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申連偉 通訊員 鄧波 孫光旭 聶興旺)從2000年回到家鄉,流轉600畝土地栽下苗木,到2010年第一批苗木出售5200萬。他就是鄧州市張村鎮西河村靳莊返鄉創業青年、楓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靳小良。
「我通過查閱書籍和園林專家討論,發現叢生元寶楓樹和紅玉蘭兩種苗木很適合鄧州的氣候和土壤。我們村緊鄰249省道,交通十分便利,耕地都具備了機井灌溉的條件。」靳小良把以上的想法與村民和村鎮領導詳細交談,大家都非常贊同,600畝苗圃用地也順利辦理好租賃手續。終於在2002年4月苗圃全部建成,栽植了20000株元寶楓和紅花玉蘭。
「剛開始創業,最重要的是資金問題。我東挪西借,又反覆跑貸款,把需要的資金湊齊很不容易。有的朋友對我這個項目不看好,感覺周期太長,希望渺茫。」對於這一切,靳小良默默承受著。他每天帶領村民在田間打理苗木,起早貪黑地忙碌。一晃幾年過去,當初栽下的小苗漸漸長大,靳小良和家人看到了希望。2009年3月,第一批苗木出售,賣了15000株,總銷售金額達5200萬,得到父老鄉親和各級領導們的一致稱讚。
「靳小良創立楓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附近20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帶動十餘名貧困群眾在基地打工。疫情防控期間,靳小良為家鄉捐款10萬元。希望更多的家鄉青年能像靳小良一樣,為家鄉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張村鎮黨委書記楊柯說。2017年靳小良被評為「返鄉創業之星」,這位土生土長的農家打工仔的創業事跡,已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安國華是該鎮西河村人,十幾年來,他和路佩霞、靳新活、盧明彩等十幾個村民一起,一直在楓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務工,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每天按時上班下班。「我就幹些除草、施肥和打藥等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也累不著。公司非常照顧我們,儘量讓我們幹一些更輕的活兒。到了栽種小苗的忙季,需要的人更多,附近的勞動力都出來幹活。大家說,小良為咱家鄉辦了一件好事兒,都支持他在家鄉發展。」安國華樂呵呵地說道。
近幾年,靳小良深入掌握了苗木市場的發展方向,他的楓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苗木深受市場青睞。於是在他又在北京陸續開辦園林工程公司,發展400多畝規模化精品展示苗圃,作為銷售中轉站。截至目前,公司苗圃土地共1700多畝,總儲備大規格資源性苗木50000多株,總市值2.1億元左右,帶動當地300多名農民家門口就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成為鄧州市知名的民營企業。
「下一步,我打算繼續擴大規模,發展苗木及苗木花卉旅遊觀光園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同致富,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靳小良信心滿滿地說。
(映象網鄧州新聞熱線:17638149609,投稿郵箱:hnrdengzhou@163.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來源:河南聯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