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中國北鬥 服務全世界

2020-08-02 國際在線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古有指南針,今有北鬥星。1994年,中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建設,2004年北鬥二號啟動建設,2009年北鬥三號啟動建設,今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從雙星定位到區域組網,再到覆蓋全球,歷時26年。26年,一代代航天人奮鬥著、千萬萬民眾期盼著。26年,北鬥人爬坡過坎,風雨兼程,有淚水、有歡笑。如今,不走尋常路的中國北鬥,以更新的姿態、更強的能力閃耀星空。2020年7月31日,中國北鬥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此時,距離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6月23日成功發射有一個多月時間,期間經過了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又經過北鬥全系統聯調聯試,確保了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如今,北鬥系統基於30顆衛星滿星座運行並開通全球服務,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提供7種服務。包括面向全球範圍,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3種服務;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和區域短報文通信4種服務。

比如「地基增強服務」是指結合交通、測繪、地震等行業監測站網資源建成的2000多個基準站,形成全國高精度一張網。定位導航服務不僅能助力重大工程,也能惠及日常生活,例如,搭載北鬥晶片的導航軟體可以給司機更精準的提示,利用北鬥定位系統的共享單車,也能讓管理者更精準了解車輛的停放位置,幫助解決共享單車停車亂的難題。精準定位、精確導航,只是北鬥系統的基本功能,北鬥的應用之多,遠不止於此。智慧城市、現代農業、物聯網……北鬥的舞臺越來越寬廣。北鬥系統作為我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隨著其全球系統的全面建成,對於我國許多行業現代化能力的提升,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民航業早已準備好享受他的服務。

中國民航開展了全球運輸航空器的追蹤監控體系建設,最終的目地就要實現我國的航空器在全球得到有效跟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將使我們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的航空器追蹤監控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北鬥是目前唯一可以進行短報文通信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短報文不僅能自己知道「我在哪」,還能讓別人知道「我在哪」。目前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三架飛機已經完成了北鬥終端的安裝,今年年底將有20架飛機裝備上北鬥終端。北鬥的全球短報文服務可以為民航飛機提供應急保障,而北鬥的星基增強服務則能夠使民航在航空運行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北鬥星基增強服務已經成功獲得了國際民航組織星基增強系統服務供應商的合法地位,中國民航將為此展開全面的應用驗證服務工作,確保這一系統能夠早日實行全球民航應用。從2010年開始,北鬥系統應用和探索就在國家電網中得到大力推進。隨著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對時間精度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在北京、上海、西安三個災備中心,都以北鬥信號作為主時間源,對各個省地市公司提供精準的時間信息,現在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00%。交通運輸部要求,在行業的關鍵領域應用北鬥終端,實現衛星導航服務自主可控,到2020年鐵路列車調度北鬥授時應用率達到100%。

如今廣泛應用於我國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大眾消費等諸多領域的北鬥系統,是按照「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發展起來的:北鬥一號系統,解決有無,它的建成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二號系統,服務亞太,滿足了中國及周邊地區的使用需求;今年建成的北鬥三號系統,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支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全球化多極化發展。

北鬥系統自2012年提供區域服務以來,連續穩定運行,從未發生過一次中斷,隨著全球系統的全面建成開通,北鬥系統在服務精度上比肩世界衛星導航系統,在亞太區域內更優。

相比於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系統起步較晚,但是經過幾代北鬥人接續奮鬥,大力協同,終於建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先進衛星導航系統,貢獻了中國方案。北鬥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的道路走得艱難而又堅定。2007年,北鬥衛星的發射場地,已經70多歲的孫家棟院士趕到發射現場,當他聽說衛星的一個部位發生了磕碰時,立即鑽到衛星下面,打起手電筒細細查看。

目前北鬥產品已經進入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於北鬥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得到成功運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更加廣泛。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今天,我們對這句話的感受尤為深刻。北鬥為什麼了不起?因為北鬥不僅是世界一流的北鬥,功能強大,性能指標領先,而且,它也是創新超越的北鬥,是我們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攻克了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500多種器部件國產化研製的突破,而未來,拓展北鬥的應用場景,建設「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北鬥綜合導航定位授時體系,更好地服務中國、服務世界,也需要繼續秉承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鬥精神。

