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看海市蜃樓?歐陽修、沈括都沒有解釋清楚,蘇軾說是幻景

2020-12-04 騰訊網

古人如何看「海市蜃樓」?

本號致力有價值文章輸出,涵蓋時事、科技、財經、旅遊、健康、文化等領域,每日更新,歡迎關注!

海市蜃樓是漢語中的一個成語,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蜃景「的意思,語出《史記·天官書》:「海旁蜃氣像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常比如虛幻不存在的事物。

但是海市蜃樓確實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現象,尤其海上和沙漠地帶經常會出現。海市,顧名思義,就是出現在海上的市集。

蜃樓,就是蜃吐氣所形成的樓閣。為什麼說是蜃吐氣形成的呢?因為古人認知能力有限,出現這種自然現象只能用神怪吐氣解釋。

蓬萊仙境

蜃,中國神話傳說的一種海怪,形似大牡蠣(也有說是蛤蜊、水龍、蛟龍)。海上出現樓閣漂浮現象,古人認為是蜃這種怪物吐氣形成的。當然這種認知是不科學的。

現代科學解釋,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其本質是一種光學現象。海市蜃樓常發生於平靜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高大樓臺、城廓、樹木等幻景。

電影海市蜃樓海報

我國山東蓬萊海面上常出現這種幻景,如白居易《長恨歌》曾云:「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李白有詩:」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自古以來,海市蜃樓現象就為世人所關注。西方神話中,蜃景不例外也被神化,認為蜃景是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兇兆。我國古代則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漢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萊尋訪仙境,多次派人去蓬萊尋求靈丹妙藥。

海市蜃樓與大氣密度有關

實際上古書對」海市蜃樓「的記載很多,如史書記載《史記·封禪書》: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白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

北宋時期文學家蘇軾指出,海市蜃樓都只是一種幻景。沈括也對山東登州經常出現的海市蜃樓進行了忠實記錄,但不曾解釋成因。

宛如仙境

宋大文豪歐陽修與宋科學家沈括對海市蜃樓也有記述,但無一例外不能解釋成因,不過沈括說「疑不然也」,說明沈括不信蛟蜃吐氣所為。見《夢溪筆談》卷十二.異事記載:

」登州海中時有雲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氣所為。」疑不然也。歐陽修曾出使河朔,過高唐縣,驛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過,車馬人畜之聲,一一可辨。其說甚詳,此不具紀。問本處父老,云:「二十年前嘗晝過縣,亦歷歷見人物。」土人亦謂之海市,與登州所見大略相類也。「

夢溪筆談記載的「海市蜃樓」

明代政治家陳霆在《兩山漫談》中分析了海市蜃樓,他說:「城郭人馬之狀,疑塘水浩漫時,為陽焰與地氣蒸鬱,偶爾變幻。」這個見解很有價值,至此,人們不再迷信蜃景是蛟龍所為。

在這些基礎上,清代的學者用「氣映」來說明蜃景的原理:水面既能反射成像,上升的氣的界面也可以像鏡子那樣反射成像,以此說明蜃景的生成,是明確的。

海市蜃樓現象

中國哪些地方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現象?相信大家一定會說是「蓬萊」,然而資料顯示,長島是中國海市蜃樓出現最頻繁的地域,時間是七八月間的雨後。長島,是被世人譽為「海上仙山」的美麗群島—廟島群島,名字也叫長島。長島扼踞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海峽,與古城登州(蓬萊)隔海相望。因此,蓬萊經常會出現海市蜃樓,實際是發生在對面的長島海面。

發生在長島的海市蜃樓

另外,廣東的惠來也因海市蜃樓的頻繁出現而廣為人知。惠來縣,粵東古邑,古稱「葵陽」,是廣東省揭陽市轄縣,粵東新城和揭陽濱海新區的所在地,惠來沿海是我國三處海市蜃樓出現地之一。每逢春夏之交,海市蜃樓常出現於惠來縣神泉港西南海面,景象有古代的臺亭樓閣,有現代的高樓大廈等。

