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在過去,我們用膠捲的時代,都會體驗一個完整的流程:拍攝-衝洗-照片,今天,我們的流程變成了拍攝-計算機處理-列印。在照片印表機裡面,頂級照片印表機都有哪些特徵?他們怎麼實現的高超的照片列印素質?今天我們就揭開這個秘密。
●什麼樣的才夠頂級?
為了與普通的照片印表機區分開來,我們必須先給頂級照片印表機下一個定義:墨水顏色數量大於等於8色、可列印幅面大於等於A3,因為A4的產品受到尺寸限制太大了。
佳能PIXMA Pro-1
佳能PIXMA Pro-10
佳能PIXMA Pro-100
Epson Stylus Photo R3000
Epson Stylus Photo R2000
在具有噴墨列印產品線的幾家企業當中,我們經過條件過濾,一共找到5款正在銷售的產品:佳能的PIXMA Pro系列的Pro-1、Pro-10與Pro-100以及愛普生的Stylus Photo R3000、R2000。
上面就是這五款產品,我們就分別來介紹他們實現高質量照片列印的方式。
●佳能的OIG系統對印表機意義
人類對於色彩的感覺源自於視網膜能感受色彩的視錐細胞。視錐細胞並不會識別光譜上的色度,只是接受刺激,那麼當相同的刺激產生,就會認為是一種顏色。這導致了即使不同的顏色,也會產生相同的刺激,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同色異譜。如果沒有同色異譜,那麼我們今天所有和顏色相關的設備都將失去意義,比如照相機、印表機、電視機等等。
視錐細胞,會分別感知RGB的光產生刺激
相同的刺激我們就認為是相同的顏色,但是我們的眼睛不是精確的器官
具體到印表機上,同樣是利用同色異譜來複製色彩,由於印表機墨水的顏色眾多,所以一定會有不同的混合方案去再現某個色彩。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的色彩,如何在不同的混合方案中選擇最合適的那個方案去再現某個色彩?這就是OIG系統存在的意義。
佳能的OIG系統
佳能的OIG系統,綜合的考慮了同色異譜、色域寬廣等不同的墨水組合方案,然後選擇這些方案的交集,也就是最優的方案進行列印。佳能的這套系統,在三臺PIXMA Pro系列的印表機上都有使用。
●愛普生LUT系統是什麼?
愛普的R3000還是採用的成熟的技術—色彩查找表(Look Up Table,LUT)。LUT其實不難理解,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我們上學的時候,用過的字典詞典,就是安裝某種規律排列的查找表,學數學的時候用過平方根表、對數表等等,在印表機上,LUT的目的就是在兩種顏色之間建立轉換關係。因為我們的照片是RGB的,只有三原色,但是印表機的墨水顏色數量則有很多。
我們初高中的時候用到的對數表就是一種LUT
印表機的LUT建立的是兩種不同色系的對應關係
並且我們拍攝、掃描的照片,無一例外都是採用RGB的原色方式記錄色彩,而印表機的色彩則是CMYK的補色系統,因此從RGB方式到CMYK的轉換,LUT的準確性以及算法是考驗照片印表機生產廠商色彩把握能力的關鍵。這種方法雖然不是什麼新技術,但是優勢是非常成熟。
愛普生R3000的LUT
R3000會在這一轉換中,使用內置的LUT(Look Up Table,色彩轉換表),讓彩色照片在轉換的過程當中,會充分利用到印表機噴頭的八種顏色,以實現色彩的高準確性和平滑過渡。
●各具特色的墨水系統
從2003年左右,照片印表機就開始不再拘泥於傳統的6色墨水解決方案,試圖用更多的顏色數量來實現更豐富的色彩。
佳能PIXMA Pro-1的12色墨水系統
於是,我們見到了市面上的噴墨印表機、大幅面印表機的墨水系統,從6色到12色,幾乎多少種都有,並且相同的墨水顏色數量,其墨水的色彩解決方案並不一樣。比如同樣是12種顏色,佳能照片印表機PIXMA Pro-1與大幅面印表機iPF 8310就完全不同。
8色墨水系統也會配置多級灰色墨水
佳能Pro-1的墨水系統使用了5級灰度墨水
如果說要尋找共同點,那就是黑色的墨水的階層更加豐富了。無論是8色墨水還是12色墨水,都會分配至少3種不同濃度的黑色,佳能的Pro-1更是達到了5種之多,其目的有兩點:列印黑白照片的對比度更高,反差更大;列印彩色的時候通過灰階墨水讓顏色更純。
佳能的Pro-1帶有晶亮色墨水,糾正介質表面的不規則反光
有意思的是佳能的Pro-1還配置有晶亮色,這是一種透明、無顏色的墨水,其存在的意義是讓紙張表面的墨水整體更平整,減少不規則反光帶來的色彩差異。但佳能卻不是第一個有晶亮色墨水方案的企業,在七八年前,愛普生的照片印表機Stylus Photo R800上,就有過這種方案。
