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注樓市的人一定會察覺到,從7月份開始,局勢就毫無徵兆的又嚴了起來,尤其在房價方面。
7月15日,創造房價傳奇的深圳,迎來了史上最嚴苛的調控政策,全國的購房者被高位截癱;
隨後,杭州與東莞加碼調控,封堵過去的政策漏洞;
7月23日南京出臺史上最嚴新政「寧九條」,從9個方面對房價圍追堵截,對市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此外,近期監管部門出臺了融資收緊的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並設置了「三道紅線」。這對於房企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可以看出,「房住不炒」這面大旗,根本不允許樓市有囂張的氣勢存在,就像打地鼠遊戲一樣,想要不挨打,就在洞裡好好待著,露頭就被打,出洞必挨揍。
2020年下半年的樓市可以肯定的說會異常殘酷,各地到了要比拼底層剛需購買力的時候了。
基於房住不炒政策大基調,筆者認為接下來樓市大概率會發生這幾件大事:
1、大魚吃小魚
對於房企來說,上半年的好日子,基本到頭了。
監管部門出臺了一個房地產的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並設置了「三道紅線」。
紅線一: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
紅線二: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
紅線三:現金短債比不得大於1倍。
如果這三條紅線同時踩中,那麼這意味著開發商的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如果踩中兩條紅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踩中一條紅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
這意味著不少的房企融資大門被徹底關上了,一些抵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房企基本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只有等待被收割的命運。
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截止6月10日,面臨破產危機的房企已有210家,這相當於每天有一家房企破產,房企大浪淘沙的時代已經來臨。大魚吃小魚已經成為行業常態,規模成為生存必需。這種大魚吃小魚的格局還將繼續,伴隨著調控的升級加碼,可以預見,下半年,不少房企又將經歷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賽。
2、土拍降溫
融資的收緊,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土拍。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8月以來,截至20日,全國300城共推出住宅用地0.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近兩成,環比下降7.5%;住宅用地成交0.4億平方米,同比下降5.9%,環比下降約30%;成交樓面價同比上漲、環比下跌,土拍市場整體出現降溫。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房企拿地積極性或將下降,土拍市場熱度回落是必然。
3、降價潮
今年疫情的影響、融資的收緊,對於房企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是那些資金緊張的房企,必然會選擇降價出貨來「保命」。畢竟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生存或是毀滅這件事上,房企還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下半年的房企將會再次過上缺爹少媽的苦日子,沒錢沒政策,想要存活下來,只有一條路:降價。於是,我們又再一次會看到房企集體高呼「活下來」的場景。
當然,對於房企來說,不存在「降價」這一說法,只有折扣優惠。
因此,下半年準備買房的朋友,一定要緊盯這類房企。比如,沒有國央企背景的,近一年拿了不少地的民營房企,大概率會在開盤的項目上,給出一定的「降價」優惠。
4、維權潮
開發商為了「活下去」,必然要降價拋售。我們看看18、19年降價拋售後的情景,就知道多米諾效應在政策融資收緊後隨即就會產生。
2018年6月,北京通州的十裡春風,房價從3.75萬降到2.68萬,業主要求退房。
2018年10月10日,廈門萬科白鷺打折,遭到業主維權,最後同意補償20萬或者直接退房。
......
2019年的太原、濟南、膠州、汕頭等地有樓盤因促銷力度較大,引發前期業主的不滿。一些業主到項目售樓處舉橫幅抗議,要求退房或補償,甚至有個別業主打砸售樓處。
在買房這件事上,購房者的契約精神早已拋諸腦後,就信奉一條:房價漲了沒事,降價了絕對不行。你要降價,我就維權。
而除了降價維權,2020年下半年的質量維權估計也和2019年如出一轍。
筆者認識的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高周轉、高負債,加上各地新房限價,幾年的商品房質量普遍很差,差到很多開發商自己都難以置信。
基於以上情況,對於下半年準備買房的粉絲,有以下幾點建議:
1、在融資不斷收緊的情況下,打折促銷估計會在下半年集中爆發,可以等待時機,尤其是剛需。
2、對於調控加碼升級的城市,剛需注意,機會來了。
3、在三四線買房的尤其要注意,儘量選擇知名房企,大品牌關鍵時候,還能有保障的,至質量出現問題,保不齊能退房或補款。
4、無論在哪個城市,買房儘量不要選精裝修、房子,開發商不敢明目張胆的偷工減料,但在裝修上就不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