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了,《文明》終於把自然災害做好玩了

2020-12-05 虎嗅APP


在《席德梅爾的文明3》中,偶爾會出現一種非常神奇的現象,可以叫「我毀我自己的文明」。


你的外交顧問會撅著嘴,一臉同情地看著你,說你自家狂暴的軍隊已經摧毀了你自己的文明。然而軍隊只是背鍋,這句「我毀我自己」的提示,往往意味著你的死法極不尋常。



玩家死法不尋常,存在幾種可能的原因,其中一種是火山爆發。


《文明3》有特殊的火山地塊。開局時,玩家要是在火山地塊一格內建城,運氣慘一點,它一爆發就會毀了你自己的文明。這時系統顯示的,就是「狂暴的 XX 軍隊已經摧毀了 XX」。


許多從《文明5》開始接觸這個系列的玩家經常會問:為什麼《文明》系列不加入自然災害?


龐貝毀於火山,皇家港因地震沒入加勒比海,大洪水滅世也是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說,一款叫《文明》的遊戲無法避開天災人禍。


但2003年的《文明3:一統天下》版本中就早有火山與瘟疫,到《文明4》,大量的隨機事件中也會發生火山、洪水、森林大火之類的天災人禍,只是《文明5》沒有。


5代唯一的天災,恐怕是「duang」地一聲被人搶掉了奇觀。


不過3代、4代也是有些年頭的老遊戲了。要在這一系列感受天災人禍對文明的影響,現在最好的機會是《文明6》新DLC《風雲變幻》。



《風雲變幻》這款DLC即將於2月15日發售。在這一DLC中,火山噴發、風暴、氣候變化、洪水與乾旱,成了預告片中核心的展示元素。


但天災人禍並不是一個討喜的遊戲元素。


在3代中,即使火山沒有爆發,它也不提供任何地塊產出,沒有糧食,也沒有產能和金錢,還不能開發、修建設置,屬於純粹的累贅。


別的有天災人禍的遊戲,比如《都市:天際線》,把自然災害集合成一個DLC,單獨售賣。這個合集在Steam上獲得特別好評,但也不是沒少收到「煩不勝煩」的評價。



《文明》系列設計師在各種場合說過幾次,在如此一款有計劃性的數值遊戲中,加入隨機負面事件,很難帶來好的體驗。


這很好理解。想像你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希望恢復古羅馬帝國的榮光,不休不眠,大興土木,窮兵黷武,分釐必爭,收復了大量失地。從你當上皇帝的那一刻起,再到《迭起興衰》的溢出砍樹,從早期文明的搖籃到浩瀚星宇,你已經歷了許多。


結果到了《風雲變幻》,一場大瘟疫席捲全國!火山灰遮蔽了整個地中海沿岸的天空!地震還震塌了你的奇觀,那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帝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銳減,君士坦丁堡城市居民十去其四……沒有人口沒有糧食沒有產能,這一盤還怎麼打?!


沒有人喜歡飛來橫禍,歷史上的查士丁尼大帝如此,玩家也是一樣。


但遊戲不是歷史,遊戲可以重開。


在遊戲中,加入自然災害的最大問題便在於此:玩家有SL大法,在《火焰紋章》《英雄無敵》裡死個兵都要SL的我們,遭遇隨機災禍,很難不耍賴重開。



從歷史角度來說,天災人禍是一款「文明」遊戲所必須的;可從遊戲角度看,這些東西又以負面反饋為主,拖慢了勝利進度。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合理地設計正向反饋,來彌補玩家體驗的平衡,就顯得尤為關鍵。


《風雲變幻》所選擇的道路,是結合這一代的地塊、區域和其他設計,為玩家提供選擇的機會,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去預估、抵禦、改造和利用自然災害,最終獲得正向反饋。


拿洪水來說,沿河地塊本來就有豐厚的收益,高收益承擔高風險,這裡洪水會突然爆發,衝毀沿海地塊設施。


但在那之後,也會讓這些地塊產出更高的收益。就像古代埃及人早早熟悉了尼羅河泛濫的規律,懂得利用泛濫後肥沃的土壤。這是陣痛,而不是百害無一利的災難。


同時,玩家也可以修建一些改良設施,或者開發相關科技,抵禦和避免自然災害。


要應對洪水,最簡單、最傳統的有堤壩等工程設施,而《風雲變幻》中更新的科技與市政樹也已經拓展到了21世紀,有諸如將民眾遷至海洋家園定居之類的高端辦法。科技改變世界。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可選擇的、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機會。思路好比《迭起興衰》中的黑暗時代,玩家可以選擇卡黃金點,主動進黑暗時代,利用黑暗時代強力的政策卡爆發一波。


簡單來說,自然災害不是問題,像3代那樣,人類遇到問題卻束手無策,才是文明的最大阻礙。


《風雲變幻》給了我們選擇。



與其他包含自然災害系統的模擬類遊戲相比,《文明》系列可能會相對更注重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統一性,因為它勝利的關鍵在於資源轉化,把各種系統產生的數值向一個勝利方向集中,就需要系統與系統相互協調。