但是這裡我們要說的是,噴墨照片列印到現在總共也就20年不到的時間,印表機企業本身也在摸索最近的墨水顏色配方以及更適合做墨水的材料,所以我們才會看到現如今照片列印墨水數量不同、墨水顏色配置不同的亂象——在CMYK基礎之上,還沒有找到最理想的輔助顏色表現方式。
●離不開的ICC
ICC其實是國際色彩聯盟的法語縮寫。在上世紀90年代,剛有彩色桌面印表機的時候,一些IT企業坐到一起討論出的在不同設備間建立色彩儘可能準確還原的一種方式。
國際色彩聯盟成員企業,很多我們都非常熟悉
照相機,有人說佳能的顏色好,有人說尼康的顏色好,也有人說索尼的顏色好,印表機,有人喜歡佳能有人喜歡愛普生,顯示器有人喜歡戴爾,有人喜歡惠普,有人喜歡藝卓、NEC,還有大量的果粉喜歡Mac。這些色彩設備的好壞,很多人都很盲目,缺乏的是標準,因為感知上的「好」與客觀上的「準確」是兩碼事。
Windows系統會內置很多ICC
色彩管理,就是在這些色彩設備之間建立標準,比較其表現出的顏色與標準顏色直接的差異,並且總結這些差異的特性,用ICC文件來記錄這個差異。
在PhotosShop列印的時候可以調用這些ICC來實現最佳輸出效果
回到照片印表機上,這些頂級的照片印表機,都會在安裝列印軟體的同時,在系統內安裝大量的icc文件來匹配本公司的原廠墨水和紙張。佳能的Pro-1等印表機更大方一些,還內置了對依爾福等品牌相紙的內置支持。
●列印方式:各有優劣
佳能的熱泡技術與愛普生的微壓電技術到底哪個更好?這是個很無聊且爭吵了很多年的話題。我們就來說說這兩種技術的優劣。
佳能的Fine列印頭
Fine列印頭的噴嘴直徑只有大約9微米
佳能的熱發泡技術,好處在於Fine列印頭是雷射切割的,且非常密集,列印頭可以做的很寬來提高列印速度。但是也有三個問題,列印頭在工作的時候要發熱,這種發熱會帶來連續輸出的不穩定性,並且列印頭的壽命有限,還有一個問題是這種列印頭的熱發泡,不容易控制墨水的噴射,如何讓墨水不亂飛,進行精密的控制是門學問。
愛普生的微壓電列印頭
愛普生的微壓電技術列印頭的優勢是墨水噴出多少、噴出的方向都是壓電器件控制的,所以可以實現非常精確的控制,墨點可大可小,甚至飛行方向。並且這種列印頭的壽命非常的長,如果保養得力,甚至說可以伴隨印表機一輩子。但是這有個問題,就是列印頭的噴嘴直徑很大,直接導致相同的寬度上,噴嘴要比熱泡技術少得多,列印速度會比熱泡技術的慢一些。
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到現在噴墨列印,一共也就發明出這兩種大規模產品化的噴墨列印技術,現如今正在走向這兩種技術的極致。在可見的未來,我們暫時還看不到新技術革命。
●離不開的光度計
前面我們說的ICC,是有使用條件的限制的,即必須使用原廠墨水和指定的紙張才行。有沒有辦法讓我們脫離原廠紙張?佳能給出了依爾福等紙張的icc,但是這距離市面上所有的紙張還差很多。
依爾福的高級照片紙
要想自己的印表機與紙張實現技術上的匹配,就必須製作紙張與色彩的特性icc,而製作ICC,就必須用到光度計。製作的過程並不難,通過列印IT8的標準色塊,就可以通過Profile Maker等軟體來完成製作。
分光光度計是進行色彩管理的理想工具
gmg的管理工具會打出很多色標,可以用光度計來檢測輸出的準確性
光度計還有個作用就是來檢測列印的成品的色彩。有了ICC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很多RIP軟體,還會檢測列印完成的圖像的顏色,來和預設的值進行對比,讓輸出的結果更接近於我們的目的。
可以說,目前這五款產品,代表著桌面照片列印的最高畫質,這是通過上述的多種技術組合在一起來實現的。但是技術與消費者之間有一道鴻溝,那就是這些技術並不容易熟練掌握,並且很多都相當的晦澀,同時很多伴生的軟硬體價格非常昂貴,比如光度計就要萬元以上。這與過去我們把膠捲給衝印店等著取並不一樣,過去的方式其實未必就有現在的準確,但是在消費者看來「夠好夠方便」,我們現在的境況是有好產品,但是還缺一點傻瓜式的便利,讓消費者能夠很便捷的得到現在通過專業手段得到的高素質圖像,才能把專業影像輸出的市場做得更大,並且耗材也要更便宜。
專業照片列印,似乎離大部分普通用戶還比較遙遠,但是對於影像愛好者、攝影師、設計師而言,了解色彩秘密非常關鍵,而目前市場上專業照片印表機有著各自的特點,但是最大的作用是再現逼真的色彩,為此,色彩轉換技術以及多色墨水起到了關鍵作用。
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