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反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為充分展現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引領廣大青年立足本職創先爭優,在全體青年中進一步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決定,在2012年「五四」青年節期間表彰第1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為體現評選工作的代表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按照評選規則,初評委員會從評委庫中按結構隨機抽取產生,本屆評委會由來自黨政機關、軍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聞單位、企業、農村等各方面代表和往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代表以及團中央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全國青聯常委共81人組成。所有評委均於會議前即期通知。所評閱的所有材料均隱去了候選人的姓名、所在地區、單位等個人身份直接信息。根據候選人事跡,經評委署名投票並公開計票,86位推薦人選中得票過半數的33名人選入圍。現將入圍人選的基本情況和主要事跡分別在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騰訊網進行為期5個工作日的公示。如對公示的入圍人選持有異議,請於2012年4月29日前向團中央組織部組織處實名反饋。
電話:(010)85212768 85212704
傳真:(010)85212072 85212172
電子信箱:tzyzzc@126.com
1.馬海蘭
馬海蘭,女,漢族,1973年1月生,中共黨員,華東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畢業,大學學歷,一級法官,山東省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
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十幾年來,馬海蘭公正高效地審理了一、二審案件7000餘件,其中新類型複雜疑難案件700餘件,27件被選為全國、全省法院指導性案例、優秀調解案例或高校教學案例。她始終著眼於實現「案結事了,勝敗皆明」的目標要求,探索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調解方法和調解節點。她始終注重學習鑽研和總結創新,撰寫的判決書多次被評為全省法院優秀民事裁判文書,《裁判文書寫作六要素》入選山東省法官培訓教材,關於農村土地糾紛的裁判方法在全省推廣,60餘篇法學論文和調研文章在《新華社內參》、《人民司法》等媒體發表,其中多篇文章被最高法院、省法院評為優秀調研成果。曾獲全國模範法官、全國優秀法官、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山東省十佳女法官等榮譽稱號。
2.王自發
王自發,男,漢族,1972年12月生,中共黨員,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王自發主要從事大氣汙染輸送和沉降機制、大氣化學模式研發、空氣品質預報理論與方法研究。他系統研究了東亞地區大氣典型汙染物特別是沙塵的輸送和沉降機制,揭示了區域汙染傳輸對高山站持續高濃度臭氧的影響機制。發展了基於陣風起沙原理的新起沙機制模型,研製了我國自己的區域空氣品質模式。發展了大氣汙染來源解析與過程跟蹤的模式計算新方法,闡明了影響夏季北京空氣品質的重點地區和重點源,為北京奧運會空氣品質保障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建立了我國自己的全球環境大氣輸送模式(GEATM),併合作發起了國際模式比較計劃,在國際上率先研製了空氣品質多模式集合預報系統,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大氣環境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已發表SCI論文90餘篇,被SCI引用1500餘次。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涂長望青年氣象科技獎、中央國家機關青年五四獎章標兵、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等獎項。
3.王錫章
王錫章,男,漢族,1972年10月生,中共黨員,復旦大學法律系法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福建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副總隊長。
從警以來,王錫章直接參與偵破刑事案件130多起,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00餘名,解救被拐兒童160餘名,直接參與偵辦了「2011·2·21」特大拐賣兒童案等一批大要案。他負責的打拐、打黑、緝毒工作績效連續多年名列全國前茅,受到公安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和肯定。曾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先進工作者、福建省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福建省青年標兵等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4.葉聰
葉聰,男,漢族,1979年11月生,中共黨員,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船舶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室總體結構組副組長。
