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Ashalim聚光太陽能光熱電站的四大技術優勢

2020-11-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80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5兆瓦實驗裝置。在這一時期,國際上也有很多國家相繼建立了實驗裝置,但至今...

    2020-11-11
  •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太陽的追逐從未停歇,隨著全球清潔能源探索的不斷加快,太陽能成為人類解決未來能源危機的必然選擇,而光熱發電作為世界新能源利用的最前沿科技,憑藉零消耗、零排放、零汙染和長壽命周期的優勢備受全球矚目,在能源轉型、推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

    2020-09-28
  • 前言:自1912年由美國發明家弗蘭克·舒曼在開羅採用槽式太陽能聚熱技術建立世界第一個太陽能應用裝置至今,已被證明槽式光熱發電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目前主要有槽式、塔式、碟式、反射菲涅爾四種,其中槽式光熱發電佔據裝機總量的70%以上,技術成熟度得到公認。槽...

    2020-09-21
  • 近日,在國家電網公布的今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中,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榜上有名,上網電價為1.15元/度。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工程總投資19億元,採用國際領先的導熱油槽式...

    2020-09-18
  • 近日,在智利CerroDominador公司組織的一次線上研討會上,智利能源部長JuanCarlosJobet表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佔智利能源總量的70%。在過去的6年中,太陽能和風能的裝機增加了10倍,我們的承諾是到2040年關停所有燃煤發電廠。據悉,此次線上研討會的主題為「如何通過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來應對氣候...

    2020-09-18
  • 根據西班牙光熱發電協會(Protermosolar)收集的REE的數據顯示,8月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量達到745吉瓦時(GWh),超出2015年以來該月的平均發電量5%。(來源:微信公眾號「CSPFocus光熱發電資訊」ID:cspfocus)這些數據表明,太陽能光熱技術的運行日趨成熟和穩定,且多年來由於維護得當,發電量幾乎沒有衰...

    2020-09-16
  • Protermosolar協會由13家會員單位構成,這些會員單位管理著西班牙50家光熱電站。日前,該協會要求政府針對不同的可再生技術分別招標,或著在用電高峰和低谷分時段進行招標。在過去七年,西班牙光熱電站建設陷入停滯。Basque集團的Sener計劃在政府調整已宣布的可再生能源招標規則之後,新建一到兩個光熱...

    2020-09-16
  • 9月9日,中國能建湖南火電收到中標通知書,中標杜拜950兆瓦光熱光伏混合型電站項目PT化鹽服務工程。此次中標為電站1、2、3號槽式機組(PT1、PT2、PT3)的化鹽服務。至此,湖南火電在杜拜950兆瓦光熱光伏混合型電站項目中已先後承擔1臺100兆瓦塔式發電機組、3臺200兆瓦槽式發電機組、250兆瓦常規光伏、1...

    2020-09-11
  • 9月9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湖南火電收到中標通知書,中標杜拜950兆瓦光熱光伏混合型電站項目PT化鹽服務工程。此次中標為電站1、2、3號槽式機組(PT1、PT2、PT3)的化鹽服務。至此,湖南火電在杜拜950兆瓦光熱光伏混合型電站項目中已先後承擔1臺100兆瓦塔式發電機組、3臺200兆瓦槽式發電機組、250兆瓦常...

    2020-09-10
  • 近日,已進入正常運行第五個年頭的南非Bokpoort槽式光熱電站在發電量方面又創造了一個新紀錄。據BokpoortCSP公司執行長ChristoSpammer介紹,這座裝機50MW、配置有9.3小時雙儲罐熔鹽儲熱系統的槽式光熱電站於2020年8月創下了冬季月度發電量新紀錄——當月發電總量達21.7GWh,超過了2017年創下的19.5...

    2020-09-10
  • 8月27日10點57分,由山東電建三公司承擔EPC總承包方的魯能海西格爾木50MW塔式光熱電站120小時可靠性運行圓滿完成,這一裡程碑節點的實現,為機組的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來源:微信公眾號「CSPFocus光熱發電資訊」ID:cspfocus)據了解,為確保120小時可靠性運行順利進行,山東電建三公...

    2020-09-03
  • 「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從2013年首座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投運,到2019年青海德令哈50兆瓦光熱電站實現滿負荷運行,中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都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路書軍26日在2020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上說,太陽能熱發電已成為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產...

