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3個姓氏,流傳了上千年到現在,卻被吐槽名字更像日本人

2020-12-06 趣觀歷史

引言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從最早「姓」「氏」分開,到西漢時二者合二為一,從最早流傳下來的八個姓氏到巔峰時有9000多個姓氏。如今,姓氏文化早已融入傳統文化中,成為加強文化和民族認同,以及血緣關係維繫的一部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稱姓。」可見姓和氏在我國都有著很長的歷史。

我們最熟悉的關于姓氏的著作是《百家姓》,它編於宋朝,共收錄504個姓氏,因宋代皇帝姓「趙」而以趙姓開頭。事實上,趙姓在我國並不是一個流傳十分久遠的姓氏,也不是一個人口大姓。我國最古老,也是影響力最深的姓氏當屬「姬」姓,華夏始祖黃帝姓姬,在《百家姓》中有411個姓是由姬姓演化而出;另一大影響力深遠的姓氏是姜姓,即炎帝之姓,一共演化出102個姓氏。

▲《百家姓》書影

01

姓氏的來源多種多樣,有由原始部落圖騰演化而來的,有以封地、官職、職業等為姓的,還有皇帝賜姓等等。我們常見的姓氏是單姓,即只有一個字的姓氏。複姓現在比較少見了,但根據《中國姓氏大辭典》記錄,古今各民族使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氏有過9012個,在多字姓氏中,還曾出現過十字姓氏。

雙字姓氏多來源於居住地或官職,如司馬、東郭等等。三字以上姓氏則多來源於少數民族。我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少數民族與漢族進行大融合的時期,最早是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與中心地區漢族融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如北魏拓跋氏,後來在孝文帝拓跋宏改革下,皇家改姓元;宋元時期遼代、金代以及建立了元朝的蒙古族均為少數民族,且均進行了「漢化」,使用漢字記錄民族姓氏,清代也是如此。

▲孝文帝拓跋宏畫像

02

漢族的姓氏文化不僅影響了周邊少數民族,豐富了我國的姓氏辭典,更影響了周邊國家——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姓氏必須由天皇賜予,所以貧民百姓是無姓也無氏的。明治天皇決定學習中國,讓老百姓可以擁有姓氏權,給自己取姓氏。而日本人民取姓氏的方法也與中國早期類似,多以所居住之地取姓氏,所以常見有松下、山口、村上等姓。

因為日本文字也是從漢字演化而來,所以兩國姓氏難免有些相似。因此現在有些姓氏看起來很像是日本姓氏,常常被人誤解,也稱得上很「尷尬」了。如東野、東門、端木這三個姓氏,明明流傳了上千年到現在,卻被吐槽名字更像日本人。

▲日本人照片

03

雖然日本有一位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名為東野圭吾,讓這個姓氏為世人所熟知。然而東野這個姓氏並不起源於日本,早在西周開國初期我國就已經有了這個姓氏,可考的第一位姓東野的人是周公旦的曾孫。

當時人們在取姓氏時還不一定非要傳承父姓,只有嫡長子必須將姓氏延續下去,其他嫡子可以繼承,庶子往往另取姓氏。周公旦的這位曾孫就是庶子出身,只分得東邊野外一塊田地,因此他便以東野為姓氏。現在山東地區還能找到此姓氏的人。

▲東野圭吾照片

東門這個姓氏也與常見日本姓氏有些相像。不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魯國莊公有一個兒子名為遂,他成年後居住在城門的東邊,於是便以東門為自己的姓氏。這只是史書中可考的,並不排除當時有百姓也將姓氏取為東門。在現在的河南和黑龍江,仍能找到一些東門姓氏後人。

端木這個姓氏則分外尊貴,雖然很多人了解這個姓氏可能都是因為《一起去看流星雨》中的端木磊。但早在東周時期我國便有了這個姓氏,我們熟悉的孔子弟子之一——子貢便是端木姓,名為端木賜。日本雖也有這個姓氏,出現的時間卻遠遠晚於我國。只不過這個姓氏現在多簡化為端、木、沐等姓,所以才不為人所知。

▲子貢畫像

結語

平時我們習以為常的姓氏,沒想到卻能牽引出這麼源遠流長的一段歷史,其中有著許多分支,更湧現出無數歷史人物。正如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我們雖很難了解歷史全貌,更難以記憶歷史中每一個細節,但是我們可以一步步加深對於我國歷史各方面的了解,發現其中無窮樂趣。

參考資料:

《通志·氏族略》

《念奴嬌·赤壁懷古》

相關焦點

  • 日本最特別的3個姓氏,喊起來像罵人,你都不好意思叫他名字
    日本最特別的3個姓氏,喊起來像罵人,你都不好意思叫他名字我國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著幾千年的文明。說起中國,人們都會想到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比如我們的四大發明,百家姓,都是深厚文化的完美體現。說到百家姓,大家都知道它的來歷,它集合了我國所有的姓氏,蘊藏著一個個家族的歷史。我們有百家姓,那麼處處模仿我們的日本,他們又有一個怎樣的姓氏呢?日本的姓氏,可是比較「難以理解」的,這個難以理解不是無法理解姓氏的意思,而是不理解日本人為什麼會想出這樣的姓氏。我們都知道龜田這個姓氏,抗日劇中經常聽到龜田大佐的叫著。龜田這個姓氏,也是日本的大姓。
  • 這些姓氏,聽上去像日本人,卻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歷史非同尋常
    這些姓氏,聽上去像日本人,卻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歷史非同尋常。中國的姓氏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由於有些二字複姓比較少見,所以讀出來的時候跟日本人的名字很相似,有些複姓的朋友就會被認為是日本人,鬧出了笑話。比如端木,公良,木門,東門,東野,新垣這些姓,如果再起個兩個字的名,就跟日本人的名字非常相像了。
  • 日本最獨特的姓氏,取再好聽的名字,翻譯成中文,都讓人想笑
    ,在日本還有一些比較奇葩的姓氏,翻譯過來之後惹得百姓們笑話,日本有一個姓氏,翻譯成漢語之後,就是犬養,在日本這表示的是養狗的人,但是如果按照中文翻譯這樣看,就像是狗養的一樣,這還不算是最尷尬的,日本有一個姓氏在翻譯成漢語之後的字為吾孫子,不管是怎樣用漢語翻譯並且取名字,看起來都是十分的搞笑。
  • 日本才1.2億人 為何有14萬個姓氏?有一部分來源於中國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14億人,一共有3000多種姓氏,而百家姓就佔了總人口的95%左右。但是日本不同,一共1.2億人,有14萬個姓氏,前100的姓氏才佔總人口的10%。日本最出名的有10個姓氏,前三分別是佐藤、鈴木和高橋。值得一提的是,高橋這個姓氏有一部分來源於中國,日本大藏高橋氏島田高橋家族的祖宗就是漢獻帝劉協。除此之外,你會發現日本人的名字都是漢字書寫,當然也有對應的日文書寫方式。
  • 日本這個姓氏很奇怪,翻譯成中文,讓人想笑
    姓氏,在秦漢之前名字不連接在一起,姓一般比較穩定,不會被輕易改變,而氏就會伴隨個人的官職不斷發生改變,到了秦漢之後的年代,姓氏就成為了一體的,不存在衍生,若是要更改,姓氏就要一起更改。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姓氏多達上萬種,流傳到如今也就只有5000多種,對比日本來講,在姓氏的數量上還是很高的。
  • 日本最奇葩的一個姓氏,無論取什麼名字,翻譯成中文後都讓人捧腹大笑
    姓氏是一個人與祖祖輩輩之間無窮無盡的聯繫,現在還有著認祖歸宗的說法,講究的就算已經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多年,如果有了姓卻是有根的,不像無根的浮萍一樣了。給孩子取名時也會考慮,究竟是冠父姓還是冠母姓,因為姓氏在中國就代表著傳承。
  • 中國兩個奇特姓氏,上千年裡家族男女從不結親,只因共一個祖先
    姓氏意義著家族血緣,能尋其祖先源頭,像孫姓,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中國兩個奇特姓氏,上千年裡家族男女從不結親,只因共一個祖先。 曹操與其子孫曹丕、曹叡並稱魏氏三祖,但曹氏卻遇上了勁敵司馬昭,史上有名的「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已是流傳千古
  • 日本姓氏
    原標題:日本姓氏 1、日紫喜(ひしき) かっこいい! 好帥氣的姓氏! 好霸氣的名字!!像是朝臣的感覺。 5、御秡如(やごうら) 全國にたったの3世帯という珍姓です。普通にはなかなか読めませんね。 稀有姓氏,全日本只有3個該姓的家族。一般來說,大家都不會念吧。
  • 中國最稀有的三個姓氏,都不過千人,很難取名,叫名字總像講髒話
    單說一點,名字不是單獨存在的,而要跟姓氏搭配,有點比較大眾化的姓氏,比如說張王李周,這些個大姓,名字都比較好取,而對於一些稀有的姓氏,取名都大為腦疼了,小編跟大說聊聊三個姓氏,這三個姓大概是中國最稀有的姓氏了,少都不奇怪,最難的是名字難取,因為怎麼取名,一叫全名都像在說髒話。生死乃人生之大事,生倒還算喜慶,如果碰上死姓,這就不好辦了,偏偏百家姓中還真有死姓。
  • 中國一個特殊姓氏,只有寥寥三筆,但大多數人都不認識
    中華上下五千年,跟隨著時間一同流傳下來的,除卻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還有的就是每一個人的名字。人自出生起就會被賦予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代表了父母對你的美好期望,又或者是父母的所思所想。也正是有了名字之後,我們才是一個完整的人,才能夠更好的與外界交流,也能夠讓別人對你有更多的了解。
  • 日本有個姓氏,祖先來自皇宮,聽起來卻像罵人,你都不好意思叫他
    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如何區分每一個人,便成為了人們需要關心的事情。有許多東西可以證明一個獨立的人,比如指紋、比如DNA、比如名字等等。後來人們還發明了身份證這種東西,用一串序號來表示一個人的身份。然而,冷冰冰的序號自然是讓人無法感受到溫暖的,因此古人所發明的姓氏依舊被後世使用著。姓氏不僅僅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是一個人的代號,還是一個人家族的記號。
