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返鄉青年的「兔大王」夢
隴南日報通訊員 左謙茹
每日甘肅網5月9日訊 據隴南日報報導 暮春時節,走進成縣紙坊鎮府城村「90後」返鄉青年周鵬的生態兔養殖場,一排排整齊的兔舍中,上千隻小兔子在圈舍裡活蹦亂跳,有伊拉兔、花巨兔、比利時兔、紐西蘭兔等10個品種……周鵬一邊給筆者介紹兔子品種,一邊講他的養兔歷程。
1993年出生的周鵬是家中的長子,父母在當地務農,2015年大學畢業後在天水市做醫藥生意。2016年父親突發疾病離世,家裡爺爺、奶奶年歲已高,並患有慢性病,弟弟正在上大學,生活重擔全壓在母親一個人身上,家庭也成了村裡的貧困戶。為了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減輕母親的負擔,2018年底,他放棄了天水市某企業總經理助理的工作,回到家鄉開始創業。
經過前期市場考察、分析,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周鵬決定發展養兔業,在查閱了很多資料收集相關數據後,他先後到山東嘉祥縣、四川自貢等地方考察學習兔子養殖技術。
談起剛開始創業的艱辛,周鵬感慨萬千:「剛開始養兔子時,很不適應,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幹的活又累又髒,特別是兔子晚上下崽時,每隔2小時就得看看兔崽凍到沒有。寒冬的早晨,風刺骨的冷,想多睡一會都是奢望。但一想到要把養殖業做好,精神就來了,趕緊從被窩裡鑽出來去兔場,手被水打溼後裂開口子,經常都是血糊糊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爬滾打」,他基本掌握了肉兔管護和疾病防治技術,掌握了兔子的適應期、增肉期、催肥期、繁殖期的養殖技術。
養殖之初,由於啟動資金不足,他向親友借了幾萬元全部投入到兔場建設。2018年11月,他聯合當地其他四戶養殖戶投資30多萬元,成立了成縣府城銳銳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019年,在紙坊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及家人的鼓勵下,他領辦合作社,與同村幾個貧困戶共同養起了肉兔,創辦了年產萬隻的肉兔養殖合作社,收入近20萬元。
還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2019年8月,周鵬報考了成縣紙坊鎮公開招聘村文書崗位,經過筆試、面試、考察和跟班學習等環節,最終公選成為府城村村文書,同時兼任村上團支部書記。
現如今,周鵬在做好村文書、團部工作的同時,還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合作社,談起未來的計劃,周鵬說:「今年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吸納農民入股,尤其要帶動周邊貧困群眾進行『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更多人依靠養殖生態兔實現增收致富。」
在成縣,像周鵬一樣的返鄉青年回到家中創業的還有很多,他們依靠網際網路,發展助農增收的「短平快」項目,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