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三年級是小學的基礎期,四年級是小學的轉折期,是小升初準備的關鍵期,尤其是計算方面。
通過蘇教各年級重點知識點,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下四年級的重要性以及銜接性。
四上:(混合運算)
1.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數的計算)
2.四則混合運算
3.圖形:垂線、平行線、角
四下:(運算律)
1.認識多位數
2.三位數乘兩位數(小學階段整數的加減乘除豎式計算的學習結束)
3.運算律
4、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五上:
1.多邊形面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2.小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小數與整數的四則混合計算及簡便運算)3.用字母表示數(銜接五下解方程)
五下:
1.方程
2.因數倍數(對接分數通分約分)
3.分數的意義,加、減法(分數和整數的加減法四則混合計算及簡便運算)
4.圖形:圓
六上:
1.分數乘法
2.分數除法
3.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4.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
六下:
1.圖形:扇形、圓柱、圓錐
2.比例、正比例、反比例
3.複習
計算方面:
四年級數學是小學一二三年級數學計算計算基礎和綜合運用的能力總結,這一年將學習完小學整數基礎計算,如加、減、乘、除法的豎式。在這一年我們學習到了較難的四則混合運算,掌握了小括號、中括號的運用。還學習到了簡便運算,包含加法的交換律、加法的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在實際解題裡還運用了減法的性質、除法的性質,拆補法等簡便計算的方法。
計算基礎能力四年級以後就不是數學的重點了,以後是通過四年級及之前學習到的整數計算方法運用到小數、分數計算上。所以四年級是整數計算的結束,也是其他計算的開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前面的計算能力不好,那後面數學就很難拿高分。
幾何圖形方面:
小學四年級是平面幾何圖形知識的基礎構建期。從低年級學習到的長度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學習到線段、射線、直線、平行線、垂線,進而學習到認識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這些都是為高年級平面圖形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體積學習打好基礎的,更是為初中幾何打好基礎的階段。
對於四年級學生學習數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學習預習和複習
做到課前預習,關鍵是找出疑問點,上課時帶著問題聽老師講解,如解決不了再提問老師。
複習:定期複習,關鍵在於複習重要的知識點。
二、多練習計算題
1、加強口算訓練
四年級孩子常出現出計算錯誤,很多運算順序,運算律都會運用,卻出現簡單的計算錯誤,如表內的乘法,除法等。很多家長會認為這是馬虎導致。但後期家長也會明顯的會發現孩子計算速度也會慢。尤其到了五年級計算小數時更為明顯。
這裡建議家長多練習小學一年級下冊,二年級上下冊的口算練習。也就是10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家長可以用定時器定時1分鐘讓孩子速算,鍛鍊孩子的速度。 這樣既能保證孩子的練習量,也能保證孩子的興趣。計算的正確、快速離不開有效的持續訓練,所以要天天練習,量不要多2-5分鐘即可。
2、注重計算方法和策略
我們計算要依據計算法則,根據運算定律、性質推斷怎麼簡便。只有充分理解運算律、性質的特點才能提高計算綜合運用能力。要通過方法多樣化,進行對比,領悟不能方法的優劣,多練習就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快速找到最簡便的方法。
三、基本概念歸納學習
數學概念是理解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起點。如果概念不清,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混亂。概念不清就學不好數學。之前1-3年級都是計算為主,四年級就涉及到很多概念。比如什麼是垂線,什麼是平行線,什麼式子運用加法交換什麼時候運用加法結合等。概念是抽象的,所以要進行歸納總結。
總之,四年級是小學數學重要一個年級,如果前三年數學計算基礎紮實,那麼四年級的學習就相對輕鬆,還可以再加強些拔高的題型。若前三年基礎不紮實,那麼四年級學習就比較困難,很可能產生學生成績大幅度下滑,學習壓力大,久而久之,對數學失去興趣,失去信心。所以四年級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合理規劃好數學學習。
供稿:小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