自然災害系統在《風雲變幻》中並不是孤立的,新的電力系統就在與之呼應。


首先,《風雲變幻》的戰略資源分成了兩類,物資和燃料,而且回歸了《文明5》的設計,以數量顯示,有容量上限。其中,煤、石油、鈾等燃料可以投入發電廠,轉化為電力。發電廠不止一種,時代不同,消耗的燃料也不同。


電力可以提升許多設施的工作效率,但也因為燃燒了這礦物,產生了二氧化碳,如現實世界一般,有可能引發全球變暖現象,帶來冰蓋融化、風暴與洪水頻發、海平面上升等災害——這又回過頭接上了自然災害系統。


早前《文明》各代都可以在遊戲開局前,讓玩家設置世界的整體氣候。加入自然災害系統與電力系統後,如今世界氣候已經成為遊戲中的一個變量。玩家可以打開氣候界面查看二氧化碳濃度、全球氣溫、冰蓋融化程度、海平面,以及各種災害的發生機率。


這可能會催生一些邪道玩法,比如內陸國家可以試試瘋狂排碳,看能不能幹掉沿海國家。當然,前提是確保自身安全。



《風雲變幻》中另一個影響遊戲勝利的核心系統是外交系統,這一系統同樣不是孤立的。


本來,這是一個沒什麼驚喜的改進。外交勝利在前幾代中,被玩家俗稱為「太監勝利」,只有在別的勝利方式實在沒有辦法完成,或者後期垃圾回合太多太累時,才會選擇太監勝利。


但比較有意思的是,《風雲變幻》把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支持」設置為了點數,當作了可交易的資源,一個比較粗暴的設計,但會很大程度影響外交與交易,這就影響了全局。


外交勝利需要10點勝利點數,而勝利點數需要利用外交支持點數去爭取。因為每次世界議會可以提一次外交勝利的相關議題,成功,則獲得2點勝利點數,失敗還會降1點,所以至少需要5次世界議會,玩家才能外交勝利。


這也比較磨人,但比徵服等容易陷入深淵的勝利方式還是要簡單一些。


除去這幾個核心新系統的加入,《風雲變幻》也照慣例加入了8個全新文明、9位全新領袖、2個全新情景劇本,以及各種新內容,包括5代曾經出現的高達「末日機甲」等,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在《風雲變幻》中,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一個新系統的加入是如何催生其他新系統,它們相互聯繫,牽一髮動全身地影響著《文明6》的整體設計。同樣的設計思路,我們可以在原版的尤裡卡時刻、《迭起興衰》的黃金時代等元素中感受到。


而且這一回,《風雲變幻》做到了一款「文明」遊戲理應做到的,卻在前幾代《文明》中一直沒有很好實現的自然災害系統。豐富和完善前幾代《文明》未竟的事業,這很有可能將是今後系列的一個發展方向。


《文明6》的設計師Ed Beach在接受外媒PCGamesN採訪時說:


「我們一直想讓整張地圖和整顆星球成為《文明6》的核心之一。這種感覺在早幾代《文明》中有所觸及,但沒有達到我們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們真的想要深入探討一下人類與地球在兩個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地球摧毀或塑造文明的方式,以及人類如何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我們希望將這一關鍵主題作為今後擴展的基礎。」


《文明》玩家難免會把幾代遊戲拿來比較。《文明5》是一代原版太野蠻,但兩部DLC讓它煥然重生的作品,我們可能會對《文明6》有同樣的期待。


但《風雲變幻》之於《文明6》,可能未必達到了《美麗新世界》改變《文明5》的程度,畢竟這一DLC的主題只是自然災害,一個影響文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關鍵因素。《風雲變幻》盡力尋找到全球變暖主題使之影響全局,但它的基本格局沒有那麼大。


不過在《文明》系列發展到6代,核心玩法越來越難以創新的情況下,原版《文明6》與《迭起興衰》還是在這顆系列之樹上開闢了一些分枝,而《風雲變幻》開始將樹枝上理應生長著的花葉補全,也彌補了一些老樹枯枝的遺憾。這是我作為一個《文明》玩家樂於見到的。


《風雲變幻》在Steam國區售價135元,比第一個DLC、99元的《迭起興衰》貴了不少。有愛的系列玩家可直接入手,但建議新玩家還是等《風雲變幻》打折,可以先玩玩目前正提供免費試玩的原版和在打75折的《迭起興衰》,同樣可以感受到下一回合的樂趣。


