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給地球拍「3D大片」

2021-01-16 環球網

當我們拿起手機導航時,總會不由得感嘆「科技改變生活」。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要實現這樣的導航功能,少不了高精度的實地測繪工作。中國最新發射的高分七號衛星,將原本需要動用大量人力、耗費數月甚至數年時間的測繪工作壓縮到幾分鐘內完成。國家航天局10日對外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立體影像產品,《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還遠不止於此。

國家航天局10日發布的這22幅高分七號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市,山東菏澤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它們的清晰程度讓《環球時報》記者更直觀地感受到高分七號的測繪性能——在高分七號「眼中」,大興機場的跑道、航站樓、飛機甚至汽車都清晰可見。事實上,它不但可以在太空輕鬆拍出地球的3D影像,還能為我國乃至全球的地形地貌繪製出一幅誤差在1米以內的立體地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高分七號衛星總設計師曹海翊介紹說,按設計指標,高分七號對地物的平面定位精度優於5米,高程精度優於1.5米,可滿足1∶1萬比例尺立體測繪的需求。相較以往衛星1∶5萬比例尺的測繪能力,高分七號能更準確地定位地物的位置、識別更多細節。「例如以往能定位比較寬闊的高速公路和國道的位置,現在則能精確定位鄉間小路」。

為什麼對高分七號的測繪能力如此重視呢?曹海翊舉例說,我們使用導航軟體時,自己的位置可以通過手機接收導航衛星的信號得知,但目的地的位置是怎麼知道的呢?這就需要提前的地圖測繪。原先方法是拿著GPS接收機去實地定位,但這樣費時費力,特別是對偏遠地區的測繪,需要大量專業人員跋山涉水、手提肩扛,甚至冒著危險到實地執行任務。而專業測繪衛星可以大面積、高效率的在軌測繪,獲取的數據經處理就可快速生成手機導航中的背景地圖。高分七號能在幾分鐘內完成原來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唐新明表示,在高分七號拍攝的地圖上,建築物或高山河流不再只是一個個方格,而是立體三維模型。大到「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規劃、雄安新區的建設、冬奧會場地的選址,小到住宅小區、學校的選址布局,都需要高精度測繪數據作為決策依據。此外也可利用高分七號自主性、靈活性和高精度等特點,開展礦產資源開發現狀、礦山開發佔地等巡查工作。只需對比前後衛星照片,就能及時發現礦山盜採濫採、越界開採和環境破壞等違法行為。

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童旭東透露,經過9年建設,中國已初步構建起穩定運行的高分衛星遙感系統。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提高到8年。目前由高低不同軌道、從可見光到微波不同譜段觀測手段的高分專項衛星,初步構成我國自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初步形成全天候、全天時、時空協調的對地觀測能力。同時國內進口衛星遙感數據已多被高分專項數據替代,比率近80%。高分專項實施前,僅有國土、林業、測繪等8個行業,北京等少數區域開展遙感衛星應用,現在高分專項數據已在20個行業、31個區域得到應用。