惠來海市蜃樓

此外,我國其他地方偶爾了會出現海市蜃樓現象,如2019年8月4號下午3點40分左右,洪澤湖上出現了海市蜃樓壯觀景象。

2019年8月5日,山東煙臺牟平區上空出現海市蜃樓奇觀。早上8點多,鱗次櫛比的樓房聳立在雲端,樓房間的塔吊也依稀可見。直到上午10點多,持續了4個多小時的海市蜃樓景觀慢慢散去。

煙臺海市蜃樓

附:近年海市蜃樓發生記錄

2011年5月10日,廣州塔又現「空中皇冠」奇景, 專家稱是海市蜃樓。2011年5月9日下午4時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現海市蜃樓奇觀,持續一個小時左右。

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陣大雨過後,在廣東汕頭中環大廈西北方向天空出現連綿起伏的山脈,而平時在該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應是海市蜃樓現象。

2013年4月30日,在珠海九洲港的海面上疑現「海市蜃樓」,海面上漂浮著「塔吊」。群山上半部分非常清晰,而下半部分就是浩瀚縹緲的雲霧連接著海水。群山漸漸模糊,逐漸被隱去,與天色融為一體,直至完全消失。整個過程大約持續了20多分鐘。

2014年2月2日中午12時許,家住後海海境界一期的關先生一家驚喜目睹窗外海面上出現海市蜃樓,時間大約持續5分鐘。

2014年05月20日在新沙港區西北方向,兩臺橋吊中間的遠處清晰地看到廣州「小蠻腰」和西塔東塔,大家都紛紛用手機拍照。16時25分許,「小蠻腰」看得最清晰;16時30分許,「小蠻腰」上部大幅減少,另外三座建築物仍清晰可見。可是幾分鐘後,「小蠻腰」便逐漸消失在雲霧中。

2015年3月19日上午,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灣海域,正在海邊散步的市民發現,在靈山島附近,海平面出現幾座高樓狀的物體,原本空蕩的海平面突然出現這樣的奇景,多數人猜測這是「海市蜃樓」。

2015年6月12日傍晚6時許,河北承德高新技術開發區出現海市蜃樓,時長達20分鐘。這一幕正好被承德市民李冰傑先生拍攝下來。

2015年10月,武寧縣海市蜃樓的組圖被網友們瘋轉。照片中,在延綿的山脈上方出現兩棟高樓大廈,仿佛屹立在雲端,令人驚嘆。幾棟樓房一直持續了將近半個小時,直到天色逐漸變暗後消失。

你有看到過海市蜃樓景象嗎?

