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朱義,2018年4月,從朔州市中院退休回到家鄉右玉縣殺虎口風景名勝區馬營河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在以朱義為首的新一屆支部班子的帶領下,班子戰鬥力明顯增強,村容村貌大幅提升,鄉村旅遊有序發展。截至2019年,全村成立了14家「農家樂」,累計接待遊客4萬餘人次,為村民直接創收近40萬元,並獲評2019年度「山西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2018年以來,右玉縣殺虎口風景名勝區的馬營河村通過舉辦生態民俗文化旅遊節和「慶豐收——馬營河村森林康養旅遊節」等活動,一舉打響了馬營河鄉村旅遊品牌,村民們靠吃 「旅遊飯」迅速鼓起了腰包。而說起馬營河村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村民們都說,這是新任黨支部書記朱義的功勞!
情系家鄉,年過六旬返鄉當農民
馬營河村隸屬殺虎口風景名勝區,是2016年整體脫貧村。
馬營河村位於右玉縣北部,地處蒼頭河與馬營河交匯處,毗鄰蒼頭河國家溼地公園,自然風光優美,古「衡陽十景」中的「兔渚回紋」和「綠圃柔茵」分別位於村西側和南側。該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各類歷史遺蹟和人文景觀豐富,是中原通往大漠、右衛古城到千年古關殺虎口貿易通道上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但一直以來,這些只能是村民們口頭上說說而已,面對近年來大量湧入的遊客,大家也只是看看熱鬧而已,不是大家沒有發展鄉村旅遊賺旅遊錢的想法,而是缺少一個得力的帶頭人。
年過六旬的朱義,是土生土長的馬營河村人,14歲離家參加工作,退休前為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助理。身為處級領導幹部,參加工作46年,退休後他本應該安享晚年。但作為一名有3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家鄉鄉親們依然靠天吃飯、收入不穩定的場景,不時地浮現在他的腦海,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也一直是他心中的牽掛。
過去由於工作的原因,朱義只能在回鄉的時候慰問家庭困難的群眾,為他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或者是為村裡爭取一些幫扶資助。一提起朱義,「沒架子、熱心腸、心裡惦記著我們」是村民們嘴邊的常話。但真正令鄉親們想不到和最令他們感動的是,2018年4月,退休後的朱義毅然放棄城市舒適的生活環境,在縣區黨委的鼓勵和引導下,全票當選為馬營河村支部書記。從那一刻起,全體村民心中有了新的希望,朱義心中的牽掛也落地了。當有人問他:「為黨奉獻了40多年了,還不休息?」他爽朗地回答:「作為共產黨人,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能為鄉親們幹點實事,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朱義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右玉精神的批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宗旨。
瞄準旅遊,大膽創業打出三張牌
上任後,朱義打了三張牌。
第一張牌是抓村「兩委」建設,統一思想,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他自費帶領班子成員外出考察「取經」,先後五次到周邊鄉村旅遊發展成熟的地方參觀學習;又組織全村38戶村民到北京參觀農家樂的經營管理,借鑑先進經驗。在全體村民大會上,全票通過了「馬營河村發展鄉村旅遊三年規劃」。
第二張牌是多方籌資融資,解決缺錢的問題。在右玉縣和殺虎口風景名勝區的大力支持下,依託國家精準脫貧的政策,為村裡爭取到第一筆金融扶貧貸款50萬元。組織成立了「飛馬寅村旅遊合作社」和「寅馬旅遊公司」,把村民吸收為社員,走市場化的路子,為發展旅遊產業搭建平臺。
第三張牌是說服村民在村南河畔集中連片種植了500畝油菜田作為觀光農業園。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朱義的三張牌就已經效果初顯。2018年4月8日,馬營河村成功舉辦了「走西口古道,觀塞上民俗,賞蒼河勝景」生態民俗文化旅遊節,藉助正在殺虎口舉辦的 「朔州長城國際文化旅遊節」,吸引了大批旅客;7月份舉辦了為期半個月的油菜花節,省內外許多攝影愛好者和遊客趕著花期來看,再加上正值暑假,這裡又是避暑勝地,每天遊客達1000多人。
2019年,這個只有64戶130口人的小村莊累計接待旅客30000餘人次,為村民直接創收近30萬元。
2018年9月22—25日,首屆 「中國農民豐收節·醉美馬營河」活動又在馬營河村舉行。「豐收節」上,馬營河村裡,彩箏炫舞,彩帶飄飄,鑼鼓聲聲,人聲鼎沸,只見鮮紅肥碩的高粱穗搭在糧囤頂上像是給糧囤戴了個大草帽,沉甸甸的谷穗、飽滿的黍子、圓咕嚕嚕的胡麻,橘黃色的南瓜,綠色的葫瓜,白色的大蘿蔔,一壇壇的玉米,五穀雜糧……五彩繽紛,形狀各異,吸引著過往遊客們紛紛駐足拍照,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豐收的喜悅和歡樂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打響品牌,昔日窮村變成金窩窩
馬營河村的貧困戶朱美麗2017年年底才脫貧,2018年5月份,朱美麗和馬營河村其他20來戶村民一樣,搞起了農家樂,短短5個月時間,掙了近3萬塊錢。朱美麗說:「2018年開了半年農家樂,收入比過去三年還多!」2019年朱美麗又貸了點款把房子翻修了一下,讓遊客來了不僅吃得好,住得也要好。
朱美麗的「農家樂」是馬營河村發展鄉村旅遊以來成立起的14家「農家樂」之一。
在村支部書記朱義的帶領下,經過一年多的發展,40多家來自呼和浩特和大同的戶外旅遊俱樂部先後與馬營河村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馬營河村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景點,村裡火爆的農家樂場面取代了以前村民們只能在口頭上炫耀「那時我們馬營河非常繁華,沿街商鋪、客棧就有五十餘家」的傳說。2019年6月,馬營河村成功入選山西首批AA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自2018年5月份開始,我們已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50000多人,直接帶動全村百姓增收近5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打造更多鄉村精品旅遊線路和體驗式旅遊項目,努力提升農家樂服務品質,讓馬營河村旅遊事業發展得更好!」說起這兩年的變化和今後的打算,朱義充滿信心地說:「未來,馬營河村將全面打造特色鮮明的四季旅遊。春天的主題是農耕文化,大量收集當地傳統農耕器具、人物傳說、歷史故事等,通過展覽館的形式展出;再是規劃一部分試種田,分成若干小塊,開發認租試種項目,讓遊客春種秋收,親身體驗耕種的辛苦和收穫的樂趣。夏天以田園觀光為主,把農作物進行規模化連片種植,集中分布在馬營河和蒼頭河流域。夏天到來的時候,胡麻花、油菜花、土豆花開遍田野,五彩紛呈各有千秋,特別適合久居城市的客人觀賞。所謂最美不過高原秋。馬營河地處蒼頭河腹地,一到秋天,天藍得醉人,陽光溫暖和煦,胡楊換上了彩色的衣裳,是健康養生的理想所在。雪後的馬營河銀裝素裹,冰凍的蒼頭河分外妖嬈。白天戶外賞雪滑冰拍照,晚上圍爐夜話讀史。只要配套設施齊全,冬天的邊塞處處皆風景。」
我們相信,在以朱義為首的村黨支部帶領下,明天的馬營河村將變得天更藍,水更綠,經濟更加繁榮,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本報記者柴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