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棒球隊:我的棒球夢,不只是冠軍
學生記者 陳蘇
圖為清華棒球隊員在賽場上。學生記者 張偉傑 攝
2013年5月19日下午15:00,清華北操場,晴空萬裡。
踏著動感音樂,由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簡稱MLB)和北京大學生體育協會棒壘球分會共同主辦的首都高校棒球決賽即將開始。
從北京高校17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的清華棒球隊和北大棒球隊再次上演巔峰對決。
「好投手!」
「強棒,來一棒!」
圖為比賽現場。學生記者 孟冬雪 攝
「Home Run, Home Run!」
綠蔭場、紅泥土,此刻白色隊服帥氣的身影組成了北操場最亮麗的風景線。在千餘名來自北京各高校的棒壘球隊員和廣大棒壘球愛好者的加油助威中,清華隊一鼓作氣、連連打出安打,並擊出滿貫炮,在比賽中以穩健的發揮以20:4的比分成功登頂,成為首都高校棒球決賽冠軍。
鮮花、擁抱、榮譽、採訪接踵而至。然而,冠軍光環的背後,凝結著棒球隊每位隊員辛勤的汗淚,每日的訓練就是他們的縮影。
每天下午五點,夕陽正好,棒球隊的小夥子們準時到達北操場,齊集後開始訓練。從今年起,北操場已完全竣工,作為北京高校中唯一的標準棒球場,這裡已經成了棒壘球場訓練和比賽的專用場地。
集合完畢,所有隊員開始慢跑熱身,之後進入單項訓練。打擊、傳球、接球和跑壘是棒球對運動員的基本技術要求。作為準教練,「博導」劉睿劼開始分兵排陣。
首先是傳接球。球隊20多個隊員,新老搭配,兩兩迅速組成一組。兩人相隔距離由近及遠,頭頂棒球帽,左手戴手套;右手投球,左手接球,來回上百個回合。現場安靜,只有棒球在空中來回勾畫出的漂亮弧線,以及棒球入手套時清脆利落的聲音,見證這一對對選手之間的默契和配合。
落日西斜,今日訓練重點——模擬比賽開始。棒壘球是一項進攻與防守完全分開的運動,每位隊員既要在防守局時承擔防守任務,又要在進攻局時充當打擊者。球隊分成進攻方和防守方,跑壘指導員劉睿劼開始模擬球隊作戰策略。
「四壞球,保送一壘!」
隨著守方投手連續的壞球,攻方擊球員被保送一壘。
「安打,一二壘有人!」
壘上又一記安打,壘上所有球員進入下一壘。
「三壘方向安打!兩分打點!三壘返回本壘得分!」
「太遠了!回來!守住本壘!」
……
圖為比賽現場。學生記者 張偉傑 攝
此刻的北操場沸騰著,球員吶喊聲、奔跑聲、呼叫聲、加油聲不絕於耳;高飛球、地滾球、接殺球目不暇接;模擬練習勝似比賽現場,一場廝殺正在上演……
夕陽西下,歷經兩個多小時,每次訓練時都以衝刺速度跑上五六百米,投手捕手之間投接球達兩三百次,滑壘、盜壘時直撲壘上的壘包,直至滿身大汗、汗流浹背,紅泥土染紅了白色運動服,模擬練習才結束。之後隊長楊超整隊收操,隊員圍在一起,全隊開始練習總結,一天的訓練也接近了尾聲。
在美國,棒球的地位僅次於橄欖球。但是在中國,棒球一直是個小眾的體育運動,棒球隊也一度成為大家眼中神秘的存在。即使在清華這個重視體育的園子裡,打棒球的人也不多。清華大學棒球隊最早成立於解放之前,於1991年隊伍復建。現今球隊新老隊員一共20人左右,相比以前減少不少。
打棒球的人少,觀看比賽、了解比賽的人就更少了。「不像籃球足球比賽,比賽時都會有很多觀眾過去加油,棒球比賽很少有女生過來觀看的。」一隊員略帶委屈地戲謔道。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棒球比賽規則難懂」,隊長楊超道。不要說對棒球毫無接觸的普通人容易繞暈,即使是棒球隊隊員,要完全消化和明白這個規則也需要很長時日。「每一位新隊員加入棒球隊,第一件事就是觀看比賽、熟知賽制和規則。」
簡單來說,棒球比賽按「局」劃分,在半局中,進攻方有三個人「出局」,則進攻結束,雙方交換攻守。兩個隊各進行一次進攻和防守稱為一局。在每一局,防守方九名成員同時上場,投手、捕手、一壘手、二壘手、三壘手、遊擊手、外野手在棒球場地相應位置,對進攻方依次上場的擊球員擊出的球進行處理。如果擊球員擊出的球足夠「好」,使得攻方隊員可以從本壘的擊球區依次跑過一壘、二壘、三壘,再回到本壘,就得到了一分。
