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2月20日14時54分訊 近年來,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按照市委市政府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圍繞大局,履職盡責,狠抓落實,著力「託底線」,切實「救急難」,充分發揮了社會救助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具體承擔了市民政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任務,把扶貧開發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全市社會救助年度工作計劃,將各項工作責任落實到負責人員。二是全面研究部署全市社會救助脫貧攻堅工作,明確區縣社會救助部門兜底脫貧的目標任務,做到定時間、定任務、定措施、定人員、定責任,精細管理,倒排工期,高效推進。三是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及時出臺政策、收集通報進度等形式,加強對脫貧攻堅低保兜底的組織領導。四是全處同志單獨或陪同局領導,多次深入區縣,對尚未脫貧驗收的16個貧困區縣的社會救助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整改措施。同時認真組織開展「回頭看」,查漏補缺,鞏固低保兜底成果。
二、因地制宜,不斷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低保兜底政策。加強扶貧制度和低保制度在認定標準上的有效銜接,會同市財政局、市扶貧辦出臺了《關於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發揮低保兜底作用的通知》,明確了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要求將喪失勞動力,缺乏自我發展能力,無法通過生產扶持、就業發展、搬遷安置和其他措施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全部納入低保兜底範圍。二是完善醫療救助脫貧政策。會同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計委、市扶貧辦出臺《關於農村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納入醫療救助有關事宜的通知》,將農村建檔立卡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納入醫療救助對象範圍。同時,報請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意見的通知》,對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納入醫療救助有關資助參保、普通疾病醫療救助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政策進行了規範。三是出臺民政脫貧攻堅政策。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省級民政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重慶市民政局關於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從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援助、社會組織和基層組織等方面,對主動作為、統籌推進民政系統脫貧攻堅作了進一步安排和部署。
三、突出重點,深入抓好兜底保障。對任務重、動作遲緩的區縣,通過向主要領導匯報爭取支持、年度目標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召開各種會議講道理、教方法等形式,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有20.1萬名扶貧對象納入了農村低保,月發放低保金3276萬元,切實保障了貧困群眾基本生活;有30.8萬名扶貧對象納入了醫療救助,有效減輕了困難群眾醫療支出負擔。同時,對因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扶貧對象,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近年來,市民政局社會救助工作人員遵紀守法,無違紀違規行為和查實的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