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夠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嗎?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2021-01-18 探索浩瀚星空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今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生命世界,不僅有智慧生命人類,而且還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命。人類誕生之後,經過不斷的努力成為了地球新的霸主,新的主人。

人類的霸主地位並不是依靠像恐龍一樣的力量,而是依靠我們智慧的大腦。人類的身體素質並不強大,比不上很多的野獸,可是我們有智慧的大腦,發明了各種工具,在工具的幫助下,一步步成為了地球的主人。

人類是地球上數十億年生命歲月裡出現過的唯一智慧生命,是非常自豪的,自豪往往伴隨著狂妄的自大,不少的人們自信地認為,地球將永遠是人類的家園,我們能夠在地球上一直生存下去,事實真的如此嗎?

人類能夠在地球上一直生存下去嗎?想像很美好,現實卻非常殘酷。如果朋友們對地球生命史的演化有所了解的話,你就會發現,在38億年的生命歲月裡,沒有一種生命能夠一直在地球上生存延續下去,它們都在各種大滅絕災難中先後消失了,只不過是地球的一個過客。

那麼人類會是地球的一個過客嗎?想揭開這個謎團,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生命的演化歷程。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早期的地球可不是現在這樣穩定美麗,而是一個到處都是都是熔巖的恐怖世界,環境比現在的金星還要惡劣幾十倍。

當然,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任何一顆行星在早期的演化過程中都是如此。地球的這種恐怖場景持續了有4億年的時間,隨後地殼開始變得逐漸穩定,溫度也不斷下降。在地球冷卻的過程中,原始的海洋也一點點形成了,而對地球地球早期液態水的來源,目前科學界還沒有定論,有人認為是地球自身擁有的,有人則認為是彗星帶來的。

不管早期地球的水資源是如何來的,它出現在了地球上是一件無比幸運的事情。海洋的形成為生命的誕生奠定了基礎,當然光有海洋還不行,生命的形成需要滿足很多條件。早期的地球是沒有氧氣的,所以最早誕生的生命都是厭氧生物。

厭氧生物雖然也是一種生命形式,可是這種生命有太多的弊端,它們很難通過進化演化成長起來,成為複雜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那怎麼辦?沒有氧氣地球的生命就沒有進化前程,這種情況在30億年前被改變了。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大約30億年前,一種叫「藍細菌」的生命出現在了地球上,這是地球上首批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我們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能夠產生大量氧氣的。藍細菌的出現不僅向大氣層輸送了大量氧氣,同時它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也順帶吸收掉了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

當地球大氣氧氣豐富起來之後,厭氧生物在新的生態環境下逐漸消失了,而依靠氧呼吸的生命開始出現在地球上。雖然這是一個好事,可是由於藍細菌的大量出現吸收掉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讓地球失去了一個強力的保暖層。

我們都知道,二氧化碳也是溫室氣體,能夠帶來溫室效應。原來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時候,溫度自然是比較適宜且溫暖的,可是由於藍細菌吸收掉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大幅減弱。這個時候地球進入到了一段非常可怕且持續時間漫長的冰河時期。

這段冰河時期質疑了至少有3億年時間,在此期間誕生的生物99%都被凍死了,而曾經為地球帶來大量氧氣的藍細菌,也在此階段滅絕。好在大自然沒有做得太絕,仍然給地球留下了1%的生命火種,而這些火種成為了地球的希望。

當冰河期過了之後,地球的生態再次變得溫暖起來,到了5.4億年前,屬於生命的時光終於到來了。科學家在研究探索地球生命歷史的過程中發現,在5.4億年前,地球出現過一次生命大爆發,大量全新的各種生命在這個時期不斷出現。

從5.4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這段數億年的歲月裡,生命的進化演化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期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還有不知多少次的小型生物滅絕。在一次次的生物大滅絕中,舊的生命不斷消失,新的生命不斷誕生,生命在不斷的輪迴交替中進化演化,直到數百萬年人類誕生了。

通過以上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出,地球生命在38億年的歲月裡,進化演化之路並不容易,可以說充滿了各種艱辛。沒有一種生命能夠一直延續進化演化到現在,如果說哪一類生命延續的時間最長,那可能就是我們都熟悉的微生物了。

