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謀發展 經營村莊共致富——河源市連平縣喜愛多鷹嘴蜜桃...

2021-01-09 中國農民合作社

鷹嘴桃專業合作社產品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喜愛多鷹嘴蜜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於2015年4月10日,由返鄉創業的謝愛群女士帶領農戶共同創辦。合作社充分利用連平縣上坪鎮中村村獨特的土質條件和氣候條件,建成324.6畝鷹嘴蜜桃種植基地。連平鷹嘴蜜桃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首批入選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農產品,2005年11月,連平縣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確認為「中國鷹嘴蜜桃之鄉」。連平鷹嘴蜜桃是廣東省乃至南方地區目前最好的桃類品種,被農科專家譽為「桃之極品」,2011年被譽為「嶺南十大佳果」。

合作社主要以種植和銷售鷹嘴蜜桃為主營業務,同時兼營果苗培育、藥材、蔬菜、花卉種植,農產品銷售與配送,牛羊雞等家畜家禽養殖,農業觀光、餐飲、鄉村旅遊等產業。採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按照提供果苗、栽培技術、果園管理、果品銷售、加工的產業發展鏈條,合作社為當地農戶成員提供與鷹嘴桃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和銷售等服務,大力推動桃農擴大種植範圍和提升運銷能力,促進當地桃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一、成立合作社,帶動家鄉桃產業走精品路線

連平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冬較長,春秋短,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境內年平均氣溫21.3℃,降水充沛,年降水量達1691毫米,土壤多為紅壤和砂土,土層厚度在80釐米以上,特別適合種植桃子。上坪鎮中村村民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從湖南郴州一帶引進了鷹嘴桃種植。當地氣候地質條件下種出來的鷹嘴桃含鈣量高,呈錐圓形,果頂鷹嘴狀突起,一顆桃重200—250克,果肉呈白色,近核部分帶紅色,肉質爽脆,甜蜜可口。21世紀初,在「一縣一品」工程的支持鼓勵下,全縣鷹嘴桃開始大規模種植。

由於當時交通落後,農戶生產的桃子以滿足本地市場為主。然而,本地消費市場非常有限,產量的增長對鷹嘴桃的售價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每到桃熟季節, 謝愛群夫婦倆都要回來幫家裡賣桃。他們將自家產的桃子帶去東莞、增城一帶的大型水果批發市場賣,銷量很好。在本地市場,農戶們一起包車,將桃子運輸到縣城水果市場,只能賣到1.5元/斤。為促進鄉村們的桃子銷售,謝愛群夫婦曾經以1.5元/斤的收購價,將村民桃子統一收購起來,運往東莞銷售,儘管能賣到3元/斤,但由於當時交通落後,運輸不便,加上中途損耗,去東莞賣桃也並不能提升多少利潤。

家鄉的桃子,就這樣在低谷消沉了好一陣子。後來,謝愛群夫婦在銷售自家桃子時,採用了裝箱賣的方法,每箱桃10斤裝,售價30元,保證每箱桃大小差不多一致,深受市場歡迎,價格也翻了一倍。於是他們建議當地桃農協會,統一製作包裝箱,幫助農戶銷售。然而,桃農協會儘管推出了包裝箱,但並沒有去積極開拓市場,僅僅是自己收購一批精品桃,桃農依然面臨銷售困境。2015年,返鄉創業發展的謝愛群夫婦看到桃農種桃不能致富,決定成立合作社,帶領桃農走規範化、精品化發展路線。

鷹嘴桃合作社2020年參展廣州世界農業博覽會

二、統一種植標準,示範帶動桃農疏果套袋

合作社秉承「專業人做專業事」的理念,種最好吃、最受市場歡迎的桃子。合作社成立後,制定了鷹嘴桃種植生產標準,建立了示範果園。凡入社成員,必須嚴格遵循合作社的種植標準,合作社統一以高於市場的保底價收購達標果品。合作社聘請了專職工作人員進行果場管理和合作社經營,現有專職桃園管理人員22人,專職財務人員2人,資料統籌管理員1人,專職管理人員1人。