相關焦點

  • 唐代的一次海市蜃樓,出現仙女舞於空中,事實卻是這樣
    只說三人高談闊論,笑語連連,談得很投機,直到日暮時分,朱敖和陳察微才告辭。他們離開少室山大約五裡,忽見遠山之巔,黑雲翻滾,火電閃爍,須臾間天色完全暗下來,驟雨突降。朱敖、陳察微一行人伏於櫪樹林下避雨。過了很長時間,大雨初歇,而有奇異光芒出現在遠天上。隨後,奇蹟出現了:在那光中,儘是搖曳的松樹,有數名仙女手持一塊舞毯,緩緩打開,長達數裡。
  • 古人們苦苦尋求的蓬萊山,難道並不存在,只是海市蜃樓嗎?
    古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眼中的海市蜃樓是天上神仙生活的場景,如果出現兵馬、戰車,則被認為是陰兵過境,最早記錄海市蜃樓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
  • 蓬萊閣與神秘的海市蜃樓:歷史與傳說,科普與故事
    真實地說一句,擱我是古人,看過蜃景奇觀後,我也會這樣想。蓬萊閣海市蜃樓(圖片來自網絡)歷代文人留墨蓬萊閣眼前滄海難為水,身到蓬萊即是仙。蓬萊歷來為文人墨客,趨之若鶩之地,歷代文人,翰墨流芳,為蓬萊閣增色不少,節選如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白居易。
  • 常識 | 海市蜃樓的原理是什麼?
    這裡所說的仙山和古人曾尋覓探訪的仙山其實就是海市蜃樓。那麼到了現代,關於海市蜃樓奇景從科學的角度早就有了明確的解釋。下面大家就和小編兒一起來學習下吧~海市蜃樓,簡稱蜃景,蜃景可分「上現蜃景」、「下現蜃景」和「側現蜃景」。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 海市蜃樓的原型,為何怎麼也找不到?其中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海市蜃樓的原型,為何怎麼也找不到?其中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在地球上面還存在著很多的未解之謎,有的東西能夠用科學的方式去解釋,而有的東西雖然用科學證明了它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卻抓不住它的規律。
  • 古人如何理解海市蜃樓?
    那麼,海市蜃樓到底是什麼呢?我個人的觀點,顯然更願意傾向於古人的觀點。據歷代以來的經典記載,中國的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不過是由於生活在海中的一種巨大的蛤蜊吐出的氣而已,這種生物的名字被人們稱之為蜃,它所吐出來的氣,最終幻化形成海市蜃樓。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歐陽修與蘇軾兩人淵源可不淺,早期有知遇之恩,師生之誼,後來又政見相投,詩酒歡會,同時兩人都曾在潁州做官。歐陽修在潁州寫了《木蘭花令》多首,這裡列出其一:西湖南北煙波闊,風裡絲簧聲韻咽。舞餘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一抹。杯深不覺琉璃滑,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車馬各西東,惆悵畫橋風與月。
  • 奇聞:愛琴海出現海市蜃樓,1000年前的古人在內走動,時空碰撞真存在?
    雖然解釋不同,但至少說明了一點:海市蜃樓自古就有,東西方的人們都早早觀察到了這一現象。但是,關於海市蜃樓的具體情況依然有許多未解的謎團,比如希臘愛琴海上曾經出現的那次神秘海市蜃樓事件,就一直困擾著眾多的研究者。
  • 海市蜃樓與平行宇宙有何關聯,時空之門真的存在?科學已有解釋
    人們經常會在平靜的海面、湖面、沙漠或者戈壁等地方,發現空中突然出現高樓大廈等幻景,而這種現象則稱之為海市蜃樓。古時候山東蓬萊海面上經常出現這種幻景,古人認為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臺城廓,因而得名「海市蜃樓」。
  • 海市蜃樓驚現 「古代戰場」,三種解釋你更傾向哪一種?
    在古代,由於科技不發達再加上神話傳說的影響,海市蜃樓在人們心中充滿了神秘感。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見過海市蜃樓,夏季柏油馬路遠處的「水潭」,這就是一種蜃景。我國山東蓬萊海面上就常出現這種幻景,古人歸因於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臺城廓,因而得名。海市蜃樓中出現現代的一些事物並不稀奇,但有人稱他們在山東蓬萊看到過穿著古代鎧甲,拿著長槍短劍,騎在馬上進行廝殺的古人;也有人稱在沙漠中曾見過古代裝束的女子,這已經不能用物理學上的折射來解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愛琴海出現2000年前的古人?疑似與平行宇宙有關,如今有了答案!