葉聰是「十五」「863」重大專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項目最年輕的主任設計師,以設計師、質量師、建造師和試航員的身份全程參與了潛水器的研製。他是我國載人深潛領域潛航員專業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為中國第一批潛航員和試航員隊伍的建立、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級海上試驗中,他作為現場指揮部成員、深潛部門長、潛水器的主駕駛員,圓滿完成了33次下潛任務。「蛟龍號」第一次突破50米、300米、1000米、2000米、3000米、4000米和5000米深度,都是在他的操作下完成的。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青年五四獎章、江蘇省海洋中青年科技標兵等榮譽。
5.旦正草
旦正草,女,藏族,1972年7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衛生學校畢業,中專學歷,甘肅省夏河縣桑科鄉達久灘衛生室醫生。
1994年從省衛校畢業後,旦正草回到家鄉,當了一名鄉村醫生。憑著對家鄉的熱愛,她多方籌措資金,在海拔3600多米的桑科鄉達久灘草原開辦起當地第一家衛生診所。她經常深入牧場,為當地牧民提供諮詢檢查,為他們送去常用藥,為婦女講解保健常識和衛生知識。她所在方圓兩百裡範圍內60%以上的藏族婦女和兒童呼吸道感染疾病都得到了救治,當地牧民親切地稱她為「馬背天使」。她制定了「減、緩、免」的收費規定,對經濟困難的村民減免醫藥費;對一時沒帶夠錢的患者可先取藥治病再還欠款;對於特困群眾免費治療,每年減免費用3000多元。她還積極向牧民宣講黨的教育政策,讓牧民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她將自己4年省吃儉用積攢的兩萬多元現金,無償捐獻給桑科鄉寄宿制小學,成立了「旦正草助學金」。曾獲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甘肅省道德模範、甘肅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6.田梅
田梅,女,漢族,1972年7月生,無黨派,日本國立群馬大學醫學部放射診斷與核醫學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經過十餘年海外學習和工作的磨礪,田梅已成為世界影像醫學與核醫學領域優秀的青年科學家。2011年,她毅然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國工作,繼續從事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分子影像的疾病診斷與治療的臨床與轉化型研究。她在多模式醫學分子影像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細胞治療的分子——基因影像示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她已發表SCI收錄英文學術論文50篇,擔任英國《柳葉刀》、《美國核醫學雜誌》、《歐洲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等7種國外專業學術期刊編輯顧問和編輯委員,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NIH基金、荷蘭國家科研基金評委工作。入選首批國家「青年千人計劃」。曾獲北美放射醫學會分子影像獎。
7.付文韜
付文韜,男,漢族,1982年12月生,中共黨員,蘭州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潛航員管理辦公室潛航員。
2006年,經過嚴格選拔和艱苦訓練,付文韜成為我國首批自行培養的潛航員。2011年7月28日,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完成了5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創造了5188米的下潛深度紀錄,實現了我國深海裝備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他作為3位「蛟龍」號主駕駛之一,參加了不同米級深潛試驗的全過程,累計下潛16次,9次擔任主駕駛,總下潛深度23078米、最大深度5184米,打破和創造了水下主駕駛時間、海底地形測繪試驗、深海生物樣品採集、水下作業圖像實時傳輸、下潛深度和水下連續作業時間等多項記錄。曾獲國家海洋局優秀共產黨員、山東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8.馮藝東
馮藝東,男,漢族,1972年7月生,民盟盟員,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計算機軟體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數據技術分公司(證券期貨行業數據中心)數據服務部總監。
馮藝東專業知識紮實、技術能力強。他負責建設的「證監會機構監管綜合信息系統」,大大提高了證監會機構監管效率。他主持建設了唯一覆蓋證券全行業數據內容的「數據倉庫系統」、首個「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上投票系統」和「開放式基金TA系統」等多項核心技術系統。他負責主持完成了課題研究項目「證券登記結算數據電子化的法律問題」,梳理並回答了證券電子化交易帶來的與登記結算相關的法律問題。他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農村教育事業捐款合計30多萬元。曾獲全國金融青年五四獎章、證監會證券期貨業科學技術獎最佳創新獎等榮譽。
9.尼紅
尼紅,女,蒙古族,1974年4月生,中共黨員,烏魯木齊鐵路運輸學校鐵道信號專業畢業,中專學歷,高級技師,烏魯木齊鐵路局庫爾勒電務段安全員。