    2020-08-28
  • 據韓國光熱企業Andes綠色能源公司(簡稱Andes)總經理CarlosSanchezVergara近日向外媒透露,該公司計劃在今年12月份智利的電力拍賣中競標兩個1GW混合CSP-PV項目(兩項目均將配備18小時的儲能)。當前,EIGAtacamaManagement公司正在努力推進智利首座光熱電站(裝機110MW的智利CerroDominador塔式光熱發...

    2020-08-20
  • 6000多塊五邊形定日鏡,每塊48平方米,一圈圈排列整齊,如同「向日葵」。這一片「向日葵」隨太陽轉動,將吸收的陽光反射到中心位置的200多米高的吸熱塔上,實現發電,這就是新疆哈密伊吾縣淖毛湖鎮的中電工程哈密熔鹽塔式光熱發電場。近日,在接受採訪時,中電哈密太陽能熱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說:...

    2020-08-19
  • 外媒報導,根據美國德拉瓦州破產法院的一項訴訟,開發商SolarReserve和新月沙丘光熱電站的所有者TonopahSolarEnergy和CobraEnergy已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來源:微信公眾號「CSPFocus光熱發電資訊」ID:cspfocus)這項失敗的項目是位於內華達州託諾帕的110MW新月沙丘光熱電站,這是一座採用熔鹽儲能的...

