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廈門市集美區一帶海域出現了海市蜃樓,現場引起了數以萬計的人圍觀。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此時正處於夜晚,在集美的海域上空出現了一棟模糊的灰色大樓,除了頂部比較清晰以外,大樓的腰部和底部基本上被虛化遮擋,完全看不見。有目擊者聲稱,這次的「海市蜃樓」似乎與先前不同,竟然發生在晚上。
眾所周知,按照傳統光學理論,海市蜃樓可以解釋為光的折射現象和全反射現象。換句話說,海市蜃樓中看到的虛像基本上都可以在地球上找到原景,其前提條件是有適宜的溫度、溼度和光線。有資料顯示,海市蜃樓出現在海面或者沙漠中的概率最大,在我國的蓬萊一帶海域,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海市蜃樓,當地人見怪不怪了。在東方文化裡,海市蜃樓的出現意味著仙境和福報,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從相關地方資料中不難發現,海市蜃樓大都出現的白天,這其實並不難理解,因為海市蜃樓出現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光線。白天有充足的、穿透力極強的光線,因此海市蜃樓大都出現在白天。然而,廈門這次的「海市蜃樓」出現在夜間,並且有相當部分的虛化效果,因此在視頻下方有不少網友留言:這種現象到底是不是「海市蜃樓」?難道真是「超自然」現象?
對於網友的評論,有廈門氣象臺的專家對此現象進行解釋,他認為發生在夜間的「海市蜃樓」其實是一種「海磁」現象。該專家聲稱,「海磁」、「海市蜃樓」和「平流霧」三者被稱為氣象學的三大奇觀,令人影響深刻。與「海市蜃樓」不同的是,「海磁」現象發生在近地實景。換句話說,廈門集美區海域發生的「海磁」現象是附近一帶的場景經過特殊磁場的作用而形成的真實狀態。對於這個解釋,很多網友坐不住了,他們認為目擊到的「海磁」現象無法判斷其真實地址,更沒有在廈門近海一帶發現類似建築物,與專家的解釋似乎並不貼合。
對此,氣象專家認為,目前沒有發現這棟建築物並不代表不存在,並勸告網友要相信科學。事實上,廈門一帶的海域經常出現海市蜃樓,有準確音視頻記錄的蜃景超過十幾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發生在2014年鼓浪嶼海面上空的「懸浮仙山」蜃景,在充滿薄霧的海面上出現了一片類似仙山的場景,不明所以的目擊者還以為是仙境降臨,竟然對其進行叩拜。事後,有專家判斷,所謂的「懸浮仙山」蜃景的原型就是海對面的南太武山。
事實上,截止到目前為止,「海磁」現象與「海市蜃樓」之間的區別一直都有爭議,學術界更是對「海磁」現象沒有準確定義。在民間,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相信「海市蜃樓」現象是簡單的光折射現象,甚至有人將其歸為「超自然」、「平行宇宙」等等不可思議的現象,正因為如此,「海市蜃樓」才會顯得更加神秘,千百年來爭議不斷。
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人類會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來驗證「海市蜃樓」以及「海磁」現象,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面紗也會被一一揭開。不知道大家對廈門的「海磁」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互動留言,感謝您的關注!
關注我的百家號,從不同的視角看這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