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來自新疆伊犁昭蘇的兩匹「天馬」抵達福建泉州晉江市,準備捐贈給此前參與救人的兩名馬友。一名捐贈者來自新疆昭蘇,另一匹馬則由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和泉州見義勇為協會捐贈。9月16日上午,還將舉行捐贈儀式。
被救者丨「幸好他們及時趕來,特別感謝那兩匹英雄馬」
「危急時刻騎馬下海救人」的視頻,一度引多家媒體關注。9月1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被救男孩的親屬,孩子的姑姑講述了事發過程。
7月26日下午5點多,謝女士帶著從河南老家來度假的小侄子明明(化名)前往晉江衙口沙灘附近玩耍。下午6點多,12歲的明明身上套著遊泳圈向深水區遊去,一行三個大人都未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危險。
「我們都認為孩子的身上套著遊泳圈,在海邊遊一會兒不會有危險。」謝女士回憶說,在此期間,她呼喊了侄子兩次,前面都能迅速應答,但在第三次呼喊過後,謝女士聽不到回應了。眼看孩子趴在遊泳圈上越漂越遠,旁邊一名女遊客提醒謝女士,由於距離太遠水又比較深,孩子可能遊不回來了。
聽到提醒,謝女士一下慌了神,立即在沙灘上大喊救命。而聽到呼救後,有三位正在不遠處沙灘上騎馬的男士立刻下水救人。
據謝女士描述,「水深,距離也比較遠,馬走到比較深的位置時,它們已經不太願意往前走了,施國慶就下水了,蔡良興先生就在後面給他遞了遊泳圈。」
謝女士回憶,孩子被救上來的時候身體無大礙,但是比較後怕,「我也知道退潮時候不好出來,幸好三個好心人及時救了人」。
目前,落水小男孩明明的身體和精神均已恢復正常,也已回到開封老家讀書。
謝女士向記者表示:「真的很感謝他們(救人者),感謝好心人。那兩匹馬是因為我侄子才沒了性命,我們特別感謝那兩匹馬。」
救人者丨我們一定好好照顧兩匹跋涉萬裡而來的「天馬」
7月26日下午6時30分許,福建泉州晉江龍湖衙口海邊,正在遊玩的男孩明明不慎被海浪衝走。
「當時我和幾名馬友正在海邊騎馬,聽到了岸邊的呼救聲,有大人正在四處求助。」下海救人者之一蔡良興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回憶說,他隱約看到不遠處一個小孩子被退潮的海浪衝走,他和施國慶以及另一名馬友施鴻雁一起騎著馬往水中的男孩身邊趕去,「馬被人馴服後,一般對主人都比較信任,會按照命令前行,我第一個來到孩子身邊。」
31歲的蔡良興說,被困在水中的小男孩身上套著一個遊泳圈,只有手臂和頭部露在水面上,正在掙扎,即將堅持不住。「他臉色蒼白,見到我之後就喊『哥哥救我』,我和施國慶從馬上下來去救孩子,另一名馬友施鴻雁將馬匹帶到岸上,由於我不會遊泳,就由施國慶帶著我們慢慢返回岸邊。」
孩子被救出後,眾人發現,孩子的腿已經抽筋,休息了一會兒才恢復過來,但是並無大礙。「當天是周末,遊客不太懂潮水漲落的危險,所以差一點出現意外,其實退潮的時候是最危險的,而且當地的市民說附近還有一條暗溝,一定得注意安全。」蔡良興說。
據當地媒體報導,當時下海參與救人的三匹馬分別是退役的賽馬「馬莉」(13歲,母馬)、夸特馬「888」(6歲,母馬,暱稱888)以及3歲的「將軍」。
