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潮變「冷清」,多地農民返鄉難,還有一個好消息

2021-01-12 一種記錄

導讀:返鄉潮變「冷清」,多地農民返鄉難,還有一個好消息

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在農村鄉下,掙點錢是不容易的,除了種地沒有什麼好的營生。但外出打工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去哪一個城市,幹零活也好,正兒八經的企業廠子也好,工資都是固定給到的,有的農民一天200,有的一天300,。所以這種「穩定」是農民們羨慕的,也是極力想外出務工的原因。

但是在外打工並不容易。遠離家鄉,背負著重擔,只能硬著頭皮幹。有時候累了,也不敢多消息。甚至在工地上謀生的農村人,連正經睡覺的地方都沒有。筆者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深知農民的不容易。

現在已經臨近年底了,按照以往的傳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該應驗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返鄉潮」該上演了。然而,今年的農民返鄉似乎有點「冷清」。根據筆者了解的數據,現在各大車站的客流量遠不及往年。以前不管是在火車站還是汽車站,都能看見一個個背著大包裹、提著桶的農民買票進站。今年卻寥寥無幾。

返鄉潮沒有上演

「返鄉潮」的冷清,與特殊時期的形勢有著很大的關係。本以為形勢不再嚴峻。可是近幾日的情況,有點不容樂觀。從遼寧、北京再到現在的河北,零散的情況開始出現。這無疑加重了農民的擔心和憂愁。生怕會捲土重來。要知道,正是因為去年返鄉了,後來交通被斷,所以才遲遲不能返城。導致在家裡滯留了小半年。對於別的行業來說,小半年不掙錢,或許很容易「緩過來」。但農民是「等不起」的。

多地建議非必要不返鄉

除了一些農民擔心形勢而不敢返鄉外,有的地區也在出臺相關建議,提倡農民就地過年,或者是「非必要不返鄉」。根據筆者的了解,截止到現在,已經有多個地區發出這樣的通知,如北京、安徽、湖南等等。當然了,有的地區並沒有明確說農民工不返鄉,但是也提出了要求,如山西、河南則要求農民工返鄉之前要提前報備,並及時做好檢測和居家隔離。

退返鄉票免手續費

雖然農民的返鄉受到了限制,但是也有一個好消息。為了減少農民工的損失,之前購買了返鄉火車票的農民,可以免費退票了。只要是在2021年1月6號之前購買的火車票,都不收取退票手續費。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措施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很多農民在離家幾百公裡甚至上千公裡的外地打工,所以返鄉票一般都很貴,而且還得早買,不然搶不到就回不了家了。如今隨著各地的要求和形勢的不容樂觀,不能返鄉的農民,免費退票也能減少農民的損失。

筆者說

不管在打工地過年,還是堅持返鄉,前提都是做好自我的防護。如今正處於關鍵時期,對於一些在特殊地區打工的農民來說,返鄉難或許已經成為事實。但是一定要堅信,「春天」很快就會到來。返鄉沒有早晚,總會與家人團聚。最後預祝農民們能夠過一個好年,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一期再見!

話題討論: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今年你返鄉過年嗎?