人類雖然是智慧生命,跟其它生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只要我們需要依賴地球的那一天,一旦地球再次進入生物大滅絕事件中,那人類也同樣難以生存下去,有可能也會走上6500萬年前恐龍的道路,從地球上消失,成為一個過客。

當然,人類是高級智慧生命,自然不其不凡之外,而這個不凡之處就是我們用智慧走上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地球的束縛,將整個宇宙當成我們的家。如果人類能夠擺脫地球的束縛,那麼整個太陽系,整個銀河系甚至是整個宇宙都有可能是我們的家園。

站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不過是一個渺小如塵埃的星球,而在宇宙中像這樣的星球數不盡。即使是我們能夠縱橫銀河系,能夠居住生存的星球也會有千千萬,那個時候地球的崩潰或者毀滅是影響不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

所以,人類很難在地球上一直生存下去,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只有走進星空,人類才能夠擺脫地球生命不斷輪迴終結的命運。只有在宇宙中,人類才能夠一直延續發展下去,甚至有一天成為宇宙的至尊霸主。

相關焦點

  • 地球環境持續惡化,人類能否一直生存下去?沒有這麼容易!
    ,對此專家們心中萌生了一個疑問,如此強大的恐龍都從地球上滅絕,人類在地球上又會生存多久呢?人類一直為成為地球的新任霸主感到自豪,人類能否在地球上一直生存下去呢?人類想像固然美好,可是我們要面對結局,46億年的時間內,都沒有任何一種文明能夠延續至今,人類文明真的會憑藉自己的努力延續下去嗎?實際上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跟科學家早已給出我們解釋。
  • 地球的壽命還有多久?人類能夠跟隨地球一直延續下去嗎?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適宜人類生存的只有地球這一顆藍色星球。地球的美麗和特別,只要我們走出地球跟其它的行星進行對比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將八大行星放在一起,你就會發現地球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它是那麼的美麗,散發著藍色的光輝。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隨著人類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很難成為人類永久生存的家園。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數十億年不斷的演化才形成的,人類想要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我們就需要生態系統能夠一直保持完美。
  • 50億年後,太陽達到終點,到時候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隨著人類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很難成為人類永久生存的家園。 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數十億年不斷的演化才形成的,人類想要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我們就需要生態系統能夠一直保持完美。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數十億年不斷的演化才形成的,人類想要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我們就需要生態系統能夠一直保持完美。雖然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卻非常殘酷,當人類誕生之後,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地球的生態系統不斷變差
  • 人類在宇宙文明圈子裡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雖然人類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文明蹤跡,但是科學家卻堅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我們之所以找不到,主要還是人類的科技實力不夠。那麼地球和人類在宇宙會有什麼樣的地位?有人可能會說,地球這樣的美麗生命星球,在宇宙是非常稀有的,自然是有著非凡的地位。而人類作為智慧文明,在宇宙更是有著高貴的地們,事實真的如此嗎?
  • 如果地球70億人類,回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能夠生存下去嗎?
    曾經有一些腦洞大開的朋友有過這樣一個猜想:如果10萬現代人類回到恐龍時代,我們能夠生存下去嗎?其實大家只要想想就很容易弄明白,如果這10萬人口分布在地球各個地方,那是不可能在恐龍稱霸的時代生存下去的。即使這十萬人聚集在一個地方生存,可能也只是能夠支持更長一點時間而已,最終有可能也會被恐龍消滅。
  • 人類會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如今的人類,早已經自詡為地球的主人。畢竟,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後,地球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很多生物的繁衍生息都要依靠於大自然,可是在人類出現後,人類的活動導致了很多生物都已經遠離了自己一開始被大自然設定好的軌道。看起來,人類是不是非常厲害?那麼,人類真的會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人類能夠生存下去嗎?答案出乎意料
    太陽系的老大是太陽,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可以說有了太陽才有太陽系,而地球之所以能有生命,離不開太陽,沒有太陽的光和熱,地球也不可能誕生生命,更不會有人類。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假設: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人類能夠生存下去嗎?
  • 人類還能夠在地球生存多久?答案可能讓我們感到沮喪