相關焦點

  • 文明6又出新資料片,掀起又一輪熱潮,文明6到底好玩在哪裡?
    喜歡玩策略類型遊戲的玩家,一定不會對鼎鼎大名的《文明》系列陌生,這個系列不管是《文明4》還是《文明5》都在國內有非常多的忠實玩家,但是備受矚目的《文明6》就有些值得玩味了,《文明6》一經問世,口碑就是兩極分化,喜歡的異常喜歡,不喜歡的在使勁抨擊,風評分化很嚴重。
  • 史前文明亞特蘭蒂斯,遺址終於被發現,人類巔峰時期的文明!
    史前亞特蘭蒂斯一直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據說亞特蘭蒂斯已經發展成人類巔峰時期的文明,比現在先進不知多少倍,華麗的房屋上鑲嵌著黃金白銀,每個人都過著幸福安逸的生活,不過人類的貪婪是發自於骨髓的,富有的亞特蘭蒂斯對外發起了侵略戰爭。
  • 世界十大最致命的自然災害
    世界十大最致命的自然災害大自然的力量是十分的強大的。數百萬年,人類受到自然災害甚至可以消滅整個文明。歷史學家和科學家長期研究一些比較有名的自然災害,如龐貝古城和古老的大洪水(這是與諾亞和方舟的故事)的故事。從地震,海嘯,洪水和火山,大自然的狂暴致命的災害幾乎無處不在。近年來自然災害更是多發,下面就來看看世界十大最致命的自然災害。
  • 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
    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 2021-01-02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6評測:廠商沒誠意不代表遊戲不好玩
    「文明系列」作為席德梅爾名下世界矚目的回合制策略遊戲,已經經歷了從1991年1代開始的20多個年頭。歷史之久,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熱度之甚,相信不乏有各種大神,從無論是「系統革新」,「攻略方法」、」mod製作」這些遊戲內的要素,還是「歷史」、「考據」、「文化」、「傳統」這些遊戲外的現實元素,做出的具有深刻價值的評測。
  • 《文明6》這款遊戲不但好玩還好看 絕對讓你沉迷!
    《文明6》這款遊戲不但好玩還好看 絕對讓你沉迷!這就意味著,《文明6》需要一種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視角上看都很棒的藝術風格。「在製作《文明6》的過程中,我們想要確保玩家即便進行縮放也依然能獲取到所需的信息。這一目標對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各種元素的形狀這塊兒。很明顯,把圖形做得儘可能精細會讓信息能夠被更清楚地呈現給玩家。」
  • 兩江新區召開2021年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會議
    兩江新區召開2021年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會議 2021-01-14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50年人類文明將崩潰?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2050年人類文明將崩潰~】,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2136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
  • 圖片故事|文明之殤
    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樂山大佛被「洗腳」……放眼歷史長河,從自然災害到戰亂動蕩乃至意外受創,被災難吞噬的那些文化古蹟和燦爛文明不勝其數,文明之殤,令人惋惜。 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樂山大佛被「洗腳」……放眼歷史長河,從自然災害到戰亂動蕩乃至意外受創,被災難吞噬的那些文化古蹟和燦爛文明不勝其數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導言: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全年十大自然災害如下:01190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190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於2019年8月4日9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5日18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6日21時加強為颱風級,7日9時加強為強颱風級,7日15時加強為超強颱風級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2日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7月份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颱風「黑格比
  • 習近平: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
    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必須認真面對並妥善處理好這個關係,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要認清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性。自然災害是由自然因素造成人類生命、財產、社會功能和生態環境等損害的事件和現象。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2019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應急管理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全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時刻保持應急狀態,指導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全力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應對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
  • 2020年全球性自然災害,電影界竟早已寫好劇本,你關注過哪一部?
    點擊上方關注 訂閱小強札記獲取更多好看內容2020年全球性自然災害,電影界竟早已寫好了劇本。自1996年至2019年,不斷有電影描繪了人類即將遭受到的災難,然而又何曾引起人們的關注呢?1 《龍捲風》,1996年上映《龍捲風》,20世紀90年代最成功的電影之一,主要是因為它的特效符合很多人想要的一個自然災害電影的場景。觀影時,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很有趣,或許在當時,自然災害確實還沒那麼嚴重,認為這部電影是遠離真實生活的虛構而已。
  • 自然災害有哪些 自然災害一共有哪些
    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我國經常會遭受到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會嚴重威脅到人類生命安全。那麼,大家對自然災害是不是了解呢?比如,自然災害有哪些?我們一起看看吧。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人類儘管可以改造大自然,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無法控制的。尤其是地震造成的道路裂縫,洪災衝垮道路,直接將人類修築的道路破壞。房屋建築是人類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自然災害可以輕鬆地將其毀於一旦。自然災害有時候多重並發,一種災害的發生還會帶著其他次生災害產生,比如瘟疫。
  • 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
    經核定,2018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乾旱、風雹、地震、地質、低溫冷凍、雪災、森林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3億人次受災,589人死亡,46人失蹤,524.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9.7萬間房屋倒塌,23.1萬間嚴重損壞,120.8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814.3千公頃,其中絕收258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44.6億元。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颱風「黑格比」等在列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颱風「黑格比」……今天(1月2日)下午,應急管理部對外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據統計,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10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10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 2020-11-03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