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考1分的馬雲和7個全球數學學霸(附照片)

2020-12-07 21經濟網

3月29日下午,伴隨著巴赫的經典G大調小步舞曲,第一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辦。

在阿里巴巴報告廳裡,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輕鬆地開起了玩笑:「我沒看過考題,因為我怕摧毀信心,但我還是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結果一題都沒看懂。」

一身休閒裝的馬雲將為數十位年輕選手頒獎。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數學頂尖高手相聚一堂,談論著快樂數學和數學之美。

馬雲在談及舉辦此次數學競賽的初衷時表示:「數學跟哲學一樣,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基礎。從IT到DT、人工智慧、IoT、晶片、計算機科學、數據,都和數學有密切關係。」

在他看來,阿里巴巴今天做這個數學競賽,首先是因為樂趣,找到一批把數學當成人生樂趣的孩子,鼓勵,幫助,支持他,讓更多的人熱愛數學,這是我們的目的。「數學應該成為年輕人的基礎,就像運動、音樂和繪畫一樣。如果數學基礎堅實,人類會更堅實。」

超過三萬人參與的競賽

「快樂數學」是阿里巴巴數學競賽獨特的理念。

這場歷時六個月的全球數學競賽,超過三萬人參與比賽,最終51人脫穎而出並獲獎。他們中有剛過18歲的00後,有工作數年的谷歌工程師,有來自摩根大通的數據分析師,也有長沙的數學培訓老師。

有意思的是,馬雲還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個用演算紙折成的60面體。他認真閱讀了每一面體上的文字,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這些學生在禮物上,紛紛寫下自己對數學的熱愛,「python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拓撲是世界的未來」、「21世紀是數論的世紀」、「我想在35歲前拿到菲爾茨獎」、「我要用拓撲搭出量子計算機的數學模型」。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選手張鉞說:「我的夢想就是成為能對數學乃至世界產生影響的數學家,並培養下一代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他今年只有23歲。

很多人會問,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馬云為什麼偏偏要辦數學競賽?馬雲對此回答:「無用才是最大的有用!」此外,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今年將繼續舉辦。

馬雲觀點摘錄

1、我參加高考第一次數學考1分,這個考1分給社會上帶來很多誤解,馬雲數學那麼差還能夠成功,可能不需要數學。其實,我特別支持數學。數學非常重要。我也想告訴大家我數學其實不算太差,我高一的時候還是數學課代表,但是因為沒念高二,直接跨越到文科班,所以數學到後來就越來越不靈了。

2、未來計算機會越來越強,但是數學本身是一種智慧。以後人類不僅要算得快,不僅要聰明,更需要智慧,而數學今天正在讓人類變得更有智慧。

3、有人說數學學了以後沒用,其實無用才是最大的有用!數學是科學的基礎,而科學是技術的基礎,所以數學很重要,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基礎。很多東西不能從表面上來看它是否有用,比如拳擊運動員跳繩有沒有用?離開跳繩的訓練,拳擊不可能好起來。

4、數學應該像音樂、體育、美術一樣,成為年輕人的基本興趣。

5、教和育是兩回事。我們現在的學校過度關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的是品德、性格,有良好的育才能使一個人有魅力。所以我們不是在教數學,而是用數學去培育人,用數學去思考。我們不能讓孩子成為計算的機器,也不能讓孩子成為做題的機器。數學是用來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具有創造力,幫助我們的孩子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6、阿里巴巴今天做的數學競賽,首先是因為樂趣。數學應該給我們所有人帶來樂趣,可惜絕大部分人並沒有從中獲得樂趣。找到一批把數學當成人生樂趣的孩子,鼓勵、幫助、支持他們,並且讓更多的人參與熱愛數學,這是我們的目的。

7、對阿里巴巴來講,我們的錢應該投在哪兒,我們的錢就應該投到人類進步上去,特別是像數學這樣的基礎科學上面。在基礎科學上,我們希望有所作為。社會進步了,年輕人有進步了,基礎科學有進步了,這就是我們的進步。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獲獎名單

與此前數學競賽面向的數學專業的學生不同,此次阿里數學競賽呈現兩大特質:全球化和全民化,獲獎選手來自全球30所知名高校。其中,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的學生各帶走了一座金獎獎盃。