合作社為成員提供種苗供應、栽培、修剪、疏果、套袋、病蟲防治、施肥、收購等服務。按照鷹嘴蜜桃的生長規律,在春季施肥,剪枝,疏果,套袋,物理除蟲等農忙階段,合作社還會大量聘請有經驗的工人兼職打理桃園。由於水果種植受天氣影響比較大,當地上半年雨水普遍較多,容易影響鷹嘴蜜桃的甜度和口感,急需相關的技術來規避過量雨水對鷹嘴蜜桃甜度、蟲害、口感的影響,合作社聘請專家,為成員農戶提供全生產過程指導服務。採取施有機肥、按時疏果、套袋生長等標準化模式,有效提升了合作社成員所產鷹嘴桃的果品品質,成員生產出來的桃子優質優價、不愁銷路。

農戶以家中桃樹棵數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給每戶入社桃農每年補貼5元/棵,並向成員桃農發放剪枝鉗、電動翻土、施肥及割草工具,推動果園生產管理半自動化,降低勞動程度,減輕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緊張問題。由於桃樹樹齡較大,果實採摘比較麻煩,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大的果農,高大樹木的桃子採摘存在一定風險,合作社專門採購了一批站在地上即可實現高枝採摘的器具免費發放給果農。合作社的貼心周到服務,贏得了桃農的信任和支持,廣大桃農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近3年來,合作社新吸納桃農桃樹5000棵,常年僱用當地勞動力20餘人。如今,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多達270餘人,鷹嘴桃總產量高達6000多噸,鷹嘴蜜桃產業已成為當地果農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三、打造「喜愛多」品牌,拓寬銷售渠道

由於市場上的桃子品種多種,雲南桃、江西桃等外地桃充斥本地市場,並冒充鷹嘴蜜桃銷售。為提高市場區分度,維護連平縣本地鷹嘴桃的市場地位及定價主導權,合作社於2018年註冊「中村喜愛多」商標,走品牌化管理路線。合作社植入產品溯源系統,加強成員果園管理監控,使每一個從合作社成員果園裡生長出來、經合作社銷售出去的桃子都可實現質量追溯。

為降低物流成本,讓連平縣鷹嘴桃走出珠三角,走向北上廣,理事長謝愛群代表廣大桃農向廣東省民主建國會河源支部、仲愷工程技術學院支部等單位組成的專題調研組提出書面請求,希望政府出面促成與順豐快遞的合作,降低連平縣桃農物流成本,拓寬連平縣的網上銷售區域,以促進果農果品銷售,實現增產增收。該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合作社建立了穩定的客戶關係,3年來,從合作社銷售出去的桃子每年的定價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以穩定價格贏得眾多老客戶的認同。同時,合作社還不斷拓寬銷售渠道、開發新的客戶。2020年,合作社聘請了專業人員組建了電商營銷團隊,創立了抖音號「中村喜愛多」,開始探索抖音直播帶貨。在抖音直播帶貨平臺上,合作社2020年的鷹嘴桃豐收季直播有上千人同時觀看,「中村喜愛多」抖音號成功吸收粉絲2000多人,累計獲贊7000多次。線上帶貨與線下銷售相結合,不斷開拓了鷹嘴桃銷售市場,2020年,合作社線上銷售鷹嘴桃8000餘箱,線下銷售1.2萬餘箱。

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田園綜合體

合作社所在的上坪鎮位於廣東省河源市粵北山區,地處連平縣最北部,東鄰和平縣,北毗江西省龍南縣,西以黃牛石主峰為界與江西省全南縣接壤,素有「九垌十三坑」和「兩省四縣結合部」之稱,是 105 國道與大廣高速入粵第一個鎮,被稱為「廣東第一鎮」。鎮內高速網密織,有東南西北4個高速出入口,優越的交通地理條件使該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實施的後勤保障區域。

中村村自然環境優美,農特產品豐富,除鷹嘴桃外,還有高山茶、枇杷、三華李、青李、爽口梅等多種農特產品。此外,連平縣九連山是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的主戰場,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外圍活動承載區域。中村村內有通往贛南革命根據區的古驛道等重要交通線,以及新田徑遊擊隊活動點舊址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

