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環保產業發生了這十件大事!

2020-11-30 中國水網

1  黃河流域生態  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兩度考察黃河,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後,受到環保產業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的出臺,帶動了環保領域相關投資增長。

2  黨中央、國務院發布  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政策法規

10月22日,國務院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簡稱「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從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範健康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組織保障等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意見。

《意見》和《條例》及其配套的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及法規出臺,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的改革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於民營企業為主的環保產業而言,優化營商環境將促進市場公平,更好發揮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從而使行業步入長期穩定發展的軌道。

3  汙染第三方防治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出臺

4月13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於從事汙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公告》對符合條件的從事汙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公告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自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以來,國家積極出臺各種措施,鼓勵發展汙染第三方治理。2019年7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於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培育園區第三方治理新模式,規範合作關係。

4  首屆環境技術進步獎成功舉辦

我國環保產業領域首個全國性行業科技獎項——環境技術進步獎於2019年完成首屆評選。12月20日,獲獎結果公布,「工業煙氣多汙染物高效協同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特等獎,另有48個項目分獲一、二等獎。

環境技術進步獎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依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及《科技部關於進一步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國科發獎〔2017〕196號)等文件設立,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備案,面向全國開展提名和評選。該獎旨在充分發揮科技獎勵對環保產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推動環保產業技術進步,助推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受到業內和相關投資機構廣泛關注。

5   9家環保企業登陸科創板

9月9日以來,奧福環保科技、龍巖卓越新能源、三達膜、建龍微納、萬德斯、羅克佳華、德林海、金科環境、京源環保等9家環保企業先後過會,成功登陸科創板。以上9家企業從地域看,北京和江蘇各3家,福建、陝西、河南各1家;按從業領域,水汙染防治5家,大氣汙染防治2家,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1家,智慧環保1家;從規模上看,2018年營業收入在2億至10億元之間;從經營時間上看,三分之二的企業(6家)成立超過10年。

近年來,我國環保上市企業陣營不斷擴大。截至2018年底,A股上市環保企業達120家。獲得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支持的企業成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骨幹力量。201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開板,是我國資本市場一件裡程碑式的大事。節能環保產業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領域之一。年內9家企業過會,對於進一步樹立環保產業領域的創新導向具有重要意義。

6 垃圾分類推動生活  垃圾處理技術與產業新變革

6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垃圾分類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要加強引導、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把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恆抓下去。10月,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完成二審,對進一步健全垃圾分類制度,明確分類原則作了較好的處理和完善。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在垃圾分類方面嚴格執法、實行精細化管理、廣泛應用新技術手段,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和業內高度關注。11月1日全國第一部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省級標準《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正式實施。12月18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發布,將於2020年5月1號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的加快推進,有力地推動了環保產業相關領域創新發展。一是垃圾分類後,進入爐排爐的垃圾量、熱值、含水率等指標都發生一定變化,對現有焚燒發電的技術工藝和裝備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垃圾分類的需求快速增長,一批在垃圾分類裝備製造、垃圾分類服務、垃圾處理服務、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擁有技術儲備的環保企業抓住機遇快速發展,並由此受到市場和資本的青睞。

7  無廢城市建設加速

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成文日期2018年12月29日)。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首批11+5「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和地區名單。5月,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會在深圳召開。10月,生態環境部開始向社會公開徵集「無廢城市」先進適用技術。12月,2019「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推進會在三亞召開。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3.1億噸,工業危廢4010.1萬噸,醫療廢物78.1萬噸,生活垃圾2.02億噸。據杜祥琬院士預測,到2030年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7萬億元。在無廢城市建設的巨大需求拉動下,環保企業紛紛加快相關領域部局。光大集團方面,光大國際和光大綠色環保密集籤約各地固廢、危廢和環衛一體化項目,光大國際還積極併購「網際網路+」廢物回收企業。高能環境多個靜脈產業園項目在建和投運,持續深耕危險廢物安全處置、一般工業固廢貯存處置等領域。中國天楹則繼年初完成對Urbaser公司的並表後,又拿下法國巴黎Isséane垃圾焚燒發電廠運營項目,力求將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融入中國無廢城市建設。