同時,還有一群非在校生也拿到了獎項,他們中既有來自谷歌等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還有中學數學教師、金融分析師、天文系教授等職業。

今年30歲的李國龍是英國某金融機構的分析師,也是阿里數學競賽數論方向的優秀獎得主。為了趕上數學大師授課的冬令營,他特意從公司請了一個星期的假,歷經20多個小時的飛機顛簸來到杭州。

令他難以割捨的是一種以題會友的快樂氛圍。他說自己畢業5年,已經不符合專業類數學競賽的參賽要求。通過這次阿里數學比賽,他讓那些數學圈的老友知道,自己並沒有放棄對數學的熱愛。

「解出一道難題的快感是很大的,或者在其他選手中討論題目時共鳴感也是很大的,這種感覺甚至超過語言和藝術,」李國龍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勵建書稱,此次阿里數學競賽不限年齡、不限學歷、不限職業、不限國籍,真正激發了全民數學興趣。

在所有獲獎者中,博士及博士以上學歷佔比近6成,年輕選手的成績也格外搶眼。

數論方向的金獎得主—Allen Liu、幾何與拓補方向的銀獎得主—張盛桐都是「00後」。其中,張盛桐剛剛過完18歲生日,是所有選手中年級最小的一位。

像張盛桐這樣的大一新生還有5位,他們競賽水平不甘人後,同時對數學研究有著濃厚興趣。出題專家認為,這一現象說明在基礎數學領域,無論從水平上還是熱情上,中國民間蘊藏了巨大的潛力。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阿里巴巴數學競賽湧現出的這批年輕人,正在用他們的天賦和熱情推動數學發展向前一步。

本次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獲獎者們,個個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張鉞:幾何與拓撲方向金獎得主

張鉞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純數學專業。

和大眾認知的理工宅男不同,張鉞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他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發現自己非常擅長於數學,即使是參加五年級學生的奧數培訓,他也能很快掌握並且名列前茅。

儘管年僅23歲,張鉞已經斬獲了很多數學領域的獎項:阿里巴巴數學競賽金牌、丘成桐數學競賽幾何與拓撲銀牌、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全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金牌。

他認為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比如說頗具前瞻性的量子計算機,就和拓撲息息相關。

楊亦銳: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金獎得主

楊亦銳是一個典型的「學霸」,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的他,目前已經保研到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LAMDA組讀直博,方向是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興趣主要包括分布式優化、分布式算法等等。

學霸的養成是從興趣開始的。從上小學開始,他就比較喜歡數學課,上其他課的時候就比較難集中注意力,雖然不太擅長語言文字表達,但是對邏輯性很強的事情很感興趣。

他也是通過高中數學競賽獲得的江蘇省一等獎,參加自主招生考試進入南京大學的。楊亦銳覺得像網際網路、AI都是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像設計、分析算法需要用到許多數學知識。

此次獲得阿里巴巴數學競賽的金獎,楊亦銳將會獲得2萬美金的獎學金,在被問到想如何使用這筆獎金時,楊亦銳表示希望去買一臺高配版的電腦,升級自己的生產力工具。

張盛桐:數論方向銀獎得主

張盛桐今年18歲,畢業於上海中學,現在是麻省理工學院數學專業的一名大一新生。

他從小學就開始參加數學競賽,而且喜歡數學。初中時,他常常和幾個好朋友「比賽」,互相出難題玩,比誰做的快並且方法巧妙,這種氛圍激勵著張盛桐很快地進步。

儘管張盛桐表示自己現在離前沿知識還有一定距離,說不清自己擅不擅長數學研究,但在數學領域,他已經收穫了IMO金牌和Putnam Fellow,其中最讓張盛桐印象最深刻的是IMO金牌,那是高中競賽最重要的國際大獎,為此張盛桐整整努力了一年,最終實現了能與眾多大神站在決賽的領獎臺上的夢想。

張盛桐認為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相互依存的,比如網際網路的發展離不開對cryptography和large network的研究,也反過來給了數學家強大的計算工具和交流平臺。現代數學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麼抽象,大量領域都有應用潛力,所以發展數學對發展其他領域是十分重要的。

