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農產品市場行情的變化都會牽動農民的心,這關係著農民最切實的收益。現在市場的消費力在上漲,農產品銷售也出現回暖且上升的趨勢,這對農民來說是個好消息,不過也並不絕對。尤其是水產品,有些魚賣不動,像鱖魚、石斑魚;而像鯽魚、草魚則因為「缺魚」,價格連漲。而黃顙魚是市場上一種比較常見的魚類,最近一段時間價格連漲成為了「黃金魚」,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漲價將近50%,不過農民卻高興不不起來。
很多人聽到黃顙魚這個名字,會覺得比較陌生,尤其是中間那個晦澀難懂的文字,更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其實黃顙魚只是名字很難記,如果你見到它的真實樣貌就會發現,原來這種魚很常見。黃顙魚的身形比較扁,尤其是它的頭,和鯰魚的頭有些像,又寬又扁,而且它的身上有黃色縱條紋,富有光澤。最近這一段時間,黃顙魚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尤其是價格方面,在逐漸上漲,再加上它腹部的色澤也呈黃色,被人們戲稱為「黃金魚」。
黃鱔魚漲價迅速,尤其是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從4月9號到現在,3、4兩重的黃鱔魚價格上漲太明顯,從12元漲到了17元,漲幅將近50%,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了。前一段時間因為受到疫情影響,農民池塘裡的黃顙魚也壓住了塘,沒有能夠及時賣出去,額外增加了很大的養殖成本,現在價格漲得如此迅速,對農民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不過很多農民卻表示自己有些高興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黃顙魚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銷售低迷期,從上個月開始,銷售才逐漸回暖,不過與此同時,農民也遇到了很多麻煩,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病害的問題。從4月份開始,人工養殖的黃顙魚就一直反覆出現病害,雖然農民有應對方法,但是這種病害反反覆覆,讓農民心裡很累。這種病害導致各地的黃顙魚大量減產,因為市場上比較缺魚,所以它的價格卻才會漲高。
黃顙魚價格漲了能夠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但是黃顙魚遭遇反覆的病害也給農民帶來了很多的損失,在現在這個時期,農民實在是高興不起來。黃顙魚是一種很受消費者歡迎的一類,它被人們稱為河鮮,品質和味道都是非常優秀的。
在一些地方,黃顙魚被人們稱為黃辣丁,其實在筆者看來,還是黃辣丁這個名字更貼切,而且也更好記。黃鱔魚的肉質非常鮮嫩,烹飪時選用清蒸這種做法就能將它的美味揮發出來,如果喜歡口味重一些,還可以選用紅燒的方法。黃顙魚的肉質要比其他淡水魚類更嫩,而且蛋白質含量也更豐富,對得起河鮮這個稱呼。
鑑於消費者的喜愛和現在的市場行情,仍有很多養殖戶想投入黃顙魚的養殖,但除了成魚的價格猛漲,魚苗(業內稱水花)的價格也翻倍的漲,如今一萬尾黃顙魚水花要賣到120元-150元,給養殖黃顙魚增加了一部分成本。
如今黃顙魚的價格已經突破了17元,算是比較貴的了,很多消費者捨不得買,選擇了一些其它更經濟實惠的淡水魚。你會選擇在現在這個時期買黃顙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