相關焦點

  • 『黑天鵝』再次來襲,農民工『返鄉潮』或消退,三類人早做打算!
    眾所周知,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農民二十四小時住在田地,也無法改變貧窮的狀態,他們不得不遠離家鄉到城市打工,以改善生活,城市越來越美麗,農民工也獲得了應得的報酬,可是去年『黑天鵝』事件頻發,他們的收入受到很大影響,如今年關將至,『黑天鵝』再現,或許多年震撼人心的『返鄉潮』場面不再上演。
  • 農村年前熱鬧非凡,初一下午就變冷清,專家:為啥?老農:多樣化
    但是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春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對人們的影響力逐漸走低,年味也在變淡。而且在農村,在年前的時候整個村子熱鬧非凡,可以說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但是在初一上午拜年結束後,整個村裡就變得經悄悄,好像從來沒有熱鬧過一般,因此很多專家, 納悶,為什麼農村年前人腦非凡,從初一下午就變得冷冷清清呢?老農說:真是多樣化的結果。
  • 12月前,返鄉農民工潮已經出現。是什麼讓農民無法留在城市?
    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比較常見的返鄉潮,為什麼今年的返鄉潮的時間會比較早?今天就結合網上的一些信息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說實在的,今年的農民工是比較難的,我們可以從下面的4點原因。具體是什麼呢?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農民在城市待不下去的原因1、今年特別,部分農民工無工可打因為今年特殊的形式,導致一部分農民上半年都躲在家裡,下半年才出來打工。
  • 「返鄉潮」提前來了,為什麼農民工不在城裡賺錢了?原因很現實
    如今距離正式的春節假期還有一段時間,但在各大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紛紛湧大包小包提著行李的農民工們,今年「返鄉潮」提前來臨了?農民工們擔負著建設城市的重要任務,他們雖然工資不高,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如今還有村民說:「明年不打算出去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冷清的聖誕,熱鬧的郵局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王娟】由於冬季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不斷增長,德國在今年聖誕前開始實施硬性封鎖措施,因此,相比往年熱鬧紅火的聖誕季,德國人將迎來歷史上最冷清的一個聖誕節。然而德國郵政部門卻格外繁忙,包裹和信件的數量都創下新紀錄,而傳統的「聖誕郵局」在疫情之下也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
  • 多買500萬公噸的美國大豆?川普:這是一個好消息
    據Roll Call報導,在高級別磋商期間,我方提出多購買500萬公噸的美國大豆,川普一時間「聽蒙了」。具體是一個什麼的情況呢?下文中將援引外媒報導,進行解答。┃多購買500萬公噸的大豆據Roll Call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對我方提出增加購買大豆的計劃,是個意外消息。
  • 村村通和農民養老有哪些好消息?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時間已經來到1月上旬,現在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最近有很多農民兄弟詢問老道,2021年國家針對三農方面的扶持政策!現在包括《一號文件》在內的具體文件還沒有出臺,不過按照已經發布的相關文件來看,在今年農村土地、村村通和農民養老方面可以說迎來新一輪重要調整!尤其是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今年國家針對三農的扶持措施一定少不了!今天老道就結合已經發布的相關文件,為咱們農民兄弟們重點講一講農村土地、村村通和養老方面的相關消息!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
  • 此動物曾被捕獵受保護,今多地「泛濫成災」,農民:損失誰負責?
    導讀:此動物曾被捕獵受保護,今多地「泛濫成災」,農民:損失誰負責?小時候曾聽奶奶講過故事,說她小時候,周圍的老虎很多。晚上去水井那邊提水,老虎就在水井周圍坐著看著她。她說:老虎不咬人,被咬的都是做了虧心事或者「孝道」不好的人。
  • 河南:農民打工潮出現轉折 「候鳥遷徙」變「鐘擺運動」
    原標題:河南:農民打工潮出現轉折 「候鳥遷徙」變「鐘擺運動」  新華網鄭州2月18日電(記者張興軍)春節過後,正是又一波農民工外出務工潮。記者在河南多地採訪發現,這個勞務大省的輸出農民工正呈現加速回流態勢,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了在家門口就業,昔日的「候鳥式遷徙」正向現在的「鐘擺式運動」轉變。
  • 農村多地不允許放煙花爆竹,免費發放電子鞭炮,農民不解
    農村多地不允許放煙花爆竹,免費發放電子鞭炮,農民不解用心去體會,才能更好的了解農村,了解農村的生活,做一個用心的編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有用的信息,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於農村過年放煙花爆竹這件事時間過得真快,馬上2018年就要結束了,2019年即將到來,現在離元旦也就一兩天的時間了,這也就意味著離春節越來越近了,許多在外打工的農民也都陸續回準備和家人團聚,每個農村地區過年也都有當地的傳統風俗,在過年的這幾天,大多數也都是大吃大喝,好好的玩,把工作和煩惱也都拋開,這對於許多農民來說是一個好不容易才能夠團聚的日子,也就只有過年的這段時間,親戚朋友也才會聚在一起