黃徵宇: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銅獎得主

黃徵宇現在是史丹福大學的一名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在斯坦福學習計算數學,建立數學模型理解和預測現實中的工程問題。博士項目是模擬火星登錄——基於降落傘的減速過程。

他從小學開始,就和孿生哥哥在父母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競賽。六年級時,他特別想參加在廣東潮州舉辦的第九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由於都江堰市曾經有組隊參賽的經驗,但那些年優秀學生流失嚴重,再組隊參加存在許多難題,如果不組隊參賽就不符合比賽要求。

後來,在爸爸的努力下,組起了參賽隊中唯一的一支「民營」隊伍,5個小朋友有2個來自初中學生,3個是小學六年級學生。在這次比賽中,黃徵宇和哥哥都得了銅牌,從此兄弟倆與數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年27歲的黃徵宇對未來已經有了發展規劃,他打算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希望能做有意義的事。

顧陳琳:分析與微分方程優秀獎得主

顧陳琳今年27歲,是巴黎高等師範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學習了近20年的數學。他的專業大方向是概率統計和方程,再細分一點研究領域是隨機偏微分方程,主要是涉及均勻化(Homogenization)一類的現象。

顧陳琳解釋,通俗的說法就是研究非均勻的介質在多大程度上和均勻的介質看起來差不多,生活上能看到的現象就是導電率、傳熱率等等,轉化成數學對象就變成了方程和隨機過程,或者是把它們雜糅在一起。

數學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相比自己的其他天賦,顧陳琳的數學是突出的。小時候他是個小胖子,從小也是放養的,沒有比如體育、音樂方面的天賦,在小學四年級學校組織的一次數學比賽中,顧陳琳考了第三名,這讓他從一無所長的狀態,找到那麼一點閃光點。

後來就去上學校的興趣班,突然覺得人可以理解數學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從那時開始,顧陳琳就對數學有了更多的興趣。華杯賽、高中數學聯賽、大學生數學競賽、丘成桐數學競賽、阿里巴巴數學競賽……顧陳琳在越來越多比賽中嶄露頭角。他希望能夠用數學知識打破機器學習目前所面臨的「黑箱」問題。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數學天賦(大多數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發現天賦):

Aoxiang Cui——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吧。老師有一天拿著一張我的卷子(據說是10以內加減法)和媽媽說,這孩子別的能力(畫畫、講故事、體育)都不怎麼樣,沒想到數學考了班裡第一,以後好好培養。

趙斌——4歲之前,耳濡目染看父母和身邊的親戚打麻將,自己無形中就學會了,到了4歲,就可以和大人玩麻將了;5、6歲的時候,已經能夠記誦乘法口訣。比較有意思的是,很小的時候,跟大人一起去菜市場,我就能迅速算出菜錢和找零。

鄭志偉——我還沒讀書時候就對數字比較敏銳,三位數的加減法手到擒來,我爹認為我是個天才。小學是在家鄉的鎮中心小學念的,數學一直是班裡最好的,參加了溫州的搖籃杯拿了個二等獎,在我們小學算是創造歷史了。

蘇煒傑——小學五年級證明了費馬小定理,小學六年級開始自學微積分和用蒲豐投針實驗計算圓周率。

顧陳琳——我小時候是個小胖子,從小也是放養的,所以說白了也沒啥其他方面肉眼可見的天賦,比如體育啊音樂啊。然後小學四年級時候學校裡組織數學比賽,我運氣好考了第三名,讓我從一無所長的狀態找到那麼一點點閃光點。後來就去上學校的興趣班(註:學校興趣班的收費是10元/月,非常良心的價格),突然覺得人可以理解數學真的是好奇妙啊,大概就是那個時候開始有興趣了吧。

文章來源:21Tech

更多有趣的科技新聞,請關注21世紀經濟報導旗下21Tech(ID:News-21)

