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晚報記者 于慧
16日,是於奇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第六天,已經回歸到正常生活中的他,也在這天收穫了一份沉甸甸的獎勵,那就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評選給予的第288期一等獎獎勵。對於這份獎勵,於奇連聲說:「沒想到!」更讓他激動的是,遠方接受他造血幹細胞捐獻的8歲白血病男孩家人還親筆給於奇寫了一份感謝信,對於奇的這份恩情,男孩家人也將永生難忘。
完成一份承諾成就一份永遠的恩情
「於奇,你獲獎了!」16日,當記者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於奇的時候,他在微信裡回復記者說:「真的嗎?」當記者告訴他所獲得的獎項時,於奇更是連聲驚呼意外。他告訴記者,當初二話不說就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時候,就是想用這份難得的緣分去挽救對方的生命。再次高分倍配型完全相合的時候,於奇知道了,他所要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對象是一名8歲男孩的時候,他更是要義無反顧的去完成這次捐獻。「他才那麼小,才來到這個世界這麼幾年,他還要繼續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呢,我不能不去救他……」於奇說。
隨後,於奇從北京的工作單位回到長春,開始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好好休息、好好運動鍛鍊身體。就在這個時候,畢業論文答辯時間也到了。當他跟學校如實請假後,也第一時間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支持。記者從長春大學了解到,於奇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那天,學校不僅派出同學前來陪伴,還送來鮮花和水果、營養品,給予於奇最大的關心。為了不讓於奇擔心畢業論文延期答辯的事,學校也第一時間給他開了「綠燈」。「老師們怕我不好好休息,忙著論文答辯用電腦,告訴我這段時間先好好休息,等身體恢復好了再答辯。」聽著於奇的話,也讓記者感受到於奇在學校得到的關心和愛護。
帶動更多人加入到愛心公益事業中
「最近幾天諮詢電話特別多,很多人都要捐獻造血幹細胞,都要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當日下午,記者帶著於奇的獲獎證書來到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辦公室主任劉豔麗拿著大紅的獎狀興奮地說。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都有誤區,認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就是採骨髓,是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目前,造血幹細胞捐獻都採用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用科學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由於整個採集過程是一個封閉和符合醫療安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因此是極為安全的。造血幹細胞捐獻更是不能損害捐獻者身體健康,只要年齡在18-45周歲之間,身體健康就可以加入中華骨髓庫志願者的行列。最近幾天,通過於奇的捐獻故事,也帶來造血幹細胞諮詢的高潮。「每一名志願者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後,都將是最好的說服力,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也能最直觀的帶動志願者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無形中就讓捐獻的事情逐漸普及的更廣。」劉豔麗說。如今,為了挽救白血病患者,中華骨髓庫吉林省分庫自2003年成立以來,經過不斷努力,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已經從不被社會理解和關注的新生事物,到現在成為匯聚社會愛心、具有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公益品牌。如今,於奇收穫的這麼榮譽,更是成為目前吉林省第7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的代表。
等待中,於奇和他的同學們也興奮地來到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就在於奇從記者手中接過榮譽證書的時候,劉豔麗也拿出一份特殊的禮物和一份信。「這是受捐男孩的父母親自寫的感謝信和一份小禮物。」聽劉豔麗這麼說,於奇連聲說:「不用禮物,我不要。」「這個禮物是一個望遠鏡,對方男孩父母的一點心意,他們希望你以後越來越好,在公益的路上越走越遠。」聽著劉豔麗這麼說,於奇收下了禮物。
帶著一份激動的心情,於奇打開男孩父母寫的親筆信念到說,「恩人,您好!見字如握!我是孩子的父親,請允許我這樣稱呼您,因為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當您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孩子已經進入移植倉,等著您那健康、鮮活的造血幹細胞輸入他的體內,重獲正常造血功能,開展新生。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的感恩之心難以用文字表達!孩子一向以來都很乖巧,深得老師、同學、親友的稱讚……,雖然孩子得了急性白血病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得到很多愛,特別是您無私的奉獻。因為有您,他的生命得以延續;因為有您,他有機會康復;因為有您,讓我們可以繼續參與並見證孩子的成長;因為有您,讓我們身邊的人認識了中華民族的大愛精神。感謝這個醫學發達的年代;感謝我們與您有著如此特別的緣份,生命之託付,令孩子今生與您血脈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