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飄向措普溝

2021-01-15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靠意志力克服惡劣氣候條件,攻堅克難解決高原施工技術瓶頸,心存敬畏不傷害一草一木……在高海拔藏區的絕美之境措普溝修公路是怎樣一種體驗?日前,記者深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茶洛鄉尼戈村措普溝景區旅遊公路施工現場探訪建設者,聽他們講述高原築路故事。

「路通了,紅火的日子越來越近了!」7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茶洛鄉尼戈村措普溝景區的旅遊公路全線貫通,這對當地藏民阿堆而言,這條通往景區的道路,將為她的民宿帶來大量客源。

而對於高原築路人來說,在平均海拔3000米~4000米的藏區奮戰了近1年時間,他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築路人魏貴明常常望著措普溝的隱世風光恍然,他的身後,一條平坦的觀光路猶如一條哈達在高原飄揚。

「極限環境作業,靠意志力在拼」

巴塘縣措普溝景區基礎設施旅遊公路工程項目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茶洛鄉尼戈村,沿措普溝那千曲逆流而上,經來我、壓梭寺、茶洛村、熱坑、熱弄、措曲、措普湖,止於措普寺,公路全長29.526公裡,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

從成都飛抵世界海拔最高的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再換乘汽車來到位於尼戈村的旅遊公路項目。車程近5小時,窗外綿延的蒼翠與遠處聖潔的雪山交相呼應,山川之間鬱鬱蔥蔥,猶如一幅油畫映入眼中。

「放眼望去皆是絕美之境,但海拔高、氣候條件差、基礎配套薄弱、施工條件艱苦,留人成了最大難題。」中鐵八局三公司承建該公路的項目黨支部書記魏貴明向記者說起了在措普溝的施工感受。

項目部剛剛駐紮之時,由於高海拔地區沸點低,食堂的米飯麵條總是「蒸不熟、煮不爛」。項目部專門送廚師到當地餐飲店學習,誰知一星期後,培訓還未結束,師傅就請辭了。

此後,因為難以適應惡劣的氣候條件,接二連三地有工人退出項目。「這倒逼我們調整招人方向,最終留下來的建設者都是有高原工程經驗的人。」魏貴明說。

「山裡沒信號,天氣陰晴不定,這些都極大增加了公路施工難度。」施工現場管理員趙帥今年25歲,在他的印象中,在措普溝修路的日子一直在「上氣不接下氣地爬坡」。

由於工程路段沒有信號,進山便處於失聯狀態,他們只好選擇在對講機能有效聯絡的5公裡範圍內設崗,以方便全線施工的協調配合。

「白天太陽大、紫外線強,有時交通車臨時不在,步行七八公裡到不同點位是常有的事,一天下來累得都沒力氣吃飯。」趙帥是在公路瀝青鋪設階段才進場的,短短幾個月就瘦了十幾斤。

「在這種極限環境下作業,真的是靠意志力在拼。」他感慨道。

對一草一木心存敬畏

因不適應高原施工環境而「瘦身」的不止趙帥,項目總工程師鄭斌的衣服、褲子也足足掉了1個尺碼。

今年34歲的鄭斌剛剛當了爸爸,自從2月份回到藏區工地復工,已經5個月沒有回家。

眼下,公路雖已全線貫通,但他們依舊在為道路邊坡的重新覆土、草籽播撒忙碌著,「措普溝生態系統脆弱,抗幹擾能力低,我們要盡最大可能實現對植被的修復。」

「施工中我們始終小心翼翼,多挖一鏟就心顫顫,想方設法保護周邊的一草一木。」鄭斌告訴記者。措普溝旅遊公路修建面臨很多技術難題,比如,高海拔高寒地區,全段施工區域均為季節性凍土發育區,凍土產生凍融會破壞路面結構;措普溝所處位置,豔陽高照與大雪紛飛不過一瞬之間,劇烈氣溫變化易導致攤鋪料散溫過快,影響施工質量……不過,更大的考驗還在於如何在工程完成後對當地自然環境不傷半分。

「挖掘機通常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大家都變得溫柔起來。」鄭斌說,措普溝不可多得的經典景觀,承載著當地幾代人的希望,面對一旦破壞就不可逆的自然風景,項目部多次對接業主單位,審慎安排施工計劃與技術方案。

為防止現場揚塵給老百姓生活以及植被造成影響,項目部每天不定時在施工現場灑水。大到施工棄土、廢棄混凝土,小到瀝青鋪設產生的廢料,項目部都嚴格制定處理程序,確保不對一草、一樹、一湖造成損害。