    當我們說起海市蜃樓的時候,很多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在我們的認知中,這是由於光的折射引起的自然現象,實在不值得討論。但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似乎也有許多的海市蜃樓現象,難以用科學解釋,這些海市蜃樓無法在地球上找到原型,那麼出現在空中的幻象究竟是從何而來呢?難道真的是平行宇宙的展現嗎?
  • 愛琴海出現2000年前的古人,疑似與平行宇宙有關,如今有了答案!
    但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似乎也有許多的海市蜃樓現象,難以用科學解釋,這些海市蜃樓無法在地球上找到原型,那麼出現在空中的幻象究竟是從何而來呢?難道真的是平行宇宙的展現嗎?    古代的科學技術是非常落後的,所以古人在看到海市蜃樓的時候,總會聯想到神明。沈括就曾經在《夢溪筆談》中記錄過這樣的一起海市蜃樓。
  • 1954年愛琴海出現海市蜃樓,千年前古人在內走動,科學都解釋不了
    沙漠海市蜃樓中出現的古建築從海市蜃樓形成的原理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海市蜃樓中出現的景物,理論上來說在地球上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型,因為它形成於光的折射和反射,就像鏡子照出的景物一樣,鏡子裡面出現的景物在現實中都可以找到,不過有時候鏡子中也會出現一些在現實中無法找到的神秘影子,讓科學家摸不著頭腦,同樣,地球上也曾經發生過無法找到原型的海市蜃樓事件
  • 被譽為仙境的海市蜃樓,它為什麼會出現,出現時經歷了哪些過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那就是海市蜃樓,海市蜃樓是非常的美麗壯觀的,他出現在半空的雲彩當中,猶如在天空中的仙境一般,讓人真的是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海市蜃樓。
  • 海市蜃樓,其實沒那麼神奇,只不過是光在作怪而已
    這些沒人能知道,你信則有,你不信則無,也許是真的有人見過,所以才那麼多人相信,但眼見不一定是真的,就類似我們現在常說的海市蜃樓,我們看見了,但它卻並不是真實存在於那的。很多人都覺得海市蜃樓很神奇,也很神秘,那麼海市蜃樓真的那麼奇怪嗎?而你們又知道為什麼叫海市蜃樓嗎?
  • 海市蜃樓是光學現象?沒那麼簡單,這三次海市蜃樓事件如何解釋?
    人類如今的科學技術是非常發達的,但是在很早以前人類的科技並沒有這麼先進,因此當時的人們都是比較迷信的,用一些迷信的說法去解釋一些難以解釋的事情。海市蜃樓現象在古代就無法解釋,在我國的很多古籍中都有關於海市蜃樓的解釋。
  • 為紀念歐陽修,蘇軾在同一地點寫首與其相似的詞,千年來難分高下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尤其是對於師徒關係更是看重,所有才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要說在詩詞史上,誰師父當得最好,那就要屬東坡先生了,他門下弟子眾多,其中更是出了「蘇門六學士」這樣在文學史上赫赫有名之輩。
  • 人類目睹的兩次海市蜃樓,神秘至極,為何科學都無法解釋?
    平時我們周末都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我們都知道電影是通過一定的圖像技術製作而成,然後通過投影儀投影到大屏幕上而已。不管什麼形式的圖像或者圖片,其本質都是通過光的反射形成的。之所以叫這個稱呼呢,歸結於古人不懂它的原理的時候,把這件事歸因於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閣,因而得名。基本上,幾乎所有的海市蜃樓都可以在地球上找到原型,海市蜃樓就像是一面很大的鏡子,把地球各處的景物照射出來讓人們看到。但是並非全部的海市蜃樓都遵守著科學原理,在世界上有人就看見過一些在地球上找不到原型的海市蜃樓奇觀。
  • 網友拍到青海湖畔海市蜃樓奇觀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為了拍到更多海市蜃樓的照片,我甚至爬到了車上,可到車上發現,站得一高,反倒看不太清楚了,我們在那仁溼地停留了二十多分鐘,這段時間內,海市蜃樓景象一直沒有消退。」餘大東說。 餘大東說,當時那仁溼地非常安靜,一點風都沒有,氣溫在零下二十攝氏度左右,海市蜃樓的突然出現,把自己和兩個同行的朋友全都驚呆了,「看遍了青海湖嫻靜之美,壯麗之美,遼闊之美,本來這個宛如仙境的地方已經夠神奇了,平地起高樓的瞬間,讓人都不知道身處何方。」
  • 科學家沈括人品低劣 死後待遇不如奸臣蔡京
    [導讀]作為自然科學學者的沈括是一成功人士,作為人文學者和政治家的沈括是一失敗者。以蔡京之臭死後還有人立碑撰銘,沈括死了連個墓志銘都沒有,他這一生可稱杯具,盛滿了科學,少了些別的。單從軍事層面來看,沈括就有大用處,他對弓弩瞄準器望山的研究與革新如果為遼所用,大宋早就滅了。據說沈括還發明了一種史上最早的「防彈衣」,強弓硬弩也射不穿,可以說隨便用上哪項沈氏專利都可能改變歷史。然而別說遼人,大宋的趙官家也沒這眼光,在那個時代,沈括肚子裡的東西,大部分都被目為奇技淫巧。置身一群詩人中間,或許沈括都未必看得上自己一肚子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