為延伸鄉村產業鏈條,拓寬村民的收入來源和渠道,謝愛群帶領合作社成員不斷延伸拓展經營領域,以鷹嘴桃為媒,開發出「三月賞花、七月品桃」的中村村鄉村旅遊主題節慶,每年舉辦桃花節、果王賽等活動,旨在建立以鷹嘴蜜桃觀賞、採摘體驗為基礎的桃文化。在此基礎上,合作社積極謀劃,以中村村桃文化為依託,開發村內紅色旅遊資源,打造「可覽、可遊、可食、可居」的「中村喜愛多田園綜合體」。

合作社先後引進河源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朗坤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投資中村村旅遊開發,對全村進行整體規劃。在兩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村喜愛多田園綜合體項目將實施兩期開發,第1期預計投資5.89億元,重點建設基礎設施以及配套項目,開發境內紅色旅遊景點。第2期計劃投資1.35億元,加強「中村喜愛多」品牌建設,推廣桃文化,完善鄉村旅遊產業鏈,以中村村為核心輻射帶動全鎮經濟發展。

合作社創始人謝愛群以領頭雁的身份帶領村民致富,幫扶貧困戶26戶

五、扶貧幫困,回贈和奉獻社會

目前,合作社共帶動7個村26戶貧困戶共同致富,為貧困家庭提供50多個就業崗位。在理事長謝愛群的幫助下,全村多位婦女實現穩定就業,喜愛多合作社也被評為「河源市巾幗創業基地」。此外,合作社自成立以來,每學年都贊助上坪鎮中村村優秀學子。每年春節,謝愛群都會帶領合作社成員上門探望村裡的老人並贈送50元紅包。她還聯合其他企業團體,不定期在鎮裡開展尊老愛幼、獎教獎學等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10日,連平縣受持續大暴雨影響不幸發生洪災,上坪、內莞、陂頭3鎮受災嚴重,其中上坪鎮遭受百年難遇的洪災,受災最為嚴重。政府將村民第一時間營救出來並轉移到鎮上的學校等臨時安置點,合作社迅速組織成員購買棉被、衣物、礦泉水、麵包等物資送往學校,了解災民情況,安撫災民情緒。

(作者:楊豔文;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

相關閱讀:

卷首語 | 雲帆高張 奮力推動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增刊)

創新服務指導扶持方式 推動實現廣東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168家!廣東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020年)評定名單公示

廣東省大埔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 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情況

