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產生小型玄武巖熔巖噴發的火山可能轉變為更危險的噴發

2020-07-30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從事火山研究的科學家發現,有證據表明,通常會產生緩慢移動的「火河」的火山,有可能產生爆炸性更強的危險噴發。更好地了解看似可預測的火山的行為,是實現有效的危險評估和規劃的一個重要步驟。

研究稱產生小型玄武巖熔巖噴發的火山可能轉變為更危險的噴發

火山噴發在塑造我們地球的發展和在地球表面頑強進化的生命體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儘管如此,我們對這些地質現象的理解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它們產生潛在危險的火山噴發的能力也是如此。

據了解,一些火山會定期從側面噴出由熔融玄武巖組成的熔巖流,看起來像緩慢移動的「火河」。其他著名的火山,如美國的聖海倫火山和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有能力以巨大的爆炸性噴發,對附近的任何生物造成嚴重的危害。火山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噴發形式,其中一個原因是源於發生的過程,以及存在於火山下面的洞穴空間中的巖漿的化學成分。

一個國際火山學家小組進行的新研究表明,一些長期以來以產生較為平凡的玄武巖噴發而聞名的火山,可能會轉變為更具爆炸性的噴發。研究人員重點研究了位於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沃爾夫和費爾南迪納盾火山,迄今為止,人們只知道這些火山會爆發玄武巖流。

研究稱產生小型玄武巖熔巖噴發的火山可能轉變為更危險的噴發

研究小組對熔巖沉積物中包含的微觀晶體進行了巖石學研究,並將他們的觀察結果與新的熱力學模型結合起來,以便深入了解巖流的化學成分,以及火山下面的管道系統可能發生的過程。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雖然上面的火山噴出的是均勻的玄武巖熔巖流,但居住在地質奇觀下面的巖漿卻極為多樣,而且化學成分與爆炸性噴發後的巖漿相似。

根據研究小組的說法,這些火山近期沒有發動爆炸性噴發的一個可能原因是,隱藏在地下的多樣化演化巖漿被大量從更深的地下流上來的玄武巖漿所淹沒,或者說是 "過印"。然而,這並不是說它們有一天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如果從地球深處冒出的玄武巖熔體體積減少,那麼化學成分多樣的巖漿就會上升到地表,改變火山的行為。

「雖然沒有跡象表明這些加拉帕戈斯火山會在短期內經歷噴發風格的轉變,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為什麼其他火山可能在過去改變了它們的噴發行為,」論文的主要作者,來自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的Michael Stock博士評論道。「這項研究還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其他地區的火山所帶來的風險--僅僅因為它們過去總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噴發,並不意味著你可以依靠它們在未來無限期地繼續做同樣的事情。」