相關焦點

  • 焦點訪談:北鬥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帶你看懂,北鬥為什麼了不起?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古有指南針,今有北鬥星。1994年,中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建設,2004年北鬥二號啟動建設,2009年北鬥三號啟動建設,今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從雙星定位到區域組網,再到覆蓋全球,歷時26年。26年,一代代航天人奮鬥著、千萬萬民眾期盼著。26年,北鬥人爬坡過坎,風雨兼程,有淚水、有歡笑。
  • 亞洲衛星引入「HERMES Live」視頻直播服務
    2020年12月23日,亞洲領先的衛星方案供應商亞洲衛星有限公司(亞洲衛星)宣布與「開眼界」直播服務平臺(HERMES Live)
  • 「重磅披露」EXODUS與中航北鬥達成算力合作
    ,在中國基本家喻戶曉,而中國下定決研發北鬥GPS系統,很大程度源於96年臺海軍演,當時臺海局勢緊張,我軍展開了大規模軍事演練,那時飛彈發射的導航系統都是採用美國的GPS,而演習過程中向東海發射的3顆飛彈,只有一顆命中目標,其餘兩顆突然偏離目標區域,無法追蹤,事後調查基本可以確認是美國掐斷GPS信號導致。
  • 焦點訪談:他們如何為珠峰量身高?有哪些高科技手段?
    焦點訪談:他們如何為珠峰量身高?有哪些高科技手段? 2020-05-31 13:16:18   來源:央視網     【摘要】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
  • 感謝美國二十年的封鎖,讓中國北鬥衛星盤滿缽滿
    二代「北鬥」的服務方式有軍用版,稱作授權服務,與美軍類似,主要是中國軍隊自己使用,也有開放式服務版,儘管這是民用標準,但是足以提高中國出口武器的打擊精度,有力促進中國的武器對周邊國家的推銷活動,高精度的軍用級北鬥衛星也可以直接運用到投射武器上,過去,遠程精確制導空對地攻擊彈藥是中國武器出口的弱項,從2008年開始,中國的
  • 《焦點訪談》為何多拍蒼蠅少打虎
    眾所周知,該欄目以輿論監督而著稱,曾被譽為「中國輿論監督第一品牌」。據梁建增提供的數據,在1998年,該欄目的輿論監督內容一度佔到47%。但這一比例在近幾年不斷下降,到2002年時僅為17%。  一位網友在央視國際網站表達了自己對《焦點訪談》態度的轉變過程,「由幾年前的每日必看,到後來的可看可不看,到如今遇到《焦點訪談》就換臺。」
  •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 造福人類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曾經為世界貢獻過「四大發明」的中國,在全球融為一體、世界互聯互通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又一次貢獻出中國智慧。
  • 北鬥全面建成,2025年前全世界可享受釐米級定位服務。
    ,到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20年來,44次發射,中國先後將4顆北鬥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三號組網衛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組網,為世界貢獻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方案」。
  • 「焦點訪談」出發,去火星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外媒高度評價:中國北鬥服務全球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6月23日,我國的西昌火箭發射中心再次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中國通過長徵3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北鬥3號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送入了太空之中。這意味著北鬥導航系統已經完成了全球組網,具備了向全世界提供導航服務的能力。彰顯中國新時代科技實力據了解,北鬥導航系統於2000年左右開始布局,現已完成星座全面部署。
  • 中國北鬥終於發射完成,與美國GPS相比,能影響全世界嗎?
    這標誌著我國北鬥系統的空間段工作建設完成,而隨著地面段的完善,則涉及到用戶端的產品晶片、系統和服務需要兼容北鬥系統。為什麼說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並且,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目前被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確認的供應商一共也只有4個,除了大家特別熟悉的美國GPS以外,另外三個就是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歐盟的GALILEO導航系統和俄羅斯的GLONASS導航系統。而我國踐行的大國理念,始終是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北鬥導航系統是我們的,也是全球的公共資源。
  •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7月30日播出):點擊看視頻〉〉〉維多利亞湖岸的人們喝上乾淨的自來水    點擊進入論壇〉〉〉    近些年來,我國許多有實力的優秀企業走出國門,在發展自身的同時,積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外國企業。
  • 「世界知識」以GPS為例看北鬥的未來應用
    作者:馮昭奎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2020年8月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北鬥500餘種核心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包括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核心高技術難題已經全部攻克。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年建設歷程影像「組圖」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拖曳著耀眼的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
  • 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轟炸谷歌
    6月18日晚消息,中央電視臺今晚在《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節目中連續曝光了「谷歌中國」網站仍然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內容,網際網路舉報中心也對谷歌中國網站進行強烈譴責,要求其徹底清理色情信息
  • 北鬥威力終於顯現,美國GPS或將被取代,俄:AR技術震撼全世界!
    據日本媒體報導,中國開發的運行衛星數量在2018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並且在130個國家首都上空一天中可觀測到的北鬥衛星數量超過GPS,日本感慨:中國北鬥系統已經世界第一。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的威力終於體現了,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被迫升級,以增強其在定位方面的領先地位,看來中國北鬥果然霸氣十足,而北鬥系統也沒有辜負人們的期待,在最近北鬥成功發射了衛星,完成了基本組網。北鬥的這一舉動令人欣慰,但是對於美國而言,這意味著其GPS系統的最大挑戰就要到來。
  • 世茂OCEAN X深藍服務獲中國物業服務企業「優質服務體系」大獎
    8月11日至8月12日,由易居克而瑞主辦、樂居財經聯合主辦,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數字科技地產分會、中物研協、克而瑞證券以及中物品質聯盟等協辦的第四屆地新引力峰會正式開啟,在12日召開的物業管理論壇上,百餘位優秀企業嘉賓,圍繞「價值前行 服務回歸」這一主題,共同探討了物業行業的價值和未來發展趨勢。
  • 成都商業航天布局分散,哪個區能「C位出道」?
    星空年代是園區內另一家高知名企業,公司專注高通量(Ka)通信衛星網絡服務,將與簡陽共建「一帶一路」高通量寬帶衛星產業基地。該項目預計2021年3月一期項目竣工,完全投產後產值將超過100億元,有望成為成都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的新增長點。
  • 北鬥導航怎麼用?北鬥短報文服務揭曉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鬥系統確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除提供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外,還能進行短報文通信,開創了通信導航一體化的獨特服務模式,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 美國GPS一臉懵:華為推出「亞米級定位」地圖,基於中國北鬥衛星
    作為全世界第一個面向全場景的微內核分布式OS,華為表示未來三年將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技術,隨後鴻蒙OS會逐步應用在智慧屏、穿戴設備、機車等智能產品中。(包括電腦、手機等設備。)華為推出「亞米級定位」地圖服務,並將基於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一操作顯然讓美國GPS一臉懵,也讓「地圖一哥」美國谷歌遭遇挑戰,而地圖服務將成為鴻蒙生態之一。華為在國內擁有自家系統服務框架,而國內百度、阿里、騰訊系APP也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