甘孜州森林覆蓋率達32.1%,春秋季節是森林火災高發期,項目部自發成立了防火護林隊,創建無煙施工區,定期對管段30公裡範圍內的林區進行安全巡查。

「我們對措普溝的一草一木都心存敬畏。」鄭斌說。

黃泥路變觀光路

村民阿堆家的3層民宿可容納近50名遊客,目前裝修已進入收尾階段。她告訴記者,旅遊公路通車後,措普溝景區也將開門迎客,人氣一旦旺起來,自家的生意就有了指望。

「對於藏區深處的雪山小村而言,這將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致富路。」阿堆的女兒曲措是尼戈村走出的大學生。在她的記憶中,過去出山只能靠一條大坑小凼、雨季泥濘的鄉村道路;而想要一睹山中美景,同樣需要經歷近兩小時的顛簸才能到達核心景區,惡劣的路況「嚇退」了許多遊客和投資商。

「以前路不通,出趟遠門只能靠『四條腿』的。現在路修好了,『四個輪』的也能開到家門口了。」曲措說,巴塘縣措普溝景區公路的建成,將串起沿線天然溫泉帶、國家森林公園、章德草原、措普湖等多個景區,把更多人帶到這鮮為人知的人間仙境,一睹藏區深處的如畫風光。

阿堆和曲措是尼戈村少有的精通漢語的村民。魏貴明喜歡和她們交流,了解雪山小村的秘境傳說。

事實上,近一年時間裡,建設者們為措普溝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條高品質公路,他們還主動參與當地的扶貧攻堅,為尼戈村貧困村民提供專項普惠資金40萬元,同時購買蜂蜜、犛牛肉等當地特色農產品用於發放職工福利。

「藏族老鄉熱情好客,大家都對這裡的雪山草原、碧水藍天、青稞酒和酥油茶充滿留戀……」眼下,旅遊公路已然貫通,回望一年來的點滴,魏貴明坦言「痛並快樂著」。

「從顛簸的黃泥路到平坦的觀光路,在藏區這樣一幅絕美畫卷上增添一抹新顏色,是修路人莫大的榮幸!」魏貴明望向遠方,一條「哈達」飄向措普溝景區深處……(工人日報記者 李娜 本報通訊員 王靜煊 攝影:李娜 製圖:陳子蘊)

