反應過來郭芙要多一項神功絕技了),後來用一陽指去對付楊過,以及哥倆兒爭風吃醋的時候,決一死戰之際也沒少用一陽指去下殺手。
林林總總的缺點數下來後,大小武兄弟非但沒有強者之心,反倒連普通人該當堅守的一些底線都有欠缺。所以最終成不了強者,也是無可厚非之事了。
郭靖黃蓉武功雖強,但並非良師
郭靖、黃蓉的武功雖然很強,但他們夫婦卻不是良師。一來他倆不如馬鈺、洪七公以及老頑童等人那樣能循循善誘地因材施教。比如郭靖就是茶壺裡煮餃子,肚裡有貨卻倒不出來,教徒弟時只會賣死力氣,你學不會,那我就再來一遍。二來從上述分析來看,大小武的為人處世以及品性有欠缺處,他們的武德方面就不合格。江南七怪雖然沒教會郭靖多少上乘武功,但卻教了他終生受益不盡的武德。相比之下,更可見郭靖夫婦教育上的失敗之處。
武敦儒、武修文兄弟倆能有後來的成就,也是仗著是郭靖的親傳弟子的身份和學的都是上乘武功而已。不然的話,以他倆的根底,最終肯定連武功平平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