8月3日,晉江市公安局向蔡良興、施國慶頒發見義勇為確認證書。不幸的是,8月13日,「888」和「馬莉」因海水進入肺部引發細菌感染,經多方醫治無效於不幸離世。隨後,晉江市見義勇為協會追授這兩匹馬為「勇為功勳馬」,並送上5萬元慰問金,這在晉江尚屬首次。
與此同時,另一匹馬「將軍」也在8月14日出現了咳嗽、流涕等症狀,雖體溫正常,但食慾不佳,相關專家趕赴晉江對「將軍」進行診治後,目前該匹馬已恢復正常。
「馬匹已經被送到了泉州,我們一定會好好對待他們的愛心捐贈。」蔡良興說,他一定不辜負好心人,飼養好跋涉萬裡而來的「天馬」,「在很多人眼裡,我們救人的是英雄,幫助我們救人而去世的兩匹馬也是英雄,如果沒有馬兒的幫助,可能就不能及時將孩子救出。全國各地的好心人都聯繫我們提供幫助,很感謝大家的鼓勵。」
捐贈者丨受救人新聞感動決定捐贈 希望小馬駒們儘快適應新家
泉州市見義勇為協會李永木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蔡良興三人騎馬下海救人事件發生後,由於岸上有人拍到視頻並上傳到網上,引發大量關注,並被多家媒體報導。
李永木說,當地警方和見義勇為協會去慰問了救人的馬術俱樂部之後,媒體進行報導,遠在新疆伊犁昭蘇的巴哈木拉提·鐵列吾哈孜得知此事,很受感動,提出願意捐獻自己飼養的一匹馬,給救人的勇士。
「由於海水到達馬兒的脖子位置,導致兩匹馬嗆水生病死亡,消息傳出後,晉江市見義勇為協會為這兩匹馬頒發了『勇為功勳馬』證書。這兩匹馬救人的時候立功了,所以特別破例為它們頒發證書。」李永木說,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和泉州見義勇為協會商量之後,決定再聯合捐贈一匹馬,於是就委託巴哈木拉提再在當地購買一匹馬,一起帶到晉江。
「巴哈木拉提捐贈的馬大約1歲,價值1.2萬元,我們購買的那匹馬,也是1歲左右,價值1萬元。」李永木表示,捐贈儀式將於9月16日上午舉行。
捐贈者巴哈木拉提表示,8月13日,他在網絡上看到了蔡良興和施國慶騎著馬下海救人的事跡,很受感動,隨後又聽說到兩匹馬死亡的消息,「我在昭蘇也養馬,從小就喜歡馬,對兩匹離世的馬表示惋惜,決定捐出自己飼養的一匹馬,並在微信朋友圈表達了相關意願。」
巴哈木拉提發出消息後,輾轉聯繫到了泉州市見義勇為協會和相關馬場。
「由於氣候和水土的原因,害怕來自昭蘇的『天馬』在晉江難以適應,還得知離世的那匹母馬留下了一個馬駒,於是就想到捐獻1歲左右的馬匹,既能快速適應環境,又能和那匹馬駒作伴,一起成長,而且在馬場的服役期也會更久。」巴哈木拉提告訴記者,後來福建相關部門也聯繫他再購買一匹馬,一起運到晉江。
9月中旬天氣轉涼之後,昭蘇縣委宣傳部等趕來幫忙處理捐贈事宜,並舉行了啟運儀式。「我們為兩匹馬起了名字,他們捐獻的取名為『勇勇』,馬為慄色,四蹄踏雪,非常漂亮。我捐贈的馬取名『為為』,黑色馬身,眉心為菱形白色,也很好看。合起來就是見義勇為的意思。」巴哈木拉提告訴記者。
經過四天四夜的奔波,「勇勇」和「為為」啃完老家帶來的草料之後,於9月14日順利抵達晉江。
巴哈木拉提說,因為兩匹馬遠離家鄉來到沿海地區,為使它們儘快適應當地氣候和環境,他還專門帶了一些昭蘇當地的泥土,準備將這具有故鄉氣息的東西鋪在它們的圈舍處。「我們伊犁昭蘇的『天馬』,能夠來到晉江,我也很高興,希望它們儘快適應,在這裡紮下根來,成為第二故鄉。」
實習生 漢雨棣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董振傑編輯/張彬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