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態氮超標,怎麼高效去除?

2020-12-06 湛清環保

一、廢水中硝態氮的來源

自然界中的氮以氨氮、硝態氮和有機氮為主要存在形式,隨著工業的發展,水汙染日益嚴重,水中的氮含量也增加,許多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硝態氮,如國防炸藥製造過程中用到大量的硝酸鹽作為原料,機械化學等工業使用硝酸鹽作為氧化劑,煉油等一些行業產生的含氨氮廢水經過硝化後也轉化為硝態氮。

二、廢水中硝態氮的轉化

硝態氮中是高價態的氮,轉化過程中往往是氮素的還原,即反硝化作用。在厭氧環境下,硝酸鹽代替氧氣作為電子受體,有機物提供電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還原硝氮物質。

三、生物脫氮法去除硝態氮

常用的脫氮方法有化學脫氮和生物脫氮,目前應用廣泛並能夠有效去除硝態氮的方法是生物脫氮法,去除率能達到99%。

為了使反硝化反應能夠在有限的條件下高效的完成硝態氮去除,採用富增集成裝備IDN-BMP系統,一方面能夠調整池體的反硝化菌落條件,引入優勢脫氮菌群的方式迅速啟動,也可以優化恢復原有系統的脫氮功能。另一方面結合專項強化耦合釋氮技術,成倍提升反應效率。

國內外對工業廢水硝態氮去除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IDN-BMP技術已經投入了實際應用,並獲得良好的運行效果。

與傳統生化工藝對比,富增集成裝備IDN-BMP,微生物富集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佔地面積小,並實現完全的自動化控制,大大提升了脫氮效率。