廣東省羅定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情況

廣東省高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情況

廣東省連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情況

廣東省樂昌市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情況

廣東省陸河縣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情況

廣東省廉江市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情況

發展合作經營 打造富民產業——廣州市白雲區沙田檸檬農產品專業合作社

村黨組織合作社協同發展 整合盤活鄉村分散資源——梅州市蕉嶺縣夫妻樹食用菌產業專業合作社

黨建扶貧 產業興社——茂名市電白區譚儒種養專業合作社

打造茶旅融合生態村 聯農帶農惠農奔小康——潮州市饒平縣奔康種養專業合作社

相關焦點

  • 廣東連平縣鷹嘴蜜桃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廣東連平縣鷹嘴蜜桃栽培管理關鍵技術駱新娥鷹嘴蜜桃屬於多花、坐果率較高的果樹品種,且耐貧瘠、喜酸性土壤,品種優良,適應性較強。鷹嘴蜜桃開花情況直接受到種植地區自然氣候的影響,若地區氣溫較高,則開花時間較早;若地區氣溫較低,則開花時間較晚。
  • 廣東河源繼米粉、鷹嘴蜜桃、獼猴桃之後,再添一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河源市坐落於廣東省東北部,是廣東省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境內有華南第一大人工湖——萬綠湖、蘇家圍、熱水漂流、黃龍巖、霍山、龜峰塔和眾多的溫泉度假村。此外,河源市是廣東省內最早的農業城市。全國有一個現代農業國家級示範區,多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
  • 海歸返鄉創業養殖羊駝 帶動貧困戶致富
    【脫貧故事】海歸返鄉創業養殖羊駝 帶動貧困戶致富【解說】山西省陽曲縣坪裡村屬貧困村,全村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2014年,山西「90後」女孩鄧昕在澳洲完成學業回到中國後,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山西農業大學有一個科研團隊,研究羊駝已十幾年。於是,一心想要創業的鄧昕與該校合作,從澳洲引進羊駝,在坪裡村創辦羊駝養殖基地。
  • 讓「返鄉不返貧」創業夢落地生根
    受訪者供圖  她放棄城市穩定的工作,毅然回到農村創業;她組織返鄉青年創業團隊,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她自建生態體驗基地,助力精準扶貧……她就是梅州興寧市源清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梅州市品鮮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雪蓮。  今年,張雪蓮被省婦聯評選為2017年度「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她說,這個稱號是對她奮鬥的最佳褒獎和最好鼓勵,她的最大夢想就是助力鄉村振興,讓「返鄉不返貧」。
  • 【致敬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高德敏:村莊發展不能落下任何一個人
    為了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高德敏還經常到全國很多優秀村莊去學習取經,總結了許多經營村莊的經驗。他常說:「我們經營村莊不能像經營企業一樣,要像經營家庭一樣經營村莊。村莊發展不能落下任何一個人。」他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勤勞勇敢,好學善思,敢想敢幹,用經營村莊的理念推動著村莊的發展。
  • 大學生返鄉創業養鴯鶓,沒想到這麼賺錢
    大學生李錦恆在父母的支持下,返鄉創業,在家裡養殖起了鴯鶓。大學畢業後卻沒有走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考試謀職業的路,帶著夢想,2010年剛跨出校門的李錦恆毅然選擇來到了工地上,和工匠們一起幹起了苦力活。正當李錦恆琢磨著如何返回家鄉創業致富時,一次去上海的旅途中,認識了一位姓陳的鴯鶓養殖大戶,在認真交流的過程中,李錦恆了解到鴯鶓養殖是一個新鮮且待開發的行業,市場潛力大,非常適合創業。
  • 尹曉波:返鄉創業「鳳還巢」 扶貧路上譜華章
    龍江縣堅持圍繞加快新時期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廣大返鄉創業人才帶領村集體利用智慧發展特色農業。龍江縣現有返鄉創業人才151人,頭站鎮北華村村民尹曉波就是其中一員,他用勤勞的雙手和堅定的信念,開啟創業之路發展特色種植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 陵城:創業平臺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原動力」
    當時,藤編行業已經是河北霸州市家喻戶曉的致富項目。二人通過市場調研發現,藤編行業就業靈活,簡單易學,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且收入可觀,再加上離家時間已久,對孩子和父母思念深厚,二人萌生了回村辦藤編廠的想法。夫妻二人通過與陵城區人社部門聯繫,得知有企業培訓、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保駕護航」,更加堅定其返鄉創業的信心,他們辭去了高薪工作,到工廠學習藤編技術。