20年來,尼紅連續14次獲得烏魯木齊鐵路局QC成果發表一等獎,4次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QC成果獎,其中3項技術革新已在烏魯木齊鐵路局推廣使用。她帶領的設備檢查小組堅持每天對所有出入庫機車LKJ設備進行全覆蓋檢查。她發揮自己業務專長,嚴格落實聯控互控,在安全生產中確保「自身零故障」,黨員「身邊零故障」,累計檢測單項機車信號設備上萬臺,出入庫機車信號設備檢修上百萬臺次,運用優良率全部達100%。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技術能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八紅旗手、全國鐵路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全國鐵路新長徵突擊手、全國鐵路技術能手、鐵道部火車頭獎章等榮譽。
10.任軍
任軍,男,漢族,1974年9月生,無黨派,德國哥廷根大學農學院動物分子遺傳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任軍長期從事豬遺傳育種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與團隊成員一起創建了高精準度仔豬斷奶前腹瀉抗病基因育種新技術,成果應用覆蓋我國20個生豬主產省的84個良種核心群。發現了控制豬外耳大小的PPAPD基因及其因果突變,深入闡明了豬外耳發育的遺傳機理。系統開展了中國地方豬種毛色種質特性的遺傳評估研究,揭示出導致中國地方豬棕褐毛色形成的根本原因。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二),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江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1.劉珪
劉珪,男,漢族,1980年12月生,中共黨員,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特種技術偵察與指揮專業畢業,大專學歷,75738部隊87分隊分隊長。
入伍以來,劉珪刻苦學習訓練,立足崗位建功。2008年,他參加全軍特種兵專攻精練尖子比武,8個項目考核總分名列第一。2009年,他被選派到土耳其安卡拉特種作戰學校學習,以良好素質和優異成績榮獲「勇士榮譽」勳章。他潛心鑽研外軍特種部隊作戰訓練,結合實際探索創新10餘種戰法訓法。他帶領連隊出色完成中泰陸軍特種部隊反恐聯合訓練、廣州亞運會安保備勤等重大任務,所在連隊連續兩年被廣州軍區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連隊」。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12.劉磊
劉磊,男,漢族,1973年9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嶽西縣五河高級職業中學畢業,中專學歷,安徽省嶽西縣毛尖山鄉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主任、板舍敬老院院長。
劉磊曾是一名「川藏線」上優秀的汽車兵。因患高原病退伍後,他謝絕了民政部門安排的工作,自籌資金組建了毛尖山鄉留守兒童服務中心。2007年,村裡建起了敬老院,他又擔任了敬老院院長。他十幾年如一日甘做五保老人的「保姆」,樂當留守兒童的「爸爸」,為全鄉600多名留守兒童提供免費的思想教育、學習輔導、生活服務。他身兼老師、家長和朋友三重角色,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精心照顧每一個留守孩子。他先後擔負起全面照顧7名留守兒童的責任。許多留守兒童在他的幫助下,走出了心理陰影,擺脫了孤獨感。幾年來,他為照顧留守兒童和五保老人累計花費10多萬元,自己住的卻是村裡最破的土磚房,有時給兒子買奶粉的錢都要去借,自己連藥都捨不得買。曾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安徽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13.許喬
許喬,男,漢族,1972年11月生,中共黨員,浙江大學光電信息工程學系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副主任。
許喬是國內慣性約束聚變雷射驅動器先進光學製造及精密光學檢測技術的領軍人物,他負責並組織完成的多項重大科研項目,使我國躋身大型光學元器件製造先進國家行列。他採用單點金剛石切削技術完成了大口徑KDP晶體的精密加工,解決了我國慣性約束聚變雷射裝置研製的瓶頸環節,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他主持開展了以小工具數控拋光技術和超精密磨削技術為代表的先進光學製造技術研究,工藝精度為國內雷射聚變雷射光學元件製造的最高水平。在國內首次完成了500mm大口徑雷射相移幹涉儀的研製,初步實現了高技術光電檢測儀器的產業化。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曾獲四川青年五四獎章、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等榮譽。
14.許登金
許登金,男,漢族,1979年10月生,群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石河子鄉第二小學畢業,小學學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石河子鄉努爾巴克村農民。
1999年,許登金退伍回到家鄉,承包了石河子市北陽山1680畝了無人煙的荒山,隻身一人踏上綠化荒山的徵程。13年來,他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孤獨,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把全部積蓄和精力投入荒山造林事業中。截至目前,他已植樹成活4萬餘株,完成荒山80%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打水井一眼,鋪設10千伏高壓線路7公裡,架設變壓器5臺,通行公路2公裡,輸水主幹管3.7公裡,支幹管15公裡,滴灌支管1200畝,建設管理、設備用房1000平方米,使北陽山惡劣的生態環境和生活條件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被當地人稱為「當代愚公」。曾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創業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15.孫影
