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嫉妒別人的經歷,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同班同學。然而,嫉妒卻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當身邊人擁有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心中就會產生莫名的「屈辱感」,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這的確存在。上世紀70年代,湖南資興縣上洞組曾發生了一起滅門案,因為一塊地,一家15口被一夜屠盡,而這起案件的起因,則是源於「嫉妒」二字。
上洞組,位於資興縣瑤崗仙山腳下,這裡被眾多村莊環繞,宛如一個「村中之村」。另外,村中的20多戶人家都姓歐,也就是說,他們有一些血緣關係。歐和財和歐昌昌二人有同一個爺爺,他們的父親是親兄弟,分家前,兩家關係還十分要好,可是分家後,兩家人卻形同陌路。解放前,歐和財在外做了幾年木材生意,攢下了一一大筆錢。回村後,他購置了一片田地,還先後娶了兩房妻子,生活樂無邊。
與其相比,歐昌昌則顯得落魄許多,他沒什麼本事,也不懂做生意,這麼些年,他一直在家務農,生活上一直沒什麼起色。歐和財「衣錦還鄉」之後,他心裡更加不平衡了,每天出去幹活,他嘴上都罵罵咧咧的,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時間一長,歐昌昌將怨氣都撒在了歐和財身上,若不是他那麼有出息,過得又那麼好,他歐昌昌怎麼會落到如此田地?
其實,歐昌昌這個想法完全就是嫉妒,別人過得好不好與他又有什麼關係?漸漸地,兩家差距越來越大,隔閡也越來越深,每次見到歐和財,歐昌昌都氣不打一處來。然而,兩家的這種差距卻在解放後調換了過來。當時,農村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歐昌昌被劃為了貧農,而歐和財的性質還沒有最終確定。
沒想到的是,歐昌昌跳了出來,他說歐和財家有田有地,除了一妻還有一妾。實際上,歐昌昌這種行為純粹是出於報復,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歐和財劃分到富農行列,這樣一來,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最後,歐和財被劃為富農,家裡的房子也被分給了歐昌昌,無論他怎麼奔走相告都沒用。後來,歐和財因病去世了,他的三個孩子蝸居在一個老房子裡,生活十分不便。
幾年之後,歐和財的兒子歐陽普長大了,但由於父親身上的標籤,他不但要幹最累、最髒的活,還要拿最少的工錢。70年代初,歐陽普的兄弟姐妹漸漸長大了,他想申請一塊地蓋房子,因為一家8口住在一個老房子裡實在太不方便了。然而,歐陽義(歐昌昌的兒子)卻利用自己生產隊員的身份從中作梗,他一直沒有通過歐陽普的請求。
30歲時,歐陽普認識了同村一個女孩,二人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可是,歐陽義卻在村裡四處散播歐陽普是五類分子的消息,不但把他的婚事攪黃了,還把那些想給他保媒拉縴的人嚇跑了。歐陽普徹底生氣了,他沒想到自己的再三讓步,換來的竟是這樣的結局。1975年12月31日晚,歐陽普偷偷摸進歐陽義家,他手起刀落,一連殺了15人,只有一個7歲小妹和一個生意人存活。最後,歐陽普被判了死刑,兩代人的恩怨終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