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規則,所有球員對最初為什麼進入球隊都給出了同樣的回答。「對棒球的興趣和愛好,這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運動」。也正因為志同道合,球隊就像一個大家庭,相互之間起外號,還在日常訓練時使用相互間才懂的暗號,感情非常融洽。
劉睿劼,投手和外野手,外號「博導」,是全明星隊員,也是隊裡最元老級、球技最全面的球員。他從2006年起就加入了球隊,參加過的比賽不勝其數,身邊的隊友也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已經博士四年級的他卻毅然留了下來,只因為對棒球的熱愛和執著。只不過,而今13號球衣的他也多了一份新的責任:教練。自從前棒球隊教練離職後,球隊就沒有專職的教練。除了已畢業的師兄師姐過來當教練外,更多時候,是由博導來統籌球隊的訓練和比賽。也正因為他高標準、嚴要求、高質量的訓練,球隊的訓練效果穩步提升。
楊超,三壘手,全明星隊員,外號稱「小胖」。小胖看起來能力不明顯,可是傳球和打擊力量相當的好,球到21號手裡那真讓對手汗顏。而今小胖成了棒球隊新一屆隊長,球隊的日常管理也落到了他的頭上。「作為隊長我覺得很光榮,這是大家對我的認可;我願意做好它,也更要把球打好。」
捕手劉汪洋,今年北京高校比賽榮膺「金手套」獎,指揮防守頭腦清晰;主力投手「泡泡」姜之源,力量突出,和劉汪洋是黃金搭檔;中外野手「影帝」宋彭,作為進攻方時永遠的一號棒,上壘能力非常強;「炮神」蘇宇坤,強棒中的五棒,打擊爆發力相當的突出,在清華對陣北京理工大學半決賽中更是打出「雙響炮」罕見的局面。還有內場遊擊手「小豬」朱昌磊,左外野手「書記」崔瀟驍、二壘手劉文、一壘手傅昆。這十名研究生主力都是從本科開始打球,他們加入球隊有的已長達六七年,基礎技術紮實,大賽經驗豐富。
當然,還有新的力量。低年級的本科生也在不斷的補充新鮮的血液,他們訓練猛,學習快,進步明顯。賀思維、李偉、谷澤國、殷其昊等人經過近幾年的刻苦訓練,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也開始逐漸把握機會代表清華出戰。
年復一年,球隊隊員不斷更新,但是球隊的感情沒變,氛圍沒變,訓練沒變,對榮譽的追求沒變。正是這樣一群小夥子,他們用勤奮、踏實和努力,一直走在了榮譽前面。清華棒球隊在2009、2010、2011年連續三年奪得該項賽事冠軍,2012年獲得亞軍,而今年在擊敗衛冕冠軍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後,再次奪得冠軍。
榮譽鐫刻著汗水和淚水,更凝結著友誼和對未來的期待。「感謝棒球給我們帶來的一切——樂趣,友誼,永不言棄的決心,團結協作的精神。棒球已經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一個永不磨滅的印記!」
雖然,現在的中國棒球普及還不像在歐美日韓一樣廣為人知;雖然,現在的大學生棒球還不像足球籃球排球一樣激潮澎湃;雖然,規則看不懂、比賽時間久、沒有拉拉隊……但是,當綠茵場動感音樂響起的那一刻;當球員身體直貼地面滑向紅土壘包的那一刻;當得分時上場隊員全場奔跑呼叫的那一刻,當比賽結束時全體球隊成員鄭重地向球場鞠躬敬禮的那一刻,觀眾們明白棒球也可以是我們每個人的。
「棒球會是我們可以打一輩子的球,也希望更多的你們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這是棒球小夥們共同的心聲,也是他們的希望。
(清華新聞網7月1日電)
編輯:冰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