孫影,女,漢族,1979年5月生,中共黨員,長春理工大學法學系法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廣東省深圳市關愛行動組委會辦公室工作人員。
2006年8月,孫影放棄了在深圳的穩定工作,跟隨「募師支教」志願者隊伍,遠赴地處偏遠、環境惡劣的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鞍山小學支教。從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她連續參加了4次支教行動,累計在貴州支教時間長達兩年。2008年8月起,她又做起了整合愛心資源的志願者,積極組織籌劃各類公益項目。4年來,她10次奔赴貴州山區支教助學,多方籌集愛心資金在貴州捐建和籌建6所希望小學,為300多名貧困生「找到」愛心資助,累計參與募集善款370多萬元。曾獲全國道德模範、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廣東省道德模範等榮譽。
16.楊峰
楊峰,男,漢族,1973年10月生,中共黨員,陝西航天職工大學經濟信息管理和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大專學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7103廠鉗工組組長。
1992年,楊峰以理論與實際操作第一的成績從技校畢業,如願以償成為航天六院的一名鉗工。他勤學苦練、善於鑽研,很快練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藝。他牽頭負責的閥門、滑閥等精密零件工藝方案及關鍵技術實現了重要突破,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成功研製作出了貢獻,也為今後運載火箭的研製積累了寶貴經驗。他帶領攻關小組經過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了探月二期工程某針閥等高精密零件加工任務。他還撰寫了小孔加工、特殊新材料加工等多篇論文,在火箭推進和航天工藝雜誌上發表。曾獲全國技術能手、陝西青年五四獎章、陝西省首席技師、陝西省十大傑出工人、陝西省優秀高技能人才等榮譽。
17.李影
李影,女,漢族,1981年1月生,中共黨員,上海市商業學校環境治理中專班畢業,中專學歷,上海閘環靈石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公廁班班長。
李影熱愛本職工作,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自創「跟蹤式」保潔法,每來一位客人,就進行一次打掃。她自費為公廁添置菸灰缸、洗手液、小藥箱等便民設施。為方便顧客用廁,她把公廁門前的一片泥地打扮成小花園,設立了停車點,將廢舊長椅修繕成為休息座椅。她以「扶一把、問一聲、望一下、送一程」的服務理念幫助在龍潭小區便民輸液點就診的老人用廁。她自費把20米長的泥路修葺成方磚通道,以方便公廁附近的殘疾居民。2008年年底擔任公廁班班長以來,她帶領班組職工開展特色窗口服務活動,通過長期的工作實踐,創造了「李影式」工作法和公廁工作兒歌,並在全市公廁管理中推廣。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優秀農民工、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標兵、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五一巾幗獎等榮譽。
18.李學龍
李學龍,男,漢族,1976年11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2009年,李學龍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了祖國,並帶回數名傑出人才,組建了具有國際水平的圖像處理與認知計算研究團隊。他入選國家「千人計劃」,是創新類型中最年輕的學者。他帶領團隊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國家重大航天型號任務中得到了應用驗證。他被聘為某相機圖像主管設計師,國家某專家組成員。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Academician)、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國際模式識別學會會士(IAPR Fellow)、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IEE Fellow)、英國計算機學會會士(BCS Fellow)。
19.何方禮
何方禮,男,漢族,1974年7月生,中共黨員,國防科技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大專學歷,武警廣西總隊北海市支隊政治處主任。
入伍以來,何方禮始終以雷鋒為榜樣,把做愛民為民的忠誠衛士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他傾心為紅瑤女童捐資助學,倡導開辦武警紅瑤女童班,幫助380多名女童走進課堂。他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勇鬥歹徒,被砍8刀仍死死抱住歹徒不放。他積極傳播文明新風,兩年來為2萬多人宣講雷鋒精神、作事跡報告,發動3000多人參與北海銀灘清潔工程、保護紅樹林行動、義務獻血等警民共建學雷鋒活動。曾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授予「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中國兒童慈善30年感動人物、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
