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社會的君主專權制度已然從世界舞臺中慢慢淡出,很多國家都實行的是國家元首選舉的制度。
不過,對於一些沒有對國家帶來過很大的壞影響的封建政權,人們還是給予一定的容忍度的,比如日本便是因此而選擇了君主立憲制,而他們的天皇也是因此而存活下來,並成為國家的象徵。然而非常有趣的是,日本天皇並沒有傳統上的姓氏,甚至沒有日本國籍,這是為何呢?
其實原因也很好理解,主要是由於二戰之前的日本天皇,並非是普通人,而是日本人眼中的神。而神和人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所以沒有姓氏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當然,為了更好地稱呼他們,日本人也曾經給日本天皇冠以「天皇氏」的稱號,只不過現在人們已經很少使用了而已。
日本位於中國周邊,並且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亞洲地區的大國,因此日本向我們學習了很多的東西,比如姓氏制度。在很早之前,日本的姓氏和中國一樣,也分為「氏」和「姓」兩個部分,其中姓是氏的分支,先有的氏,然後才會有姓。
日本的「氏」來源也比較久遠,可以追溯到西元四世紀末期大和朝廷時期,這是一個類似於高級部落同盟的國家,裡面各個部落為了區分彼此,也為了更好的劃分勢力範圍,於是便產生了「氏」。
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本人口也在不斷的增加,而各個部落在勢力壯大的同時也面臨了更多的問題,產生了更多的分支,而這些分支便誕生了姓。
一般而言,在當時的日本,只有官僚亦或者是貴族階層才有姓氏,而普通百姓一般是沒有姓氏的。而到了明治維新後期,為了方便戶籍管理,日本人才都有了姓氏。
日本天皇能夠成為國家的領袖,主要是由於其自稱為天照大神之後裔,作為日本的人,姓氏對於他們而言,就沒有絕對的必要了,因為整個國家都是他們的。同時,日本天皇在戶籍管理方面也沒有太多的問題,所以明治維新時期,也沒有給他們增加姓氏。
有趣的是,不僅僅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天皇的直系親屬們也是沒有姓氏的。不過由於風俗決定,所以天皇皇族中的女子出嫁之後,還是要跟隨夫家的姓氏的,比如如今明仁天皇的女兒黑田清子就因為出嫁了,所以改姓了黑田。
當然,也有一些天皇的遠方親戚,為了更好地適應生活,所以選擇將祖先的諡號改為自己的姓氏。
如今的日本天皇,已然失去了掌控國家的權力,也基本不過問政事,而是充當國家的象徵,成為人們心目中一種標誌。
而他們的人生,其實相對於普通人而言,要悽慘很多,因為他們失去了人身自由,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不能夠離開朝廷,也沒有選擇配偶和撫養子女的權力。
參考資料:《日本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