    2020-08-05

相關焦點

  • 美國可逆轉氫積累技術,槽式光熱電站兩個月收回50萬美元投資
    據外媒報導,集成的氫傳感器/分離模塊可長期提高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效率和收益。NREL(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和Acciona Solar Power開發一種新技術,可逆轉太陽能光熱電站吸熱器領域中氫積累的高成本效應。
  • 塔式光熱發電設計規範包含五大重點技術問題
    3、蓄熱與熱交換系統   光熱發電技術在蓄熱與熱交換系統中充分體現了對比光伏發電技術的優勢。即將太陽熱能儲存起來。可以在夜間發電,也可以根據當地的用電負荷,適應電網調度發電。蓄熱裝置常由真空絕熱或以絕熱材料包覆的蓄熱器構成。
  • 全球唯一投射高倍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
    粗略統計,截至2017年底,在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中,槽式電站數量最多,約佔建成和在建光熱電站總數的80%,塔式電站佔比超過11%,碟式電站最少,佔比不足9%。  以上三種太陽能採集方式:槽式、塔式和碟式,都是反射式,就是把太陽光反射到集熱器上的。由於這三種形式的集熱器都必須安裝在反射鏡的上空,這樣技術要求非常高,造價成本也高。
  • 聚光光伏技術打破材料成本平衡狀態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傳熱傳質研究中心近年來基於高強度傳熱技術研製出高倍聚光光伏電池的控溫冷卻方法,在高倍聚光光伏光熱產業中取得新進展。聚光光伏發電技術是一種通過聚光器件將大面積的太陽光匯聚到小面積光伏電池上發...
  • 新疆首個光熱電站併入電網發電運行
    新疆頭條訊(記者 張冬梅 通訊員 胡培根 李華 曹瑞德攝影報導)2019年12月30日零時,新疆首個太陽能光熱電站併入新疆電網發電運行。1月2日,記者從國網哈密供電公司了解到,哈密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好的區域之一,戈壁灘、草場面積大,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廣闊,是我國光熱開發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
  • 全球唯一投射式高倍聚光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粗略統計,截至 2017 年底,在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中,槽式電站數量最多,約佔建成和在建光熱電站總數的80%,塔式電站佔比超過11%,碟式電站最少,佔比不足9%。  以上三種太陽能採集方式:槽式、塔式和碟式,都是反射式,就是把太陽光反射到集熱器上的。由於這三種形式的集熱器都必須安裝在反射鏡的上空,這樣技術要求非常高,造價成本也高。
  • 熔鹽槽式光熱電站的特點和優勢詳解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德國光熱發電工程諮詢公司CCO Services應記者之邀,撰寫了一篇題為《熔鹽槽式光熱電站的特點和優勢》的文章,將熔鹽槽式光熱發電技術與傳統的以導熱油為傳熱工質的槽式光熱發電技術進行了詳細比較。文章指出,熔鹽槽式光熱發電技術將大大提升光熱發電效率,降低光熱發電的度電成本。
  • 中廣核與中控德令哈兩座光熱電站上半年合計發電1億度
    2020-11-25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 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電站投運,行業龍頭值得關注
    10日,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範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示範項目正式投入運行,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大規模光熱技術的國家。該電站年發電量可達近2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火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10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4200畝。
  • 世上最大聚光太陽能坐落南澳洲 203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發電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80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5兆瓦實驗裝置。
  • 甘肅: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實現滿負荷發電
    新華社蘭州6月18日電(記者王銘禹)記者18日從甘肅省敦煌市能源局獲悉,我國百兆瓦級光熱電站——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日前實現滿負荷發電,成為該電站運行指標上的重要裡程碑。聚光、吸熱、儲熱、換熱、發電等各子系統設備運行正常穩定。」該電站副總指揮黃文博介紹,這是繼今年4月中旬首次實現春季工況下34小時晝夜連續發電近167萬千瓦時後,該電站又一個運行指標上的重要裡程碑。
  • 安彩光熱新材料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首期可年產光熱電站用基板410萬㎡
    首期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年產供400MW太陽能光熱電站用基板410萬平方米、高品位節能幕牆基板產品343萬平方米、低輻射鍍膜中空節能產品48萬平方米、夾膠玻璃3萬平方米。二期規劃可向下遊延伸,生產供太陽能光熱電站用聚光鏡410萬平方米。該項目的開工將在改善安陽市大氣質量、加快城市綠色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持續對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工業企業「退城進園」工作產生積極影響。
  • 聚光光伏發電優勢與投資前景分析
    聚光光伏(CPV)是指將匯聚後的太陽光通過高轉化效率的光伏電池直接轉換為電能的技術,CPV是聚光太陽能發電技術中最典型的代表。  使用晶矽電池和薄膜電池進行光電轉換,分別是第一、第二代太陽能利用技術,均已得到了廣泛應用。利用光學元件將太陽光匯聚後再進行利用發電的聚光太陽能技術,被認為是太陽能發電未來發展趨勢的第三代技術。
  • 光熱發電不只是聚光燒開水,它使用溫度560℃的液體傳儲熱
    光熱發電是一種利用太陽聚光後獲得熱量,然後用這種熱量來發電的技術。有很多人說光熱發電就是聚光燒開水,這麼說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針對水上塔的光熱發電,就是數萬面定日鏡聚焦,加熱塔頂的水,使水變成過熱蒸汽,然後推動汽輪機發電。
  • 亞洲首座全天候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發電:有效解決傳統新能源發電弊端
    &nbsp&nbsp&nbsp&nbsp亞洲首座全天候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發電:有效解決傳統新能源發電弊端&nbsp&nbsp&nbsp&nbsp全球第三座、亞洲第一座可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日前在甘肅敦煌併網發電。
  • 新技術之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
    科學家們發現了以光催化材料為「媒介」,能利用太陽能把水裂解為燃料電池所必需的氧和氫,科學家稱這種僅用陽光和水生產出氫和氧的技術為「人類的理想技術之一」。   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的原理   我們知道,在標準狀態下把1mol水(18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需要約285kJ的能量,太陽能輻射的波長範圍是200~2600nm,對應的光子能量範圍是400~45kJ/mol。但是水對於可見光至紫外線是透明的,並不能直接吸收太陽光能。
  • 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建成 一文帶你了解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
    百兆瓦級電站建成,實現歷上最大的裝機增長率2018年12月27日,中國首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甘肅敦煌光電產業園區建成,這是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電站之一,也是全球聚光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儲熱罐最大、可連續24小時發電的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 200倍高倍聚光,DNI超過250W/㎡時即可穩定產出450℃過熱蒸汽,這一類菲涅耳集熱系統是如何做到的?
    這是北京兆陽光熱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陽光熱)獨創的HLIACS聚光集熱系統,無論是其支架結構、反射鏡結構、二次聚光系統、跟蹤系統、集熱管等等方面,無不刷新了人們對傳統太陽能聚光集熱發電方式的認知。光熱發電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已有30多年,中國人真的創造出了一種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聚光集熱技術嗎?今天,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已經建成的一個15MW的示範電站,通過其實際運行測試,證實了該技術體系的可行性,消除了大多數人對這一創新集熱技術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