編輯:李丹

相關焦點

  • 2019年我國環保產業十件大事
    2019年7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9〕85號),培育園區第三方治理新模式,規範合作關係。四、舉辦首屆環境技術進步獎評選我國環保產業領域的首個全國性行業科技獎項——環境技術進步獎於2019年完成首屆評選。
  • 2019年中國環保產業十件大事,你了解幾個?
    公告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自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以來,國家積極出臺各種措施,鼓勵發展汙染第三方治理。
  • 2019年影響山西網際網路發展十件大事公布
    原標題:2019年影響山西網際網路發展十件大事公布   11月17日,「2020山西
  • 2019年這幾件環保大事,你了解哪幾個?
    距離2020年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2019年這一年中,發生了哪些值得銘記的環保大事件?讓我們一起「再回首」。   【中央環保督察】   站在歲末,回望2019,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無論如何都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年度熱門話題。2016年~2018年,首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歷時三年,以解決了15萬個老百姓身邊的環境問題而畫上句號。
  • 2019年將發生的環保大事有哪些?
    2019年將至,那麼全國即將發生哪些環保大事呢?
  • 2017年,這十件大事影響了中國銀行業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十九大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等多件大事位列名單前列。
  • 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3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於近日評出。該活動由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
  • 圓滿收官,中國一重2020年十件大事
    圓滿收官,中國一重2020年十件大事 2021-01-04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6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有哪些?
    「2016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日前評出。入選大事參考了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十件大事包括: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審議通過;2.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大熊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3.中國禁止象牙貿易確定時間表;4.中國自然保護區建設迎來60周年;5.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形成;6.中國首次當選CITES公約締約方大會副主席國;7.亞洲賞鳥博覽會在中國首次舉辦;8.七部門聯合行動全國「清網」打擊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活動;9.
  • 2020年中國茶界的十件大事
    作為本屆茶博會的重頭戲之一——「媒眼看國茶」 論壇,主題是「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論壇上,《茶道》、《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普洱》等16家茶行業主流媒體共同發布了中國茶業2020年度十大事典。下面,就一起來看看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十件大事吧!
  • 2017年,影響中國銀行業的十件大事
    中國日報1月18日電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中國銀行業的重要動態和政策,其中包括監管部門整治金融亂象、國家金融發展穩定委員會成立、放寬外資進入銀行業比例限制等等。
  • [中國@2016]盤點綠色發展十件大事
    [中國@2016]盤點綠色發展十件大事 原標題:   環保產業迎政策利好  【事件回顧】9月29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聯合印發《關於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產值超過2.8萬億元,年均增長保持在15%以上;培育形成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元的環保企業,打造一批國際化的環保公司。這給環保企業做大做強吃了顆「定心丸」。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2019年,全國各族人民喜慶新中國70華誕,深圳迎來建市40周年。這一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超重量級」文件,激揚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豪情壯志。深圳何為?今天本報推出「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盤點,響亮作答。
  • 2015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是什麼?
    由中國就業促進會主辦的「2015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及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推薦評選活動日前結束。經地方推薦和專家評議,最終評選出2015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及地方就業創新事件。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 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
    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並著重強調了今年行業高質量發展要切實做好的六件大事。這篇報告對石油和化工行業今後的發展,特別是高質量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和指導作用,本版特在今日將報告全文刊登,以饗讀者。
  • 2019年全國及各省市環保產業政策匯總
    截至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政策匯總近年來,伴隨著「水十條」、「大氣十條」等相關法規的陸續出臺
  • 2017影響環保產業的大事:十二項政策重磅推出
    2017影響環保產業的大事:十二項政策重磅推出   2017年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成為社會共識,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推進。
  • 2019年華西口腔醫院十件大事
    幫助定點幫扶村改善村容村貌,發展庭院經濟,引進產業項目,不斷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強醫療幫扶力度,顯著提升當地醫院口腔診療水平和群眾口腔健康水平,持續鞏固脫貧成效,2019年獲中共四川省「2018年度先進定點扶貧省直單位」等榮譽。3.口腔醫學學科建設勇攀高峰。
  • 2020年下半年的樓市,大概率會發生這幾件大事!
    基於房住不炒政策大基調,筆者認為接下來樓市大概率會發生這幾件大事:1、大魚吃小魚對於房企來說,上半年的好日子,基本到頭了。監管部門出臺了一個房地產的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並設置了「三道紅線」。
  • 放歸120條揚子鱷等當選去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
    原標題: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郭香玉)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以及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過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迄今為止,中國自然保護十件大事的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