    越是對地球歷史以及生命史了解得越多,我們越會感到人類未來的生存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曾經人們都認為地球是人類的家園,我們可以永久生存在地球上。可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已經很少人敢於自信地說,人類可以在地球生存到永遠。
  • 如果太陽不再發光發熱,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嗎?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能夠誕生人類,跟天上的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太陽是一顆恆星,它依靠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釋放出了大量的能量,而地球距太陽的距離剛剛好,可以獲得適宜的陽光和溫度,讓地球有了生命誕生的條件。
  • 如果地球表面71%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不管如何,70%的海洋面積孕育了地球這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地球表面70%的面積是陸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這個時候,地球的溫度就會上升很多,乾旱少雨會成為普遍的事情。缺乏雨水,陸地大氣溫度就會非常高,森林和植被等就很容易發生火災,從而更加惡化地球的生態環境。很多生命可能會因此而無法生存下去滅絕。如果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地球生物體內的水含量跟地球表面水的面積非常接近,都是70%左右,這會是一種巧合嗎?
  • 人類找到外星人會怎樣?劉慈欣的《三體》早已預言了人類殘酷命運
    太陽系都沒出去的人類妄言自己是唯一的智慧生物,就好像剛爬出蟻穴的螞蟻認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一般可笑。關於人類應不應該繼續尋找外星人,劉慈欣在其科幻代表作,獲得有著「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的《三體》中給出的設想要更加冰冷和殘酷,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暗森林"法則。
  • 假如地球被黑洞吞噬,人類的命運會如何?能夠生存下來嗎?
    科學家之以所以能夠發現黑洞的存在,主要還是因為黑洞在吞噬恆星的時候,恆星在被引力拉扯的過程中,會發生耀眼的光芒,這種光芒異常強大,即使隔著幾億光年,都有可能看到。當然,能夠吞噬恆星的黑洞,基本上都是一些像銀河系中心這樣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般的小黑洞可沒這個本事,當然,黑洞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成長,小黑洞也會慢慢成長為一個大黑洞。
  • 太陽的壽命還剩下50億年,人類能夠在地球生存到那個時候嗎?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也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宇宙中稀有的生命星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太陽無私的恩賜。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太陽系是以恆星太陽為核心,整個星系最重要的天體就是太陽。太陽系因太陽的誕生而出現,沒有太陽自然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太陽系。
  • 到了野外能夠獨自生存下去嗎?
    地球是一個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除了智慧生命人類之外,還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物。人類本質上來講也是屬於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從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開始崛起,哺乳動物的崛起才有了人類祖先誕生的希望。如今的地球動物界,哺乳動物仍然是主流,站在整個生物圈的頂端,人類則是這個金字塔生物頂端的真正霸主,其它的哺乳動物只能為人類服務。
  • 太陽的壽命還剩下50億年,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存到那個時候嗎?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也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宇宙中稀有的生命星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太陽無私的恩賜。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太陽系是以恆星太陽為核心,整個星系最重要的天體就是太陽。太陽系因太陽的誕生而出現,沒有太陽自然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太陽系。
  • 第二地球存在嗎?如果不出意外,人類在地球能生存多久?
    同時希望人類能夠發展出某種技術,能夠實現「星際文明」,並且發展出「第二地球」或「第二棲息地」,這樣就算是地球未來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了,那麼也有一個新的去處,這是建立在我們太陽系不發生任何意外的情況之下,人類可以做到避免文明變化的情況。
  • 如果這個地球上只有淡水,人類能生存得下去嗎?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都被水覆蓋了,而在這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水域面積中,又有絕大部分是海水,只有在陸地板塊中的水是淡水,但是我們都知道,人類生存需要淡水,所以從某種角度而言,大量的海水對我們用處並不大,所以就有人說,要是地球上的水都是淡水就好了,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科學家稱這個需要人類自己選擇
    要知道,地球漫長的數十億年生命史上,誕生過數不盡的各類生物,可是這些生物都沒有永恆存在下去,而是後來被大自然滅絕了,即使是在地球稱霸1.6億年之久的恐龍,也在6500萬年被一顆小行星滅絕。由此可見,任何生命想要在地球永恒生存下去似乎是非常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