  • 當前農民有多苦?痛點在哪裡?
    現在的農民過得比以前幸福很多,"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這是農民們的真實寫照,農民有多苦呢?物價上漲,而糧價穩定,收入不高。付出這麼多,最後到手的利潤和城裡人的工資相比依然很少,而且沒有多少上漲的空間,上有封頂。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物價變貴了,我們的日用消費品價格也不斷升高,面對越來越高的日常消費,農民手中的錢越來越不經用了。即使他們很勤儉節約,但是能夠攢下的錢也不是很多。
  •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攝影:王嘯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三九大概率不會比二九更冷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三九不會有二九這麼冷了;壞消息是,三九期間冷空氣活動依然頻繁,三九全國大部氣溫將較常年偏低 。
  • 農村繼假大款現象之後,又出現三種奇怪的現象,農民心裡實屬無奈
    隨著這個偽富現象,告一段落之後,農村又迎來了新的三種怪異現象,令人看完之後,內心都不禁感慨到,這個世道變了,不在與之前一樣了。不過,繼農村偽富現象,農村又出現了三種怪異現象,這三種怪異現象,一個比一個奇怪,比我們剛才所說的偽富現象還令人無奈。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下農村的這三大種怪異現象。
  • 越南斑鱉性別公布,母的,還有更多好消息
    好消息!好消息!!!  10月23日,越南的保護工作者在東莫湖(Dong Mo Lake)捕獲了一隻斑鱉,隨後音訊全無。我找了好幾個朋友多方詢問,才知道在檢查之後,那隻斑鱉就被送回了湖中。  今天,越南方面終於又更新了新聞。據越南快訊網(VnExpress)報導,保護工作者給那隻斑鱉做了詳細的體檢,並且進行了基因鑑定。
  • 俗語「黃土變黑土,多打兩石五」,玉米高產有妙招
    俗語「黃土變黑土,多打兩石五」,玉米高產有妙招。在這片華夏大地上,俗語可謂是源遠流長,甚至在文字沒有出現之前,就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因為發明了文字,才被記錄並且收藏起來。俗語來源於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通過在生產過程中積累經驗,它是廣大群眾智慧的結晶,甚至孔子的徒弟樊遲,對於農村俗語的問題都說「我不如農民」。農民不僅創造了這些言簡意賅的俗語,還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把它保存了下來,才使我們後人能夠學習到這種民間文化之瑰寶。比如俗語「黃土變黑土,多打兩石五」,就告訴我們後人高產的妙招。
  • 農村過年殺年豬、貼春聯,可剛過初一下午就冷清了,怎麼回事?
    但是到了初一的下午,整個村莊就已經沒有什麼人流走動了,一下子冷清下來了。但這剛過初一下午就冷清了,咋回事?這得從三方面來說:首先:過年,過的就是年三十的夜裡,年前人們盼著過年,渴望過年,為的就是和家人團聚。
  • 江蘇客流量「最少」的一個高鐵站,是滬寧線上「最冷清」的火車站
    仙林站剛開始的時候,人數還是比較多,之後南京南站就開通了,上海和漢蓉線在南京南站停了,旅客也接著去了南站,仙林站的通行量越來越少了。對於江蘇客流量「最少」的一個高鐵站,是滬寧線上「最冷清」的火車站,你有什麼想說的嗎?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你對此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價格連漲成「黃金魚」,一個月漲價近50%,農民卻高興不起來
    每天農產品市場行情的變化都會牽動農民的心,這關係著農民最切實的收益。現在市場的消費力在上漲,農產品銷售也出現回暖且上升的趨勢,這對農民來說是個好消息,不過也並不絕對。尤其是水產品,有些魚賣不動,像鱖魚、石斑魚;而像鯽魚、草魚則因為「缺魚」,價格連漲。
  • @嘉興人|好消息!新增客運站,還有全省**青少年棒球場在嘉興開建!
    [導讀]嘉興建設又傳來好消息!平湖西瓜的家鄉,將要新建一客運站,計劃將於2019年年底建成啟用。另外,這裡還將要有全省**青少年棒球場啦!  嘉事1 | 全省**青少年棒球場在嘉興這裡開建,預計9月份完工投入使用  小編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
  • 如何讓農民不再「談硝色變」?
    考慮到生產過程的安全,以及施用不當所造成的亞硝酸鹽中毒,一些生產商和農民「談硝色變」,硝基肥在國內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而與此同時,國產硝基肥卻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白由路解釋道,硝基類產品品類多,包括硝基複合肥、硝基類鈣肥、鎂肥等。「目前國產的硝基肥多以出口為主,遠銷澳大利亞、西歐、南非等30多個地區,許多國家的高檔肥料也是以硝基肥為原料。但硝基肥的國內市場仍存在著不少的困境和誤區。」據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介紹,目前我國硝基肥用量佔氮肥總用量的比例僅為4.1%,農民還是以尿素為主要的氮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