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意義著家族血緣,能尋其祖先源頭,像孫姓,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中國兩個奇特姓氏,上千年裡家族男女從不結親,只因共一個祖先。
這兩個姓氏便是「曹」姓和「操」姓,看到這,大家應該就明白了,他們的祖先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在影視劇中曹操是「曹賊,奸賊,惡賊,逆賊」,歷史上曹操確實是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統一了北方地區,實現了經濟發展等,建安18年(213年),曹操建立魏公國,定都於河北鄴城。
曹操與其子孫曹丕、曹叡並稱魏氏三祖,但曹氏卻遇上了勁敵司馬昭,史上有名的「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已是流傳千古,司馬昭的父親是曹魏的大將司馬懿,魏明帝曹叡時,託付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佐年僅八歲的魏少帝曹芳。
後來太尉司馬懿在權力爭奪中勝出,迫害了曹爽一黨;司馬懿死後,他的大兒子司馬師廢掉了魏少帝,改立十三年的曹丕之孫曹髦為帝;司馬師病重時,將一切大權又轉交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一心想要將曹髦取而代之,曹髦也知道自己這個「傀儡皇帝」活不長,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奈何沒有一位臣子願意幫助這個年少的皇帝,最終曹髦還是死於司馬昭之手,從此曹操的後代並受到了很大的迫害。
到司馬昭嫡長子司馬炎建立晉朝,並欲將曹操後代趕盡殺絕,曹操的嫡孫曹霖無奈只好將曹姓改為了「操」姓,躲避司馬炎的追殺,操姓家族也有一極其嚴格的規定,那就是不與曹姓聯姻,源於曹與操本一家,家族內不聯姻。
若是曹與操相戀,並會被逐出家族,永世不得回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能更改的規矩,至今兩家都不聯姻,也會有意識的錯來,如今我國約有12萬餘人是「操」姓,操姓分布較多的兩個地區是安徽省蕪湖和安慶。
不過千年後的今日,操姓略顯尷尬,「操」甚至成為了難登大雅之詞,被當成是汙穢之詞,若想起個文雅之名簡直難於登青天,這也只能說明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古人只是用「操」來紀念自己的祖先,不成想卻造成了後人的困擾,事實上尷尬的姓氏不止「操」姓一個,如「屎」姓,只能躲在被子裡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