該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索普坦火山噴發現場最新圖片曝光 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麼
    (3)中間式: 屬於寧靜式和爆裂式噴發之間的過渡型.此種類型以中基性熔巖噴發為主。若有爆炸時爆炸力也不大。可以連續幾個月,甚至幾年,長期平穩地噴發,並以伴有歇間性的爆發為特徵。以靠近義大利西海岸利帕裡群島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為代表.該火山大約每隔2-3分鐘噴發一次,夜間在50公裡以外仍可見火山噴發的光焰,故而被譽為「地中海燈塔」。又稱斯特朗博利式。
  • 火山熔巖噴發與地震關係初探
    那麼,科學的任務也就只在於對「板塊說」和「大陸漂移說」進行更深入、更細化、更專業的研究。而不必再研究其他不存在的原因。 但是,對於地震這個幾乎與地球物理具有同等意義的學科來說,將其發生的原因只歸因於「板塊說」和「大陸漂移說」似乎太單一了些。實際上,地球內部的運動和運動引起的變化,絕不只有板塊移動一種現象。而地球內部的運動都可能是地震發生的直接原因和誘因。
  • 海底火山是如何噴發的?
    這座看起來貧瘠的山峰,最高點海拔約為52米,海面以下便是火山噴發的熔巖經過長期堆積形成的山峰。Pūhāhonu火山的鎂橄欖石(Fo)含量是夏威夷熔巖中含量最高的,約為91.8%。要知道,鎂橄欖石含量越高,熔巖的熔點就越高。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聲吶和重力探測器測量了Pūhāhonu火山的整個地形。研究發現,Pūhāhonu火山的體積約為150000立方千米,是冒納羅亞火山體積的兩倍多。
  • 熔巖湖堆積:最危險火山可能再噴發—新聞—科學網
    這項研究由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學的火山學家達裡奧·特德斯科(Dario Tedesco)領導,他和他的同事分析,未來4年,尼拉貢火山的風險將達到最大,特德斯科直言,這座火山將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火山」。 尼拉貢火山位於非洲中東部,高3470米,上一次火山噴發是2002年,熔巖從火山側面流入剛果和盧安達邊界,導致了約250人死亡,數十萬人遷移,城市20%的土地被摧毀。
  • 世界上10座最危險的活火山,壯觀但隨時都有噴發的危險
    活火山是指噴發或可能再次噴發的火山,地球在地質演化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無論是在古代或現代,火山噴發都可能引起巨大的災難。在古代人們把火山噴發當成是神的暴動,現今儘管我們有很多手段可以監測火山爆發,但很多火山活動仍然是很難預測。
  • 2019年黃石火山噴發預警!黃石超級火山明年會噴發嗎?
    黃石火山爆發可能對美國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但是2019年超級火山爆發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國懷俄明州的黃石火山被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認定為「高風險」火山。專家說,如果這座火山再次噴發,這座超級火山有一天可能遮擋太陽,造成火山冬季。但是上次黃石公園的大噴發發生在64萬年前——那麼這是真的可能嗎?
  • 撞擊事件和火山噴發
    參與這兩項獨立研究的科學家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場撞擊與火山噴發相比,在多大程度上引發了恐龍和其他眾多生命形式的大規模滅絕。在其中一篇論文中,科學家揭示了白堊紀末期印度火山噴發的更確切時間,也正是大滅絕事件發生的6600萬年前。在長達百萬年的噴發過程中,火山噴射了橫跨印度數百公裡的熔巖流。這一過程產生了多層洪流玄武巖,即今天的德幹暗色巖(Deccan Traps,又稱德幹玄武巖)。
  • 火山噴發解個壓!
    南京江寧方山火山噴發年代為1000多萬年,屬中新世火山。該火山於1948年程裕祺等做過詳細地質調查,發表有《南京方山第三紀玄武巖》一文。江寧方山現為江蘇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園區之一。複合錐是由火山碎屑及熔巖一層一層交替組成的,可以想像其噴發時是爆發與溢流交替進行的,原始坡度在35°左右,山口處往往呈漏鬥狀,火山底部的物質鬆散的堆積在一起,使得火山體可以延伸較遠的距離呈現出平底碗狀的形態。在火山噴發的後期,由於巖漿湧出的動力減小,可能出現巖漿回流的現象,此時在火山口下部就會出現大的空洞,火山口很容易塌陷形成破火山口。
  • 夏威夷火山噴發:熔巖填海造地1平方英裡
    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已持續噴發了1個月,是這座火山現代最具破壞性的一次噴發,數千居民被疏散,巖漿已摧毀了夏威夷大島上176座建築。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的巖漿造了近1平方英裡的新陸地。
  • 火山熔巖「大爆炸」,火山學:喀拉喀託火山噴發奠定了基礎
    ,在1883年喀拉喀託火山噴發之時,整個天空都飛舞的這種熔巖石塊。,因為水火不容,但情況並非如此,火山灰流的動能足夠大、熱量足夠強的話,便能破浪而行,火山灰流的前部會產生水蒸氣,從而隔絕海水和熔巖,1883年的情況正是如此。