20.何曉莉
何曉莉,女,漢族,1986年11月生,中共黨員,空軍航空大學飛行與指揮專業畢業,大學學歷,93793部隊51分隊正連職飛行員。
何曉莉是空軍首批戰鬥機女飛行員,入伍以來,她刻苦學習政治理論和航空專業知識,熟練掌握飛行技術,以優異成績完成3種型號的飛機改裝訓練。2009年,她作為空軍首位戰鬥機女飛行員梯隊長,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首都國慶閱兵,帶領戰友駕機以精準隊形,秒米不差地通過天安門上空。2011年8月,她第一次駕機執行地靶射擊訓練,15發航彈全部命中靶心。首批戰鬥機女飛行員群體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曾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空中梯隊「訓練標兵」,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21.周志華
周志華,男,漢族,1973年11月生,無黨派,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周志華主要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中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領域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他主持或參加了包括「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在內的12個科研項目,發表論文逾百篇,其中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一流國際期刊和頂級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90餘篇,被SCI、EI檢索120餘篇次,獲得發明專利12項。他應邀20餘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做主旨或特邀報告,3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做大會論壇發言人,並應邀擔任了多種國際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的重要職務,受聘為國家教育部第八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8歲時應邀擔任國際SCI期刊的編委,29歲時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他始終堅持在教學一線工作,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教學工作,他主講的研究生課程《數據挖掘》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江蘇青年五四獎章、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
22.孟佩傑
孟佩傑,女,漢族,1991年11月生,共青團員,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中文系07A1班學生。
孟佩傑5歲時,她的生父去世。迫於生活壓力,母親將她送給別人撫養。7歲時,她的養母因椎管狹窄症手術失敗而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一年後,她的養父無法忍受艱難的生活,悄悄離家出走。從此,年僅8歲的她開始承擔起照顧癱瘓養母的重擔。2007年,初中畢業後,她為了就近照顧養母,主動選擇了在臨汾學院隰縣基礎部學習。2009年,根據學院安排她要到位於臨汾市的學院總部上課。為了不耽誤學業,同時也能照顧好養母,她開始帶著母親上大學。12年來,她克服了別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給予養母悉心照料,關懷備至,不離不棄,展現了當代青年知孝感恩的優秀品質。曾獲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感動中國2011十大人物、感動山西十大人物等榮譽。
23.胡志強
胡志強,男,漢族,1973年3月生,中共黨員,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工程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大慶油田公司1205鑽井隊隊長。
1994年,作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大學畢業生,胡志強主動要求來到大慶油田做一名鑽井工人,從場地工到技術員,一幹就是8年。2003年,他因工作紮實、成績突出,調任1205鑽井隊黨支部書記。1205鑽井隊的首任隊長是鐵人王進喜,這支隊伍是孕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熱土,是中國石油戰線的一面旗幟。2005年,他擔任1205鑽井隊隊長。在他的帶領下,1205鑽井隊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超越:2006年,提前20天完成大慶油田首口長水平段取心井施工任務;2009年,創出定向井月8開8完的歷史新高;2011年,實現單井成本結餘7.2萬元,並連續4年安全生產奪金牌;截至2012年3月15日,累計鑽井2005口,進尺248萬多米,相當於鑽透280座珠穆朗瑪峰。曾獲全國勞動模範、黑龍江省勞動模範、中央企業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24.趙曜
