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裸缸養水草,一般只是為了點綴,畢竟裸缸是養魚為主,養草為輔。大多數都是採用盆栽、漂浮等方式,在魚缸中投放一些水草,其中以盆栽的方式養殖的主要有皇冠草、九冠草、三角芋、睡蓮等等,以漂浮的方式養殖的主要有各色浮萍、飛天章魚、水鱉草等。
如果你想要專門養水草,並且養出水草好狀態,裸缸肯定是很難實現的,必須要有合適的水草基床建立基礎。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來做水草基床呢?下面我籠統地稱之為底砂來談談我的看法吧!
首先我們要了解底砂在水草缸中的作用:底砂能提供水草生長的物理基礎。
與所有植物一樣,纖弱的水草其實根系也很發達,必須定植在一定的基質中才能生長,底砂提供了固定水草,提供根系生長基礎的作用。這就要求底砂必須有一定的比重,太輕起不到固定水草的作用,自己本身也會隨著魚只的遊動和水流的波動漂浮,影響美觀。
底砂要求是圓潤光滑的,不能有鋒利的稜角,以免損傷水草根系,也防止玩家在操作時劃傷手指。
底砂不能輕易、快速粉化。一般砂石狀的底砂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但劣質的水草底泥普遍存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粉化嚴重的現象。底砂或者底泥粉化會造成底床板結、不透氣、水族箱新陳代謝物發酵,從而使水草根系無法正常生長,同時粉化後的水草底泥粉末也會隨水漂浮,堵塞過濾器材,影響過濾效果,汙染水質。
底砂可以穩定水體環境。
一個90釐米左右的水草缸,一般至少使用10——20斤底砂,大量的底砂起到了穩定水質的作用。這就要求底砂本身性狀穩定,不能向水中釋放不適宜水草生長的物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只要是指底砂不能「硬水」,也就是底砂不向水中釋放鈣、鎂離子,不增加水體總硬度。
絕大部分水草喜歡弱酸性的水質,也對水體總硬度有一定要求,如果底砂或者選擇不當,硬水的話,會大大增加養殖難度,影響水草狀態。
一般來說,人工粉碎的鵝卵石、石英石、青龍石、頁巖石都會造成硬水,不建議選擇。而木化石、松皮石以及常見的底砂黑金砂、陶粒砂都不會硬水。另外絕大部分底泥都不會硬水,除非特別劣質的偽劣產品,要謹慎鑑別。
在穩定水質方面,水草底泥起到的效果是遠遠優於各種底砂的,尤其是ADA和近年來國內興起的部分正規品牌,非常適合水草養殖,當然,價格也不親民。
底砂還能附著硝化細菌等微生物菌群。
草缸底砂選擇圓潤的顆粒狀,在不發生板結的情況下,具有大量的空隙和表面積,為硝化細菌的附著生長提供了優質的厭氧環境,是生化過濾系統的有效補充。
但同時也要注意的是,如果清理不及時,魚類的代謝物過分在底床堆積,可能造成底床過度發酵,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對整個水體及水族生物形成一定的風險和弊端。
另外市面上流行的底砂過濾系統、底床加溫線、活性能源砂等,並不建議草缸使用,操作不當會造成肥力流失或損傷植物根系。
底砂有提供水草養分的作用
水草根系在基床中吸收養分的過程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根系發達的植物,如叢生類水草、球莖睡蓮類水草,和莫斯、鹿角苔等不同,它們通過葉片吸收的液肥很有限,必須通過底床基質吸收必要的養分。
如果選用水草底砂,則可以在開缸時,在底砂最下層均勻少量的鋪設優質基肥,以供水草生長;如果是選用水草底泥,則無需再鋪設基肥。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水草底泥配方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已經完全能夠提供水草生長必須的元素,如果再鋪設基肥,則會造成水體肥力過剩,輕則爆藻,重則整缸崩潰。
那麼如何科學合理地選擇水草底砂呢?
還是要根據水體環境和養殖的水草種類來進行選擇:
如果生活地區水質偏硬,如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那麼首先建議選擇具有軟化水質作用的水草底泥。在水草養殖過程中,水質軟化帶來的作用比任何操作都立竿見影,可以讓玩草的道路輕鬆很多。
如果養殖的水草是以生長緩慢的水草為主,比如鐵皇冠、小水榕、大水榕等;或者對水草基質要求不高的入門級水草,如普通椒草、溫蒂椒草、大水蘭、蜈蚣草等等,可以選擇砂質底床,如黑金砂、陶粒砂、荷蘭矽砂等。
這類砂質的底砂使用起來方便打理,非常清潔,便於日常維護。其中黑金砂顏色漂亮,尤其是在色溫超過6500K的光源照射下,與綠色水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視覺效果極其出眾;而陶粒砂性狀穩定、價格便宜、空隙較多,是水族微生物生長的良性載體,這些都是極好的選擇。
如果養殖的水草是以陽性水草、紅蝴蝶、血紅宮廷等紅色系水草為主,則儘量考慮選擇優質的水草底泥。尤其是谷精、太陽等難度較高的水草,一般都要求弱酸性水質和較低的水硬度,在砂石中養殖,對於新手來說,難度很高,不易存活,更不易出狀態。
其次,走莖繁殖的大部分前景草,如挖耳、迷你矮珍珠等,由於根系小、生長淺,在水草底泥中也更能展現出狀態。
另外,要想水草生長得好,是光、肥、CO2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講究的是均衡,其中任何一個過多或過少都不行。
如果你的水草缸光照無力,或者沒有配備CO2系統,但卻使用了肥效強勁的水草底泥,不但對水草生長沒有好處,到頭來只能是以藻類橫生收場。
總結:
對於新手來說,水草底泥使用得好,是捷徑,但缺乏控制經驗的話,那麼還不如選擇砂石或是陶粒作為底床。我建議新手從好養的入門級水草搭配陶粒、砂石開始,待慢慢熟悉了水草養殖的整個體系知識,再逐步換底泥並嘗試養更高要求的水草。
顯而易見,養水草離不開底砂。但是,無論選用什麼水草底床,都可以通過控制水質和光照來達到養好水草的目的。底砂的選擇和使用都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從易到難選底砂,充分發揮每一種底砂的作用,你就能輕鬆養出各種水草的好狀態。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