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原標題:第三季度營收大增28.7%,京東的加速度與下沉路
11月15日,京東集團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京東淨收入達1348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28.7%。相較於今年一季度20.9%和二季度22.9%的增速,第三季度京東在營收指標上明顯呈現出加速增長勢頭,同時創下近5個季度以來最大增幅。
就三季度財報來看,京東的整體表現相當亮眼,再次超出外界預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其淨利潤為3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160.6%;同時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累計接近100億人民幣,遠超2018年全年的34.8億元。
京東能夠重回加速增長軌道,得益於更具針對性的戰略調整,尤其是在下沉市場的發力,提供了新的增長點。比如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京東超過70%的新用戶來自低線城市。
這兩年的網際網路行業,五環外的說法相當流行。五環外的下沉市場,不管是中小城市還是農村的用戶,向來是網際網路獲客成本高、難度大的群體,基礎設施的薄弱,加上消費水平的整體不足,導致他們不受重視,很難充分享受到相關紅利,城鄉差距和數字鴻溝不斷放大。
但其實換個角度看,網際網路行業尤其是電商領域,在存量市場增長到頂後,要繼續維持用戶規模和收入的可觀增長,還是繞不開低線城市和農村的增量市場。京東近兩年在下沉市場上的發力,也正是順應了這種行業規律。從財報來看,不管是用戶規模,還是收益表現,確實都取得了亮眼的成果。
比如三季度財報提到,今年9月社交電商平臺京喜上線,加速渠道下沉。而在「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期間,京喜約75%的新用戶來自低線城市,京喜女性用戶佔比約為55%。河南武陟縣、安徽渦陽縣等縣城地區,成了用戶增長最快的地區。受益於此,京東今年的11.11取得了2044億的交易額,同比上漲約27.9%。
在觸達下沉市場這點上,京東能夠走在電商行業前列,說到底還是日積月累持續戰略投入的結果。像2015年「3F」戰略出爐後,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幫服務店、京東便利店等就在廣大五環外地區不斷鋪開。最為基礎性的物流通路的建設,同樣是京東發力的重點,目前京東物流已經覆蓋大陸地區所有區縣,以及超過55萬行政村,偏遠地區深度嵌入電商版圖。
對下沉市場的用戶來說,足不出戶,就能有良好的電商服務體驗。物流、技術和金融服務等各方面的下沉,讓他們能夠和北上廣用戶一樣享受電商的紅利,生活便利性大大增加。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低線市場的家電、手機通訊等高價值商品,訂單增長量顯著高於一二線城市,這說明下沉市場並不必然是山寨、劣質的代名詞,他們同樣有消費升級的巨大需求。現在,這種需求通過京東的電商下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滿足。
從另一方面來看,京東高品質服務下沉,對低線城市和農村面貌的改造,包括物流基礎設施等等,意義遠不僅限於消費端的升級,在供應端同樣實現了賦能。也正因如此,電商致富的故事現在才會屢見不鮮。像陝西省漢中的土蜂蜜、城固柑橘、茶葉、西鄉櫻桃、略陽烏雞等多種優質農產品,就通過京東雲倉和京東物流銷往全國,形成了造富能力很強的產業集群。
消費端和供應端的雙向賦能,一方面大大拓展了市場的廣度和深度,讓電商服務有了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彌補了下沉市場的基礎設施短板和服務空白,對農村的生活面貌和產業生態都會有巨大的改觀,助力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
不久前發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其中網絡購物用戶為6.39億。由此可見,目前為止還有龐大的群體,尚未接入到網際網路尤其是電商的版圖之中,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和電商紅利,依舊還有充分的挖掘提升空間。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提到,明年將繼續重點部署低線市場,同時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深耕下沉市場,京東這條路走對了,相信在接下來,物流、技術、金融、服務等各方方面面的不斷下沉,還會給京東、給中小城市和農村創造更大的可能。
責編:林佩瑤、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