趙曜,男,漢族,1976年5月生,中共黨員,復旦大學神經外科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助理。
趙曜同志一直從事高難度高風險的腦血管病和腦腫瘤臨床診療工作。他主刀或擔任一助完成各種神經外科手術2500餘例,其中約40%為高難度手術。他參與創新多項技術,成功解決了難治性腦海綿狀血管瘤CCM手術切除這一世界性難題。獨立開展腦垂體微創手術治療近千例,數量和療效均達國際先進水平。主持8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基金項目。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構建了一個能夠動態模擬體內CCM血管形成的「體外三維血管形成模型」。率先開始了漢族人腦海綿狀血管瘤家系(FCCM)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在國際上首次建立了一個漢族人FCCM的標本和資料庫。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組織策劃了上海市大型慈善活動——「藍天下的至愛」手術直播節目。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年度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25.趙仁偉
趙仁偉,男,漢族,1982年3月生,中共黨員,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肄業,河南省澠池縣文聯聘用人員、農民。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使正在讀大學的趙仁偉成為一名僅頭和脖子能動的高位截癱殘疾人。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沒有沉淪,而是靠常人難以想像的堅強和毅力,用嘴叼著筷子敲擊鍵盤、學習打字和使用電腦。學會了打字,他開始進行文學創作,由於打字速度較慢,他每天有十幾個小時都在電腦前寫作。3年多時間裡,他先後在《知音》、《中國電視報》、《北京晚報》、《廣州日報》、《鄭州晚報》等上百家報刊雜誌發表紀實、散文隨筆、時事評論、小說等文章400多篇,100餘萬字,獲獎10餘次,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他還擔任村民的辣椒銷售經紀人,通過網際網路為村民牽線搭橋、聯繫客商,解決了全村辣椒銷售難的問題。曾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河南青年五四獎章、河南省優秀共青團員、201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
26.鍾晶
鍾晶,女,布依族,1982年10月生,群眾,貴州省人民醫院護士學校護理專業,中專學歷,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龍場鎮龍河村衛生室衛生員。
鍾晶的丈夫在貞豐縣龍場鎮工作,龍城鎮地處偏遠山區,缺醫少藥。她每次到鎮裡探親,看到當地群眾看病就醫的艱難都很難受。2008年,她毅然放棄貴陽舒適的生活,將幼小的女兒託付給婆婆,自籌資金在龍場鎮建起了衛生室。2009年初,她的丈夫調到興義市工作。為了能繼續服務周圍群眾,她咬牙隻身留在了龍場鎮。她白天在衛生室坐診,晚上到鄰村留守老人家中出診,還經常背著癱瘓的老人到診所定期檢查治療。遇到生活困難的患者,她不但減免藥費,還常留他們吃飯。她憑藉著精湛的醫術、真誠的服務、無私的品格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任和讚譽。曾被評為「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和「中國好人」。
27.夏國朝
夏國朝,男,漢族,1974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油氣田開發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三採油廠地質研究所副所長。
夏國朝不畏艱苦、紮根一線,16年如一日奮戰在最邊遠的採油廠。他技術精湛,業務過硬,是企業的「找油專家」、石油勘探的尖兵。面對一直都沒有發現過高產油藏的開發「禁區」,他連續幾個月不分晝夜地對轄區40多口探井十幾年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最終在被認為「沒有油氣層」的地區增加了90萬噸的原油地質儲量。他勇於創新突破,首次提出了對老油田勘探開發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油藏「族」模式理論,並通過這一理論成功為油田發現5個千萬噸級儲量規模區,新增儲量價值超過400億元。他始終堅持幫助和指導青年學習本領,為企業培養了一大批年輕技術骨幹,所帶領的團隊成為企業多年不變的先進集體。他累計在省部級以上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多篇,取得20多項科研成果、3項技術專利及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曾獲天津青年五四獎章、天津市勞動模範等榮譽。
28.熱汗古麗·依米爾
熱汗古麗·依米爾,女,維吾爾族,1985年9月生,共青團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一中畢業,初中學歷,浙江省慈谿市雙源紡織廠新疆部員工負責人。
2007年,熱汗古麗·依米爾勇敢摒棄傳統觀念,第一批跟隨政府勞務輸出隊到內地打工。經過4年的艱苦努力,她不僅成長為所在企業的崗位能手,還帶領更多的家鄉姐妹外出務工,成為家鄉群眾脫貧致富的引路人。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為父母改善了生活條件,同時,她還積極回饋家鄉。2011年元旦,她回到家鄉,用自己外出務工掙來的5000元錢為村裡安裝了路燈,改變了阿瑪西村長期以來摸黑走路的歷史。曾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到企業就業、自主創業和轉移就業先進個人等榮譽。
29.郭玉梅