  • 阿壩州通報表揚一批優秀農民工和返鄉創業明星(附名單)
    ,通報表揚了28名優秀農民工、25名返鄉創業明星、16個返鄉創業示範企業、9個農民工服務工作先進集體。據了解,受表揚的農民工既有在養老院從事陪護工作的農民工代表,也有到浙江務工的黑水農民工代表,還有回鄉創業養豬創業代表,也有用流傳於青藏高原1300多年的古法壓榨技術創業的示範企業代表等。近年來,阿壩州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曾在全省範圍內率先成立返鄉創業科。
  • 鄧州張村鎮:靳小良返鄉創業帶鄉親脫貧
    他就是鄧州市張村鎮西河村靳莊返鄉創業青年、楓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靳小良。「我通過查閱書籍和園林專家討論,發現叢生元寶楓樹和紅玉蘭兩種苗木很適合鄧州的氣候和土壤。我們村緊鄰249省道,交通十分便利,耕地都具備了機井灌溉的條件。」靳小良把以上的想法與村民和村鎮領導詳細交談,大家都非常贊同,600畝苗圃用地也順利辦理好租賃手續。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隨著鄉村振興政策體系的構建,返鄉創業者越來越多,據農村農業部統計,2018年返鄉創業創新人員已達740萬,非農創業人員也有300萬,其中很多是大學畢業生,他們與鄉村振興成為命運共同體。  浙江省經過多年培育,湧現出了一大批積極投身鄉村產業的「農創客」,截至2018年10月,全省「農創客」已有1700餘人。
  • 都勻農商行「貸」返鄉青年發展龍鬚菜產業
    都勻農商行傾情支持蒙邦池等4名返鄉創業青年帶頭人,發展龍鬚菜種植產業,做鄉村產業振興「領頭雁」。自6月10日開採以來,每天有兩噸優質龍鬚菜直發粵港澳大灣區。他們分別到北京、廣西、福建等省市打工,從事產品營銷、產業運營、企業管理,積累了市場信息、發展技能、經營管理等資源後,3年前相約返鄉考察,合夥創業。他們瞄準粵港澳大灣區生活消費市場需求,創辦黔南惠農興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黔南惠農興邦」),註冊「惠農興邦」商標,利用貴州氣候優勢,專事龍鬚菜種植產業,成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唯一的龍鬚菜經營主體。
  • 貴州苗族青年返鄉創業變身「青蛙王子」(高清組圖)
    今年35歲的苗族青年楊勝華,家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排調鎮甲石村,因發展青蛙養殖,被村民們親切稱為「青蛙王子」。 2018年,楊勝華放棄在沿海地區的高薪工作,決定返鄉創業,而這個決定來自於不經意間看到的一則青蛙養殖致富的新聞報導。通過了解,他堅信家鄉的良好生態環境,同樣適合於發展青蛙養殖產業。
  • 「蚌埠退役軍人創業就業之星」劉勇:退役不褪色 致富不忘鄉親
    ,今天我們來認識固鎮縣連龍花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勇,他2002年12月入伍,在部隊服役五年,退伍後返鄉創業,經過數年努力,劉勇成立的合作社現在年產值達到7千多萬元,吸納了50餘名周邊貧困戶及農村閒散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 銅山這個地方「強磁場」引來發展活水
    架起城鄉要素資源互聯互融互通的橋梁今年4月,全市「三鄉工程」現場推進會在銅山舉行,提出了要大力繁榮農村產業,培育一批農業企業和農創客亮點,發展一批回歸創業型、帶動致富型、鄉賢治理型產業化園區,強化優惠政策虹吸效應,擴大築巢引鳳潛力空間,暢通人才下鄉通道。
  • 昔日「孔雀東南飛」 今朝「八方鳳還巢」葉縣近3萬人返鄉創業
    景奇是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畢業後在一家上市公司就職,年薪30多萬元,5年前返鄉承包了該處山坡,示範帶動群眾發展養殖,成立了電商公司,把羊、雞、土雞蛋及槐花、蜂蜜等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實現年銷售收入800多萬元。去年,他又在田莊鄉發展草莓等大棚特色種植,帶動30多人務工增收。
  • 「理論」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情境分析與策略抉擇
    深刻認識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個體需求和現實情境,對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策略進行剖析,無論是在化疫情為轉機的當下時期,還是在全力保障經濟向好發展趨勢、全面提升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遠階段,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情境分析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類型參考。
  • 您與創業致富 僅差一臺宜迅小(微)挖的距離
    宜迅挖掘機2020-07-28 14:35:10 近年來,在國家「脫貧攻堅與全面振興農村經濟」政策的感召下,就近就業、返鄉創業者越來越多。2020年初開始,受肺炎疫情影響,餐飲、旅遊、服務、電影等行業受到很大衝擊,被裁員,被降薪,讓眾多「漂」在城裡的青年踏上返鄉成業的道路,國家倡導的新農村建設,也吸引了大量城市務工的農村人才返鄉創業。
  • 成縣:「90後」返鄉青年的「兔大王」夢
    「90後」返鄉青年的「兔大王」夢隴南日報通訊員 左謙茹每日甘肅網5月9日訊 據隴南日報報導 暮春時節,走進成縣紙坊鎮府城村「90後」返鄉青年周鵬的生態兔養殖場,一排排整齊的兔舍中,上千隻小兔子在圈舍裡活蹦亂跳,有伊拉兔、花巨兔、比利時兔、紐西蘭兔等10個品種……周鵬一邊給筆者介紹兔子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