相關焦點

  • 在措普溝感受寧靜,讓你成為真正的「懶蟲」
    9月27日,巴塘措普溝景區正式開營,一場簡單簡樸但不失溫度情懷的活動在「高原江南」上演。藍天群山為妝,綠水湖光著衣。上午10點,400多名嘉賓、遊客進溝向世人揭開它神秘面紗。
  • 措普溝自然生態保護區——森林和湖光山色相交融,猶如仙境
    措普溝自然生態保護區位於巴塘縣北麵茶洛鄉境內,318國道從溝口經過,距巴塘縣城105公裡,距理塘縣城120公裡。景區景色秀麗,由雪山、湖泊、森林、峽谷、草甸、溫泉群、藏傳佛教寺廟、野生動物和人文景觀構成。
  • 白音哈達草原景區怎麼樣 在哪裡?
    最近呼倫貝爾新開了一趟草原列車被稱作「呼倫貝爾號」,其中「呼倫貝爾號」經過的一處景點叫做白音哈達草原景區,那麼白音哈達草原景區怎麼樣 在哪裡?白音哈達位於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境內景色宜人四季分明,而且自然景觀多種多樣,好奇的朋友可不要錯過這篇攻略哦。
  • 醫者佛心| 加措活佛對話阿克卡洛
    加措活佛認為,佛教和外界的交流很頻繁,網際網路也是路徑之一。在活佛眼裡,一切皆是隨緣,一切皆可傳道。新浪微博ID「加措上師-慈愛基金」粉絲現已超過1300萬。基金的捐贈都會全部用於基金所支持的各個慈善項目。
  • 趾鳳:條條標語助力人普工作
    為做好七人普工作,趾鳳鄉轄區各村多措並舉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張貼人普公告、出動宣傳車、發微信朋友圈、上門發放《致住戶的一封信》等,其中懸掛橫幅標語,能充分發揮它場所固定、保存長久、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點,讓普通群眾知曉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及意義,營造人人知曉,發動人人參與,為普查員入戶登記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確保高質量完成人普工作。
  • 敖漢細毛羊、中國草原紅牛、烏蘭哈達豬——赤峰曾經的三大種畜
    草原紅牛背毛為紫紅色或紅色,個體不大,頭較輕,大多數有角,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形,略向內彎曲。頸肩結合良好,胸寬深,背腰平直,四肢端正,體質結實,乳房發育良好。成年公牛體重550~600公斤,母牛為400公斤以上。其肉質鮮美細嫩,為烹製佳餚上乘原料,皮可製革,毛可織毯。
  • 烏蘭哈達火山群,中國唯一的草原火山,最近一次噴發在1萬多年前
    5月20號,從山西大同出發,到達烏蘭哈達火山群差不多有二百公裡的路程。全程高速,景區不收門票,也沒有人管理,所以能上到火山頂上。烏蘭哈達火山是中國唯一的草原火山,最近一次噴發在1萬多年前。當地人把火山有的稱為煉丹爐,有的則稱為青春痘。哈哈,好形象的比喻。
  • 甘孜州向自貢送出「特大禮包」——全域景區冬春旅遊門票全免
    四川新聞網消息(崔青)12月3日,自貢萬達廣場人頭攢動,由甘孜州人民政府主辦,甘孜州文化廣電旅遊局、萬達廣場承辦的「山河萬裡 甘孜必達——冬遊甘孜旅遊季」巡迴推介活動來到自貢,向自貢人民送出冬遊甘孜大禮包。活動中,近日網絡人氣爆棚的甘孜州理塘小夥丁真通過視頻,向廣大遊客發出了冬遊甘孜邀請。
  • 吉林倆村民坐氫氣球打松籽,結果越飄越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浙江之聲」(ID:zhejiangzhisheng) 9月21日,吉林汪清縣兩名村民乘氫氣球在和盛村後山打松籽,不慎飄走…… 據森警介紹,兩名村民會操控氫氣球在大興溝河東加油站附近自行降落後,被派出所民警帶走。
  • 兩村民坐氫氣球打松籽,越飄越遠……
    9月21日,吉林汪清縣兩名村民乘氫氣球在和盛村後山打松籽,不慎飄走……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森警介紹,兩名村民會操控氫氣球在大興溝河東加油站附近自行降落後,被派出所民警帶走。而「飄走」事件之前也曾發生過。坐氫氣球被吹上八百米高空 絕望錄視頻2017年8月28日七夕節,也是在吉林省汪清縣一男子乘坐氫氣球打松塔。因固定氣球的繩子沒系好,大風將他連球帶人刮到八百米高空,飄行直線距離超過五十公裡。絕望中他錄視頻說:「樂觀面對生活吧,我飛了!」
  • 啥是個窩溝齲?窩溝封閉如何預防窩溝齲呢?
    窩溝齲是常見的齲齒類型之一,因為病發位置位於磨牙的窩溝故得此名。窩溝齲僅限於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的咬合面、頰面溝和上頜前牙舌面的齲損。臨床檢查中可見咬合面有黑線,檢查中可卡住探針,當然有些窩溝齲的齲損釉質表面無明顯破壞,這說明齲壞還沒有加深惡化,需要及時填充補牙。窩溝齲的特點在於磨牙的窩溝底部接近牙體組織的牙本質和牙釉質臨界點,所以很多人出現的牙齒敏感現象有很多不乏是窩溝齲造成的,而且窩溝齲外邊看似小,實則內部牙體齲壞已經很嚴重。
  • 新疆硫磺溝煤田大火燒了百餘年今朝撲滅(組圖)
    從2000年開始,我國新疆煤炭系統的科技人員和工人,向百年大火宣戰。到目前為止,新疆硫磺溝煤田火區18處子火區已有14處被撲滅,剩餘的4處子火區的滅火主要工序業已完成。7日,記者來到硫磺溝煤田,目睹了我國數百撲火人員正在與百年大火進行最後的戰鬥……  最後四塊火區正在收尾  司機老郭把麵包車開得飛快。
  • 甘肅慶陽黃土塬告別「土炕」「火爐」 多措治汙享藍天
    甘肅慶陽黃土塬告別「土炕」「火爐」 多措治汙享藍天 2019-01  慶陽市人大代表、西峰區環保局環境工程師張超介紹說,慶陽當地出臺了《慶陽市2018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對城區(棚戶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及向外延伸5至10公裡範圍內居民取暖土炕、土灶、小火爐實施煤改氣、煤改電或清潔能源進行替代工作。「再造一個子午嶺」工程初見成效。
  • 多措並舉助力泉企復工復產
    □商報記者 陳若榕 王樹帆 通訊員 張少榕 一段時間以內,泉州稅務部門聚力開展「紓困行動」,通過成立專門工作組和稅收政策服務隊幫助企業、拓展「非接觸式」服務、「一企一策」精準幫扶等,多措並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此外,泉州廣大行業協會、商會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積極組織行業企業協調重要物資與服務保障,指導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 日照山海天市政園林:量身定製穿「冬衣」 多措並舉過暖冬
    開展凍水澆灌,上凍前對區內綠植普灌一次防凍水,確保到邊到沿、澆足澆透,多措並舉確保綠化植物安全越冬。
  • 日本「垃圾島」飄向美國 重量可以達到500萬噸【圖】
    原標題:日本「垃圾島」飄向美國 重量可以達到500萬噸【圖】   摘要:日本有一個「垃圾島」,島上堆滿了房屋、家電、滾筒洗衣機,而現在,這個垃圾島正脫離日本島主體,逐漸像美國飄去,而「垃圾島」重量可能超過一百萬噸,覆蓋面積與德克薩斯州相同。
  • 集中執行破難題 多措並舉促執行
    集中執行破難題 多措並舉促執行 2020-12-02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