相關焦點

  •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時間:2019-12-12 09:28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12月10日 我國首顆 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 高分七號 拍攝的 首批衛星影像圖 正式亮相!
  • 谷歌地球拍到從南極跨越到北極的神秘白線
    谷歌地球拍到從南極跨越到北極的神秘白線他說:「這不是由客機製造的,這張地圖和這個距離僅提供了地球周圍主要的雲層和天氣圖像谷歌地球拍到從南極跨越到北極的神秘白線有網友認為這不可能是人類所為,這是外星人UFO飛行器所為;也有人認為這個谷歌地球的圖像實際上不是照片
  • 中國亞米級測繪衛星升空,可太空拍攝「3D」立體大片
    據中國動力火箭技術研究院的3日消息:11月3日11:22分,由中國長徵4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中國高分七號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此次發現還實現了一箭4星,包括高分七號、精緻高分試驗衛星、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和天儀十五號衛星。
  • 高分七號衛星:地球的3D大片來了
    央視網消息:昨天(12月10日),地球收到了一份從太空發回的禮物——20多幅「3D立體大片」,這是國家航天局發布的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等多個地區的圖像。
  • 拍攝地球3D大片的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
  • 拍攝地球3D大片的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
  • 高分七號衛星拍出地球高清3D大片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高分七號衛星總設計師曹海翊進一步解釋,「測繪衛星就是精確測量大地的尺子,如果把以往其他通用遙感衛星比作米尺,那麼高分七號就是一把遊標卡尺,能夠高精度地測量地物的平面位置和高度。」  曹海翊說,我國以往衛星的測繪精度是1∶5萬比例尺,高分七號能達到1∶1萬比例尺,對地物的平面定位精度優於5米,測高精度優於1米。
  • 從太空上拍攝的「3D大片」!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航天局昨天(10日)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有媒體把它稱作:從太空上拍攝的「3D立體大片」。11月3日成功發射後,這部大片的「攝像」高分七號搭載的主要載荷從11月5日開始,就在軌開機工作下傳數據了。
  • 地球的「3D大片」來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定位精度最高的測繪衛星,可為地球繪製立體圖像高分七號的全稱是「高解析度國土測繪衛星」。今年11月3日,高分七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1月5日在軌開機工作並獲取了首批衛星影像。高分七號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跨入1:1萬比例尺航天測繪新時代,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航天領域專家齊聚海口交流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
    如果想給地球拍照,遙感衛星就可以做到;如果想給地球拍3D大片,需要找解析度最高的立體觀測衛星——高分七號衛星。通俗來說,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以下簡稱高分衛星)就是把相機放在衛星平臺上,從空中向地面進行精準拍攝。
  • 「太空3D大片」來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話不多說,直接來看高分七號從太空裡拍攝的「大片」!這幾個圖咋還花花綠綠的,看起來有點暈?這可是由高分七號上攜帶的「雙線陣相機」拍攝的原汁原味的「3D立體大片」,想要裸眼看清楚的確有些難度,但是如果你有一副平時我們去電影院看3D電影時佩戴的立體眼鏡,戴上再看看,立體效果是不是立刻就出來了!沒看夠?別著急!
  • 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上演哪些「大片」?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30日電 題: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上演哪些「大片」?  中新網記者 張素  從2015年12月17日成功發射,到2017年11月30日公布首批成果,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翱翔宇宙取「真經」。不知不覺間,「悟空」演繹了三部「大片」。
  • 能在太空拍攝地球的3D高清大片!高分七號衛星,憑啥這麼牛
    精度國內最高、能拍「地球3D大片」的測繪神器……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中的新成員,師出我國「高分」家族這個名門,高分七號一直備受矚目,之前早已名聲在外。C位出道的「小七」,到底有什麼驚豔世人的魅力呢?它又是如何練就這一身強大本領的?
  • 航天領域專家齊聚海口交流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高分」打造「數字...
    ■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實習生 李愛美如果想給地球拍照,遙感衛星就可以做到;如果想給地球拍3D大片,需要找解析度最高的立體觀測衛星——高分七號衛星。通俗來說,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以下簡稱高分衛星)就是把相機放在衛星平臺上,從空中向地面進行精準拍攝。
  • 能在太空拍攝地球的3D高清大片!高分七號衛星,憑啥這麼牛
    精度國內最高、能拍「地球3D大片」的測繪神器……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中的新成員,師出我國「高分」家族這個名門,高分七號一直備受矚目,之前早已名聲在外。C位出道的「小七」,到底有什麼驚豔世人的魅力呢?它又是如何練就這一身強大本領的?
  • 科技創新人物 | 唐新明:給地球拍攝3D大片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總工程師唐新明,是資源三號衛星工程應用系統總設計師、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2008年,資源三號衛星工程正式立項,唐新明團隊立足航天攝影測量的技術前沿,突破了高解析度立體測圖衛星從總體技術指標設計到幾何檢校以及立體測圖等一系列技術難題。資源三號衛星影像比原來國產資源衛星的直接定位精度提高了近百倍,產品可全面滿足1:5萬和1:2.5萬立體測圖精度要求,終結了我國遙感衛星難以測圖的歷史。
  • 航天領域專家齊聚海口交流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高分」打造「數字地球」
    ■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實習生 李愛美如果想給地球拍照,遙感衛星就可以做到;如果想給地球拍3D大片,需要找解析度最高的立體觀測衛星——高分七號衛星。通俗來說,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以下簡稱高分衛星)就是把相機放在衛星平臺上,從空中向地面進行精準拍攝。圍繞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11月2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邀請了10多名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專項(以下簡稱高分專項)應用總師代表、優勢行業應用代表、優勢區域應用代表、骨幹企業代表齊聚於在海口舉辦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交流高分專項取得的創新成果、應用成效。
  • 德國衛星對準全球,生成世界各國森林圖,我國大片綠色
    如今地球的面貌可以通過衛星來看,德國衛星對準全球森林,聲稱世界各國森林圖,我國有大片綠色。美國之前也做過類似的衛星圖,當時得出的是中國的和印度綠色的面積最大,中國是因為植樹造林取得了成效,印度則是因為增加了耕地面積才會有這麼多的綠色,德國的衛星對準的則是森林面積,它的分類要更加細化一點。
  • 用鋁合金材料3D列印Eurostar E3000衛星部件
    該衛星系統採用一個雙向推進的化學推進系統和一個可選的等離子體推進系統(PPS),PPS主要通過氙氣的離子化合和霍爾效應等離子推進器來獲得動力。E3000也是第一個使用鋰離子電池的商用衛星系統,這使它即使在日食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供電。E3000系統可不小,它的重量在9,900磅到13200磅之間,其中包括一個115到148英尺左右的太陽能電池陣列,可提供16千瓦的功率。
  • 用衛星地圖俯瞰全球,為什麼只有中國沿海有一大片汙染?
    自從人類能夠把衛星送上太空,人類才能完全了解我們的地球長什麼樣,而現在,普通人也可以通過衛星地圖來看中國是什麼樣,自己家周圍地形是什麼樣子的。但衛星地圖運用的廣泛也讓一些人發現了些奇怪的事情——比如中國的東部沿海,在衛星地圖裡海是黃黃的?是汙染太嚴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