郭玉梅,女,漢族,1976年7月生,中共黨員,河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岔河鎮中學教師。
郭玉梅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8年來經歷了5次開顱手術,卻依然堅守在教學崗位,痴心教育事業。每次手術後,她顧不上休息,頭髮還沒有長全,就返回學校為學生上課。她一直擔任中學的生物和政治課教學工作,並在身體不好的情況下主動要求承擔起了圖書室管理和每天的報刊雜誌分發工作。她關愛學生,經常悄悄地給條件差的學生送去錢和衣物。她還從所獲獎項的獎金中拿出1萬元捐給了學校圖書館。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她仍然十分注重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參加了本科自學考試。曾獲河北青年五四獎章、河北省十大新聞人物、寶鋼杯全國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等榮譽。
30.郭煒靖
郭煒靖,男,漢族,1985年4月生,中共黨員,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應用日語專業畢業,大專學歷,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馬山鄉克安村黨總支部書記助理、團支部書記。
2008年大學畢業後,郭煒靖放棄了留校工作的機會,來到克安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為了儘快融入工作,他努力學習當地方言,經常挨家挨戶走訪,向全體村民發放大學生村官便民服務卡,很快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他積極協助村委跑項目、找資金,先後硬化了9個自然村的主幹道,為村裡安裝了120多盞節能路燈,籌集4000多冊農村實用技術及科學文藝方面的圖書建起了村圖書閱覽室。他利用節假日創辦了南寧市首家村級網站——克安村網,為村民及時獲取信息、學習政策法規提供了便利,並通過網站先後為村內企業和村民聯繫業務76項、創收15萬多元,為種養大戶提供信息2300多條,直接或間接增收200多萬元,目前網站點擊量超過13萬人次,入選「中國百佳村莊網站」。他還自掏腰包創辦了村級網絡服務平臺、鄉情微博、南寧市首份村級報紙和電子報。曾獲全國優秀農村信息員、廣西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31.高金磊
高金磊,男,漢族,1985年2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三峽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居委會黨支部第一書記。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高金磊一到百丈河村就投身到村萬頭養豬場的建設和生產中,成了一名豬倌。面對資金短缺問題,他瞞著父母向姐姐借了3萬元,並把自己的工資投入到生產中。面對這個看似髒臭甚至有些低下的工作,他起早貪黑,不但要給豬餵料、查情、打疫苗,晚上學習獸醫藥理、養殖管理等專業知識,還要抽空對村民進行養殖技術培訓。在他的帶領下,村養殖場被評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標準化示範養殖場。3年來,養殖場贏利近200萬元,僅2011年就帶動村民人均增收1200元,村集體增收30萬元,而他自己未拿一分錢工資。他的執著和付出,贏得了全體村民的信任。2009年他被村民全票選舉為村黨支部副書記,2011年他擔任英山縣草盤地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和居委會黨支部第一書記。曾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中央電視臺年度三農人物、湖北省十佳大學生村官等榮譽。
32.詹勇
詹勇,男,漢族,1976年1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專業畢業,大學學歷,貴州省六盤水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大隊長。
從警17年,詹勇直接或參與偵破的各類刑事案件超過32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超過500人。作為緝毒大隊長,他直接偵破特大跨國毒品槍枝案19起,繳獲各類毒品150餘公斤、毒資及贓物折合人民幣1700多萬元,繳獲管制刀具1000餘把,制式手槍6支,子彈176發。2000年12月,他偵破一起團夥罪犯入室搶劫、強姦殺人大案,抓獲涉案138起的犯罪成員61人,繳獲管制刀具100餘把。2005年4月,在某煉鐵高爐坍塌事故搶救工作中,他帶領戰友奮戰18小時,營救出32人。2009年12月,破獲「12·19」特大販運毒品案,搗毀兩大販毒團夥,抓獲境內外犯罪嫌疑人24名,收繳毒品20.68公斤。曾榮立公安部個人一、二、三等功各1次。
33.裴永紅
裴永紅,男,漢族,1980年5月生,中共預備黨員,北京經濟管理學院成人大專畢業,大專學歷,湖南省湘潭市華順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派遣工。
2010年,裴永紅以勞務派遣的方式進入大唐集團湘潭電廠工作,成為一名調車連接員。2011年3月10日,在指揮一輛由38節油罐車組成的運油列車倒入油庫時,對講機突然失靈。為避免油罐車與油庫相撞,他立即前往最近的辦公室拿備用對講機。由於當時風雨較大,在跳下油罐車時他不慎被颳倒在鐵軌上,右手被車輪當場壓斷,耳朵也被刮開,鮮血噴湧而出。但他不顧傷痛,用盡全力爬起來跑向辦公室。儘管中途再次摔倒在地,並造成腰椎骨折,最終還是趕到了辦公室,拿起對講機發出了停車指令,避免了一次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曾獲湖南青年五四獎章、湖南省傑出農民工等榮譽,被湖南省政府兩次記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