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 劉濤 通訊員 孟冉 劉曉林
自從任工會主席以來,王美紅就盡全力支持廣大職工的工作,在他們士氣低迷時,為他們鼓勁打氣;在他們事業陷入瓶頸時,為他們提供資源和新路子;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為他們掃清「攔路虎」……漸漸地,王美紅成為職工們工作生活的堅固後盾。王美紅被省總工會選樹為2019年全省「十佳職工信賴的娘家人」。她表示,從事工會工作這些年來,最大的感觸便是要真正思職工之所需,以家人來看待所有職工,做職工永遠的貼心人、「娘家人」。
王美紅在工作中。
築牢「連心橋」
熱心打造溫暖工會
山東港口集團日照港嵐山港務公司工會堅守初心,全力打造「職工之家」,提升職工幸福指數。50多歲的許強(化名)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許強是家中經濟支柱,因做完腰椎手術,無法坐立,連坐班車上下班的時候都是保持全程站立,身體也支撐不了高強度工作。 「當時許強來我辦公室門口徘徊的時候我就覺得他有心事,然後就把他叫進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就開始哭,我了解了他的情況,協調單位人事等部門給他調換了一個比較輕鬆的崗位,也給他安排了一間職工公寓讓他中午可以休息,等他身體好了後,再調回原來崗位。」工會主席王美紅說。
特殊職工群體是最需要貼心關照的,為此,公司工會優化幫扶機制,每年對困難職工家庭生活情況進行摸底,做好睏難職工建檔、心理開導、困難職工救助等工作,進一步把幫扶工作做實、做細、做透,近兩年來共救助困難職工200人次,發放救助金55萬元。
「個別職工患有大病,醫保報銷後,個人承擔額較大、家庭負擔較重,公司工會參與籌建集團愛心基金會,完善了公司職工互助互濟會。」王美紅介紹。截至目前,嵐山公司互助互濟會先後救濟會員330人,救濟金額達229萬元。對生病住院的職工,及時走訪慰問,對家庭有困難的職工,幫助其解決困難,使職工真切感受到了工會組織的溫暖,不斷增強了廣大職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當好「撐腰人」
全心守護職工權益
勇於擔當,積極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贏得職工信賴。王美紅充分發揮組織和參與職能,在近年來的港口大改革中,堅持重要改革方案提交職代會討論,涉及職工利益的問題積極與行政開展協商,抓實廠務公開,涉及崗位設置、競聘信息和結果等敏感問題及時向職工公開,消除職工思想上的顧慮,讓職工積極參與改革。
為積極創建和諧勞動關係,切實發揮好監督作用,王美紅指導設立了嵐山港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定期組織職工代表巡視,全程關注勞動報酬、休息休假、保險福利等履行情況,職工對集體合同執行的滿意率每年都在98%以上。
在紀律建設方面,王美紅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廉潔自律,不利用職務之便違規辦事;另一方面向職工積極宣傳公司制度和規定,明確企業當前面臨的形勢,號召大家轉變觀念,樹立大局意識,使公司上下逐步統一思想,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
搭建「成才梯」
誠心助力職工成才
成就職工,甘作鋪路人。王美紅積極拓展成長成才舞臺,建立常態化職工技術比賽機制,將競賽成績與職業資格晉升和勞模評選掛鈎,激發了職工們學技術、練技能的積極性。20餘名職工被授予日照港「十佳技能標兵」等榮譽,1名職工獲得了省港航系統門機司機項目比賽十佳技術能手。廣泛開展勞模評選,落實勞模待遇,組織在職勞動模範進行休養,通過勞模大講堂、先進報告會等載體,強化典型引路,培育了大批勞模工匠。以技師工作站、創新工作室等為平臺,實施職工創新工程,提升員工技能,加快成果轉化與推廣,促進了效率提升,2017年以來,徵集創新項目267項、合理化建議600餘條,發放獎金23餘萬元,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1項、省級及以上創新成果5項。
王美紅深知:「任工會主席只有我為民,才會『民選我』,既然『民選我』,就必須『我為民』。」她表示,接下來的工作中,將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做職工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維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