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6月12日訊 體重130多斤,身長一米多。昨晚7時許,城陽紅島漁民老程在出海打漁時,救上來一隻被網纏上的大海龜。經過海洋漁業專家鑑定,這是一隻蠵龜,屬瀕危動物。今天下午,記者在城陽區紅島碼頭見到了這隻海龜,有人現場出5000元要買走這隻海龜,被老程斷然拒絕了,他表示,待海龜傷愈後將放生。「別看它不願動彈,挺溫順,可它那鷹嘴般的嘴巴張開還挺嚇人。」今天下午4時許,記者趕到紅島街道旺角碼頭時,一群人正圍著一隻大海龜議論著。有人拿來秤和皮尺,體重130多斤,身長1米出頭,「這傢伙還真大!」
在這裡收海貨的韓師傅告訴記者,海龜是漁民老程寄養在他的海鮮池裡的。「今天凌晨剛送過來,是他們從海裡救上來的。」老韓說,為了寄養這隻海龜,他特意清空了池子,把海鮮全轉移到其他的地方。
記者隨後找到了漁民老程。老程告訴記者,昨晚7時許,他出海打漁。當時是近海作業,離岸不過幾百米,不久發現一個黑糊糊的東西被網纏住了。「我們一時也看不清楚究竟是啥,把網拖上來一看,竟然是個大海龜。」老程發現,這隻海龜很特別,嘴巴如老鷹一般。「膠州灣裡一般沒有海龜,我們打漁快30年了,這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海龜。」老程仔細觀察發現,這隻海龜四肢有傷痕。「我們當時就想把它放生,按照漁民的規矩,這種大傢伙是絕對不能傷害的。」老程告訴記者,但考慮到近海水淺、漁網較多,一旦放生,海龜很容易再次受到傷害,老程決定先將海龜帶回岸。回到岸上,老程立刻向城陽區海洋漁業局進行了匯報。「這大傢伙究竟是啥海龜,我也想搞清楚。」老程說。
很快,海洋漁業局的專家趕到了現場。經過鑑定,漁業專家表示:「這是一隻非常珍貴的野生海龜,學名叫蠵龜,屬於瀕危水生野生動物。這隻海龜的年齡應該在20歲左右,剛成年。」據了解,青島近海出現蠵龜很罕見,至於原因還在調查中。
大蠵龜吸引來大量市民。有人當場表示,要出5000元收購這隻大海龜,但被老程拒絕了:「海龜一定要放歸大海,給多少錢也不能賣。」
城陽區海洋漁業局的專家也在積極為海龜找歸宿,專家表示,目前這隻蠵龜有傷情,需要調養、醫治正常後,才能放歸大海。記者了解到,由於救援這隻瀕危海龜有功,老程將受到漁業部門獎勵。(本報記者)
■
新聞連結體型較大,身體扁平,體重約100公斤。背甲紅棕色,腹甲橘黃色。頭部較大,具有極為強健的鉤狀喙。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屬瀕危野生動物。
蠵龜在國外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海域和印度洋中,在國內分布於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也見於上海長江口外海域,甚至黃浦江內。蠵龜主要棲息於溫水海域,特別是大陸架一帶,甚至可進入海灣、河口、鹹水湖等,是海產龜鱉類中分布地區最北和最南的種類。主要以魚類、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每年5月~7月為繁殖期,雌性交配之後在夜間到海岸沙灘上挖穴產卵。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蠵龜龜板膠為滋補品,其血可治療刀劍毒,取膽囊、膽汁、掛通風處乾燥備用,有清肺、瀉火的功能,因此常遭到掠奪性的亂捕濫殺。
[編輯: 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