雖然目前已有很多的硝態氮去除工藝,但從成本角度來看投資和運行費用較高,所以工業廢水中的硝態氮去除仍需投入大量的研究。

一種總氮去除反應系統—富增集成裝備IDN-BMP

相關焦點

  • 汙水中硝態氮的去除方法
    廢水總氮超標是目前很多企業面臨要解決的問題,硝態氮是總氮難以達標的主要原因,由於硝態氮是較穩定的化合物,硝態氮處理是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還原為氮氣,而這個過程是分布進行的,一些廠因為水質複雜或者脫氮工藝不完善等原因,導致硝態氮處理不完全而無法達到總氮處理達標的效果。
  • 汙水中硝態氮含量過高處理工藝技術
    物理硝態氮處理工藝技術包括膜分離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膜分離技術投資大、膜更換等系統運行成本高,且產生的濃鹽廢水處理較困難;離子交換技術的再生效率低,再生過於頻繁,也會產生大量再生廢液。物理法的缺點在於不能徹底去除水體中的硝態氮。
  • 生態塘對養殖池塘水氨氮和亞硝態氮去除的效果
    生態塘對養殖池塘水氨氮和亞硝態氮去除的效果2020-05-08 08: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柏普泰水產池塘養殖密度過大,養殖餌料投餵增多,相應造成養殖水體的氨氮和亞硝態氮增多。有研究表明,在池塘養殖投餵的飼料中,有5%~10%未被魚類食用,而被養殖魚類食用的飼料中又有25%~30%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而且養殖池塘的尾水、殘餌和排洩物是直接通過排水渠排出塘外,並沒有經過處理,容易造成養殖水資源的浪費和水環境的汙染。
  • 總氮、氨氮、硝態氮、凱氏氮的關係與區別!
    本文梳理了水體中氮元素中的常見存在形態以及各自的概念和測試方法。以期給您的研究和學習提供參考。一、氮元素的關係進入水體中的氮主要有無機氮和有機氮之分。無機氮包括氨態氮(簡稱氨氮)和硝態氮。氨氮包括游離氨態氮NH3-N和銨鹽態氮NH4+-N;硝態氮包括硝酸鹽氮NO3--N和亞硝酸鹽氮NO2--N;有機氮主要有尿素、胺基酸、蛋白質、核酸、尿酸、脂肪胺、有機鹼、氨基糖等含氮有機物;可溶性有機氮主要以尿素和蛋白質形式存在,它可以通過氨化等作用轉換為氨氮;凱氏氮包括有機氮與氨氮,不包括硝態氮。
  • 陽極氧化行業廢水中的總氮如何去除?
    劉文龍(蘇州湛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蘇州,215300)摘要: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陽極氧化中哪些工藝單元可能會產生硝態氮、以及產生氨氮的原因,如果不產生會有哪些影響,和分享高效快速的去除硝態氮的HDN工藝,達到廢水排放標準的方法。
  • 總氮處理,怎樣才能獲得高效脫氮效率?
    脫氮劑原理 汙水高效總氮去除劑技術硝化菌和亞硝化菌屬於自養型細菌,在反應過程需要大量的氧氣,並分成兩步進行,在亞硝化菌的作用下,氨轉化為亞硝酸鹽氮,再經硝化菌作用,氧化成硝酸鹽氮。反硝化過程是指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被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還原為氣態氮的過程。利用水中的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酸鹽作為電子最終受體,使有機物分解,同時將硝酸鹽氮還原成氮氣。很多脫氮工藝中硝態氮處理是最後的步驟,也是較為困難的一步,通常廢水中總氮超標的主要是由反硝化反應不徹底導致的。
  • 應重視硝態氮同化過程在降低土壤硝酸鹽濃度中的作用|觀點
    好氧條件下,土壤硝態氮淨變化量取決於產生(礦化和硝化)和消耗(硝態氮同化)的量。但是,一直以來,受微生物優先利用銨態氮這一傳統觀點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農田土壤微生物較少利用硝態氮,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硝態氮同化過程的研究。該過程獨具優勢,它將硝態氮轉變為微生物生物量氮進行短期儲存並發生再礦化,具有保氮功能且環境友好。
  • 工業汙水反硝化高效脫氮反應器
    近年來,水體氮素汙染引起的富營養化嚴重,氮素超標所導致的湖泊藻類爆發及沿海「赤潮」頻頻發生,目前大部分汙水處理廠採用較成熟的傳統活性汙泥法脫氮,但其不能達到高效脫氮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汙泥產量高的壓力。高效脫氮反應器是避免傳統活性汙泥法存在的剩餘汙泥產量高、佔地面積大等問題而研發的產物,高效脫氮反應器具有高效脫氮能力,可將廢水中的總氮有效去除。
  • 巨曉棠教授關於硝態氮遷移的評論文章在PNAS上發表
    本網訊  1月16日,我校巨曉棠教授題為「Direct pathway of nitrate produced from surplus nitrogen inputs to the hydrosphere」(硝態氮向水體遷移的直接途徑
  • 氨氮超標啦?教你分析氨氮超標原因與解決辦法!
    01、氮的去除機理氮的去除不是靠細胞過量吸收去除的,其主要機理為:● 顆粒性不可生物降解有機氮通過生物絮凝作用成為活性汙泥組分,通過排除剩餘活性汙泥從系統中去除;●好氧條件下硝化菌將氨氮氧化為硝態氮,缺氧條件下反硝化菌將硝酸鹽異化還原成氣態氮,從水中除去。由於缺氧區反硝化需要大量碳源,因此一般缺氧區都放置在生物處理的前端(進水端),但是進水中多為氨氮,少有硝態氮,無法進行反硝化,因此需要內回流。
  • 氨氮超標有哪些危害?如何處理氨氮超標?
    氮在廢水中以有機態氮、氨態氮(NH4+-N)、硝態氮(NO3--N)以及亞硝態氮(NO2--N)等多種形式存在,而氨態氮是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廢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離氨和離子銨形式存在的氮,主要來源於生活汙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焦化、合成氨等工業廢水,以及農田排水等。氨氮汙染源多,排放量大,並且排放的濃度變化大。
  • 東道爾水技術:「乾貨」汙水總氮怎麼去除?有什麼好的方法?
    無機氮=氨氮(NH3-N,NH4-N)+硝態氮(NO3--N)+亞硝態氮(NO2-N);凱氏氮(TKN)=有機氮+氨氮(NH3-N,NH4-N)。二、基本原理在廢水脫氮技術中廣泛使用生物法進行處理,生物脫氮是依靠水體中微生物的生理代謝作用將不同形態的氮轉化為氮氣的過程,流程為:廢水中難降解的有機氮通過水解氨化作用,分解為氨氮(NH3--N,NH4-N),氨氮在亞硝化作用及硝化作用下,轉化為硝態氮(NOX-N),繼而在反硝化作用下轉化為氮氣
  • 大氣硝態氮來源的同位素示蹤研究取得新進展
    本站訊(地球系統科學學院供稿)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導致陸地大氣系統的活性氮快速持續增加,現已成為最突出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其中,以燃煤和機動車尾氣為主的化石源氮氧化物(NOx)排放被認為是大氣硝態氮(NOy)汙染和沉降通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 經歷了無數次總氮(TN)超標 我總結出了這些原因!
    ,導致A池中只有少量外回流攜帶的硝態氮,總體成厭氧環境,碳源只會水解酸化而不會完全代謝成二氧化碳逸出。解決辦法:內回流的問題很好發現,可以通過數據及趨勢來判斷是否是內回流導致的問題:初期O池出口硝態氮升高,A池硝態氮降低直至0,PH降低等,所以解決辦法分三種情況:1)及時發現問題,檢修內回流泵就可以了2)內回流已經導致氨氮升高,檢修內回流泵,停止或者減少進水進行悶爆3)硝化系統已經崩潰,停止進水悶爆
  • 生物脫氮機理、AO工藝脫氮過程全解析
    生物脫氮的基本原理是在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態氮的基礎上,先利用好氧段經硝化作用,由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的協同作用,將氨氮通過反硝化作用轉化為亞硝態氮
  • 土壤中氮的形態和轉化
    土壤無機態氮主要是銨態氮和硝態氮。它們都是水溶性的,都能直接為植物吸收利用。銨態氮為陽離子,能為土壤膠體所吸收成為交換性陽離子,但也有一部分在進入粘粒礦物晶架結構中後,被閉蓄於晶層間的孔穴內成為固定態銨。   1.有機態氮   按其溶解度大小和水解難易分為3類:   第一、 水溶性有機氮   一般不超過全氮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