 返回21經濟首頁>>

相關焦點

  • IT大佬的高考:馬雲考北大 數學就1分
    縱然是今天在業內呼風喚雨的大佬,也有高考考砸的時刻。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IT業內一些大佬的高考,也祝願備考的同學放鬆心態,積極應對明天后兩場考試。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
  • 別稱為高考數學最難的一年,馬雲只考了1分,你能考多少分呢
    1982的這張試卷馬雲只考了1分,1984年的數學高考試卷馬雲考了89分,快來看看你能考多少分吧!  說到馬雲,大家都不陌生,最熟悉的應該就是他阿里巴巴創始人的身份了,馬雲作為一個典型的成功人士,他的過往也會被人們異常關注。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他的升學之路可以說是很坎坷了。  1982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首次落榜,數學只得了1分。  1983年,馬雲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數學提高到了19分。
  • 中國高考數學最難的3次!平均分僅27分,馬雲就在那時脫穎而出
    而數學雖然只是一門學科,可有時候卻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一起來看看高考史上最難的幾次數學試卷吧。高考數學歷史上的三次難度高峰分別是:1984、1999、2003,其中1984年高考可以說是高考數學歷史上的一次災難。
  • 高中數學複習必備:誘導公式大全!附學霸手寫數學筆記+思維導圖
    同學們周六好哇,學姐今天和你們討論一下怎麼學好高中數學的技巧和方法並且學姐帶來了很多高中數學相關的資料哦(在後面)希望對即將期末考試和即將參加高考的同學們有很大地幫助學姐看過這麼多年的高考,數學基礎好就都能達到95+(當然對於數學沒打好基礎的同學,鞏固好基礎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 數學考1分 含淚狂喊考上大學改變命運
    如今風光無限的馬雲,當年高考也兩度落榜,第一次高考數學值得了1分。面對高考失利,他不曾氣餒,在打工時與落榜生晚上一起對著天空狂喊,我要考上大學,我要改變命運!復讀幾年,從18歲考到20歲,終於考上了大學。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三本師範學院,沒有考上他第一次高考時填報的北京大學,但高考最終改變了人生,知識最終改變了命運。
  • 他高考數學僅考1分,自曝與E.T.有兩點相同,國人期待他再創奇蹟
    小磊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這位特殊的「學渣」,他長相很突出,自曝與E.T.有兩點相同,先後參加三次高考,第一次數學僅考了1分,從而刷新了高考史上數學成績的最低分。然而就是這位「學渣」卻創造了讓人驚嘆的奇蹟,他就是家喻戶曉的馬雲先生。說到馬雲,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淘寶、支付寶、花唄等等這些,已然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很難想像,離開了這些,我們的生活又會是怎樣?
  • 馬雲自曝高考數學得1分 sin、cos、tan、cot…到現在都沒搞清楚
    馬雲自曝高考數學得1分 sin、cos、tan、cot…到現在都沒搞清楚時間:2018-06-04 18:48   來源:IT之家-IT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雲自曝高考數學得1分 sin、cos、tan、cot到現在都沒搞清楚 IT之家6月4日消息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
  • 馬雲數學1分,白巖松成績倒數……高考不可怕,這些故事給娃力量
    1978年,拼命複習了10個的月俞敏洪參加了考試,英語卻只考了33分。父母讓他回家種地,但是俞敏洪卻不信命,再次備戰高考。為了提高英語成績,枕頭邊上的英語詞典被他翻得破爛不堪……儘管如此,第二次高考俞敏洪還是因為英語55分再度落榜。
  • 馬雲參加過3次高考,數學第一次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89分
    高考被稱為最公平的考試,也正因為公平,每個考生都需要在高考面前付出超乎想像的努力,就連如今身居首富之位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不例外,他當年的高考更是一波三折,一共考了三次,第一次數學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考了89分,卻依然和本科線差5分。
  • 高考數學最難的一年,馬雲才考79,你能得幾分?
    那個時候的高考制度和現在不一樣,數學滿分120分,及格72分。1984年,整個學生群體的平均分僅僅只有27分,能過及格線的都是大神了。馬雲就是在當年脫穎而出的。
  • 扒一扒IT大佬高考:馬雲數學1分考北大 李彥宏是狀元
    當時就覺得,別搞不好變成去當地理老師,後來又剛好開始接觸到計算機,就覺得這個也挺有興趣,那時候就考到深圳大學計算機系。」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