  • 日本有14萬個姓氏,為何偏偏天皇一家子沒有姓氏?原因讓人無語
    不過,對於一些沒有對國家帶來過很大的壞影響的封建政權,人們還是給予一定的容忍度的,比如日本便是因此而選擇了君主立憲制,而他們的天皇也是因此而存活下來,並成為國家的象徵。然而非常有趣的是,日本天皇並沒有傳統上的姓氏,甚至沒有日本國籍,這是為何呢?
  • 中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專家:認識的人卻很少
    中國的姓氏文化,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研究課題,當我們沿著歷史的脈絡,一點點的進行深究時,就會發現,中國有文獻記載的姓氏,竟然多達上萬個,而且即便是同一個姓氏也未必同源,就比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而除此之外,有一些不同的姓氏,卻反倒可能同出一宗,就比如古姓於吳姓,這兩個姓氏就同出一源。
  • 中國有個姓氏,非常罕見,全國只有17人,全都生活在一個小縣城
    姓氏在不同的時代,是有不同的歷史意義的。中國母性社會時期,出現了帶有女系特徵的姓,如:姜、姬,這些姓的出現是為了區分血緣關係,識別同族,畢竟近親結婚容易產生畸形兒。姓大多來自於部落居住的河流、丘原、山嶺的名字,氏大多來自於每個人不同的官職、封邑、諡號。三代之後,姓氏基本合併了,並沒有什麼區別。在中國,姓氏代表的是一個家族,也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一直流傳到現在的民族特性。
  • 歐洲中世紀的名字由來,姓氏多,名字少,外號反而最主要!
    歐洲中世紀的名字由來,姓氏多,名字少,外號反而最主要我們今天看歐洲中世紀的歷史,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歐洲人的名字特別少,不像我們中國人,中國人是姓少,漢族人的常用姓氏大概是500多個,算上少數民族的姓氏也沒有那麼多。
  • 西藏「布達拉宮」有3個傳說,流傳至今未破解,不為人知的千年秘密
    」,流傳了千年,至今也無法給出解釋只要我們談到西藏,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內就會首先想到它的核心靈魂「布達拉宮」,這座宏偉無比的建築,在當地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只要是到了西藏遊玩的朋友們,就會到這裡遊玩。而且,與該座建築有關的傳說,也是有很多與眾不同的色彩。西藏對於很多的遊客,相對是非常的神秘,正是因為覺得它比較神秘,而且也蘊含了整個西藏的文化,再加上它見證了當地的發展史,是比較代表性的建築。同時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在中國人民幣,50元鈔票上,就印有這所建築圖片,通過這個圖片,就可以看到該建築對西藏是多麼的重要。
  • 古代這四個姓氏,不管怎麼取名,聽著都像是在罵人,至今幾乎滅絕
    熟悉歷史的看官都知道,中國歷史數千年,歷史的長河中總是有很多文化一直傳承下來。姓氏文化早在數千年前就存在,早在原始部落時,每個部落都有一個姓氏。發展到古代封建社會,你姓什麼,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社會地位。雖然我們熟知的百家姓中收錄了500多個,但其實姓氏據記載共有5600多個。
  • 中國同名同姓最多的5個名字,第一名有29萬,你身邊有幾個?
    從早期的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隸書,慢慢到楷書,在演變為行書,最後到草書,直到如今我們使用的文字。可謂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同時這樣代表我國是個文明的大國度,漢字正是這個標誌之一。早的人類先是把文字刻到瓷器上,石塊上,陶瓷上等,那時候的文字基本就是些符號,作為早期人類生活交流的方式。
  • 中國歷史15個奇葩姓氏,「操」姓只能排第五!真不知怎麼起名的!
    在中國,姓氏作為一個家族的血緣標誌,從古代幾千年前,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一項文化標誌。據說,中國有一萬多個姓氏,現在用得較多的都有5600多個,在豐富多彩的姓氏中,有的姓真的很難起名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15個最難起名字的姓氏,才華橫溢的你,來給他們取一些好聽的備用名吧!
  • 中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多數人讀不出來,不信你試試
    ,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它對於中國姓氏文化傳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在百家姓裡面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姓氏,只要短短三筆,卻沒有幾個人能夠讀對,不信你可以試試看。 百家姓流傳上千年,起源於春秋時期,成立於北宋年間。其中,單姓有444個,複姓有60個。其中,「趙錢孫李」這四個姓氏排在前四位,主要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而宋朝皇帝趙匡胤和吳國國王錢俶,妃子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的前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