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鼻液是治療鼻炎的一種外治法,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配合性治療方法。根據藥物的性質與作用的不同,可以配合應用於多種鼻病、耳病以及鼻咽部的病變,比如兒童腺樣體肥大等。
很多人都用過滴鼻液,但是滴鼻液怎樣滴,這裡面很有學問,別拿來就用。滴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的說明書。患高血壓的老年人慎用鼻黏膜血管收縮劑,以防使血壓升得更高。
雄安新區雄縣醫院耳鼻喉科的劉江峰副主任醫師指出:滴藥前把鼻涕儘量擤乾淨,如果鼻腔有幹痂,可用溫鹽水清洗,待幹痂變軟取出後再滴藥。滴藥時,仰臥於床上,肩上墊一個軟枕,頭儘量後仰,使鼻腔低於口咽部;也可將頭懸垂於床緣外或取坐位,頭儘量後仰,鼻孔朝上,然後滴藥。滴藥時可將藥液順著鼻孔一側慢慢流下,讓鼻腔側壁起緩衝作用,以免藥液直接流入咽部而苦味難忍。滴藥後輕按兩側鼻翼兩三下,使藥液布滿鼻腔。滴藥後應保持原體位3至5分鐘,讓藥液充分吸收。滴鼻的劑量與次數應遵醫囑或依說明書行事,一般滴鼻液每次滴兩三滴,每日滴三次。
鼻竇炎患者滴完藥保持原體位3至5分鐘後,藥物到達副鼻竇開口,使竇口黏膜收縮,竇腔內的分泌物容易流出,這時把鼻腔中的分泌物擤乾淨,然後再滴一次藥,藥液可經竇口進入竇腔,起到消炎作用。
黏膜乾燥引起的鼻出血,一般出血點都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這樣的患者可用薄荷石蠟油滴鼻劑,滴藥時應將藥液順著鼻孔內側慢慢流下,以起到潤滑鼻中隔黏膜的作用。
滴鼻液為化學合成的製劑,有較強的收縮血管作用,對鼻纖毛運動有抑制作用,有刺激性,可引起頭昏、頭疼。大劑量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嚴重者可引起衰竭及麻痺。中毒時可出現嗜睡、呼吸抑制、心動過緩、心律紊亂及體溫過低。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該馬上停止用藥。
最後,雄安新區雄縣醫院耳鼻喉科的劉江峰副主任醫師強調指出:各種各樣的滴鼻藥都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產生依賴性,造成藥物性鼻炎。如果多次用滴鼻液不起作用,應及時找專科醫生檢查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