  • 高考數學124分的大一新生,學高數學到崩潰?最大心願是不掛科!
    其實在對於理科生來說,還有一個大學專業非常的難學,即使是學霸也要擔心會掛科?它就是――高等數學,無數學生的噩夢。大家都知道,2019年高考數學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浙江卷。吉林大學的大一新生今年高考成績還不錯,數學考了124分,被我國知名985高校吉林大學錄取了!按理說數學能夠考到124分的學生,應該能夠算得上是學霸吧?
  • 上遊•文薈丨當高考成績出爐 · 名人故事丨馬雲數學曾得1分...
    馬雲數學曾得1分1982年,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當年,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心灰意冷的馬雲和表弟去賓館應聘服務生,讓老闆給拒了。通過找關係,才做了一份給出版社送書的活兒。19歲那年,他再次走進高考考場,數學成績19分!馬雲又開始了一遍打工一邊複習的日子。到了20歲那年,他參加了第三次高考。這次,數學考了79分,但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
  • 高考數學:考哭了多少學霸,就考出了多少段子手
    最直觀的一則新聞:河南鄭州一考生看了試卷10分鐘就棄考要求離場,因看過考題,按照規定是不允許離開考點,被巡防人員何老師攔下後,疑因壓力太大當場崩潰,後經檢查身體無恙,考試結束後被家長領走。雖然數學題很難,難倒了無數考生,但卻難不倒網絡上的段子手們。現在高考已經結束,沒有了考試的壓力,不妨匯集起來,讓大家放鬆一下,緩解緊繃了兩天的神經。
  • 高三數學複習必備:核心7大考點!高考最常考100道選擇填空題練習
    童鞋們好哇,學姐明天就要去實習了,本來以為放假可以早點回家陪爸媽,沒想到又要一個月能回家高中的時候可能覺得父母煩,但是當你一旦很久沒回家,再回去發現父母的白髮又多了,就會覺得,好想多陪他們一點學姐又矯情了,人生中很多事都不是靠別人來告訴的,都要自己走過了才能體會到學習也是一樣的,高考過後你們才會體會到高考的重要性學姐本文為高中數學不好的小可愛們帶來了學習資料
  • 諾貝爾官方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數學僅考6分,網友:這才叫學霸
    因此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流言,說他本人雖然在科學領域有著很出色的成績,但他是一位嚴重偏科的學生,數學成績非常差。於是諾貝爾才會特地公布他的數學成績,他的數學成績僅考6分,看到這個分數,相信大家對於這位物理天才確實會產生一些誤會。
  • 高考數學37分能考什麼大學?「最牛」偏科生,總分照樣上一本
    英語142分,文綜261分,而數學只考了37分,杜悅楊總成績568分,超當年一本分數線40多分。「就連學霸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從數學小白變成數學大神。」 高中三大最難學科 1、數學 我們從小開始學習數學,積累下來的思維和邏輯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到了高中數學知識變得更複雜了,想徹底學會是非常難的,像上述考生杜悅楊,數學才考了37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即使他其他學科成績都很棒,堪稱學霸級別,也很難一下子補完數學
  • 那些高中數學能考到140的學霸,大多做到了這一點
    同一個班級上課,為什麼學霸數學能考到140,而你連及格都拿不到? 這是因為將近80%的題目學霸都做到過,能夠準確把握各個題型!很多同學會認為做數學題需要很強的數學思維,當然這也重要,說到底還是因為見過。
  • 學霸的37分考卷曝光,愁哭家長:數學是硬傷
    每年高考每個省都會許多高考狀元,我們都知道高考成績一分之差將被上萬人給擠下獨下橋,所以高考多考一分都是非常重要,考生要想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如果嚴重偏科的話那麼離你的理想的大學的確非常遠。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只是學霸,其他考生的高考成績多多少少存在偏科現象。
  • 馬雲3次經歷高考,數學成績曝光:你還認為他的成功是偶然+運氣嗎
    馬雲3次經歷高考,數學成績曝光:你還認為他的成功是偶然+運氣嗎馬雲,一個在全世界都響噹噹的大名,讓無數人為之仰望。毫不誇張地說,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到全球。馬雲的成績有目共睹,這點毋庸置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想法,任何人都無法替代。如果換一個人站在馬雲的位置,我敢說,絕對不會有今天的這樣的結果。因為,這個成果,只屬於馬雲和他的團隊。很多人不知道,馬雲實際上經歷了3次高考,最令人矚目的還屬他的數學成績。在馬雲自己曝光後,引起了不少的議論。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今天令無數人仰望的馬雲,原來也只是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