  • 美國夏威夷火山噴發 開啟了2021熔巖之旅 預言兌現中⋯⋯
    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出的瞬間(NPS)美國夏威夷除了陽光海灘外,還有令人驚奇的火山巖漿之旅。夏威夷島上坐落著該州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園內的基拉韋厄火山(Kīlauea Volcano),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遙望火山口處不斷湧出的猛烈熔漿噴泉,順著地勢蜿蜒流下,這種大自然壯觀和奇特,可能就是火山熔巖之旅給人帶來的魅力所在吧!
  • 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再次噴發 熔巖瀑布流光溢彩
    歐聯網1月26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埃特納(Mount Etna)火山日前再次噴發,熔巖從山坡自上而下不斷流淌,噴出的巖石伴隨著爆破聲,所形成的熔巖瀑布流光溢彩,宛如流動的光影。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再次噴發。
  • 一場新的火山噴發!留尼旺島火山爆發,熔巖噴泉高達30米!
    一場新的火山噴發在今年第四次喚醒了留尼旺島的盾狀火山——觀看無人機拍攝到的壯觀的爆炸。上周六,英國夏令時凌晨1點(當地時間凌晨4點),從島上的另一座火山Piton de Bert可以看到火山噴發。火山口南側的火山口裂開了幾處火山裂縫。
  • 2000年前死於火山噴發遺骸被發現 主僕二人避難時被火山熔巖吞噬
    2000年前死於火山噴發遺骸被發現 主僕二人避難時被火山熔巖吞噬時間:2020-11-23 16:46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00年前死於火山噴發遺骸被發現 主僕二人避難時被火山熔巖吞噬 考古學家發現了兩名近2000年前死於火山噴發的男子遺
  • 法男子冒死拍攝火山噴發場景 熔巖噴湧成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7日報導,法國一位名叫伯努瓦特·林奇(Benoit Lincy)的男子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了一段富爾奈斯火山噴發的場景。畫面顯示,熾熱的熔巖從火山噴湧而出,順著山脊奔流直下,形成一道道長約1英裡(約1609米)的熔巖流,蔚藍的天空與被火紅的熔巖包圍的富爾奈斯火山形成鮮明的對比,場面令人震撼。富爾奈斯火山位於法屬印度洋留尼旺島,海拔2632米,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活火山之一。因其火山噴發威力不大、可攀爬而深受廣大旅遊探險者的歡迎。作為當地一名登山嚮導,伯努瓦特有幸拍攝到了最近一次火山噴發的場景。
  • 最新研究表明:小行星殺死了恐龍,但是火山噴發卻改善了情況?
    ,是有名的熔巖高原。海拔平均為500-600米,地質主要是白堊紀的玄武巖。這些科學家認為,恐龍滅絕是小行星撞擊事件一手造成的,而德幹的火山噴發雖然也是災難性的,但可能只是起到了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僅如此,他們還持有一種似乎有些違背常理的觀點:火山噴發可能幫助了地球從小行星撞擊中的影響中恢復。
  • 埃特納火山噴發 歐洲最活躍的火山再次甦醒
    火山噴發出大量的火山灰,火紅的熔巖照亮夜空;由於埃特納地處非洲和亞洲板塊交匯處,它是歐洲甚至於世界上較為活躍的火山,每年產生700萬噸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在2011年的活躍期中,噴發將近7000萬噸的熔巖;
  • 瓜地馬拉火山噴發!環太平洋火山帶第3次大型火山爆發!
    目前,瓜地馬拉的救災機構稱,當地已有3100人被撤離。當地總人口為1500萬,而火山灰影響的地區覆蓋的人口為170萬。環太平洋火山帶共有450座活火山,約佔全球活火山數量的80%。這些火山多為「中心式噴發」,爆發強度極大。
  • 菲律賓火山噴發警報尚未解除
    1月14日凌晨,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發布最新消息稱,首都馬尼拉附近的塔阿爾火山4級警報依然有效(最高為5級)。這意味著,該火山可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進一步發生「危險噴發」。本月12日,塔阿爾火山開始劇烈活動並噴出大量火山灰。
  • 親歷冰島火山大噴發
    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4 月14 日的爆炸性噴發,堪稱多年來歐洲破壞力最大的天災。英國自由攝影師約翰.比蒂以及冰島攝影師羅格納.西古德森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火山災區,通過影像記錄下這場200 年不遇的火山大噴發。兩位攝影師向《外灘畫報》描繪了他們親身經歷的這場驚心動魄「火山重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