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摩爾定律初步顯現,雷射製造市場將迎爆發式增長
半導體技術和雷射技術的出現時間分別為1947年和1960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時間分別為1956年和1964年,二者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從物理基礎來看,半導體是費米子的量子效應,而雷射是玻色子的量子效應,二者也都是量子效應的產物。然而,二者發展至今的體量和影響力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這一現象,國志雷射首席科學家馬修泉教授在OFweek雷射網專訪中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在於半導體一直按照摩爾定律的規模在發展,即每18個月半導體技術的能力可以翻一番而產品價格可以降一半。但雷射技術自問世以來,傳統雷射器的技術發展相對緩慢,直到光纖雷射器出現才跟上半導體的發展速度,實現了雷射功率每18個月大概提升一倍的技術發展速度。」
國志雷射首席科學家馬修泉教授
圖片來源:國志雷射
馬修泉教授補充說:「雖然光纖雷射器的出現使得雷射功率發展跟上了摩爾定律,但由於技術門檻較高和研發投入巨大,國外龍頭廠商的光纖雷射器產品價格處於每36個月大概降一半的狀態,只符合一半的摩爾定律。直到2016、2017年國產雷射器突然打入市場,光纖雷射器的價格開始驟降,目前基本符合每18個月價格大概降一半的趨勢。也就是說,光纖雷射器拉動的雷射產業將進入一個類似半導體摩爾定律發展狀態的高速膨脹時期,可以預見未來雷射製造市場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專訪內容見文章《雷射製造業持續增速 國產光纖雷射器突破3萬瓦》。
集團軍作戰模式將成為2020年競爭的主流
2019年的價格戰增大了各家企業的經營壓力,如何走出陰影,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是各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創鑫雷射品牌與市場負責人曾劍鋒向OFweek雷射網表達了他對2020的行業機會和競爭模式的三個猜想:多維競爭力的塑造、戰略縱深能力的積累和滲透力的強化。
創鑫雷射品牌與市場負責人曾劍鋒
圖片來源:創鑫雷射
曾劍鋒認為,今年價格降幅約50%增大了各家的經營壓力,2020年價格戰將趨緩。同時,價格戰加速了行業低端產能的出清,以價格比拼的惡性競爭可能逐漸演變成人才戰和應用解決方案的較量,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及工藝研發能力,塑造企業多維的競爭力。
此外,隨著技術成熟度提升,以單產品單業務作戰的思路將演變成各家戰略縱深厚度的競爭,包括提升垂直整合能力及構建縱向雷射生態圈。曾劍鋒表示:「垂直整合意味著成本優化,構建雷射生態圈則有助於企業深度參與產業發展,緊跟市場需求。集團軍作戰模式將成為2020年競爭的主流。」
最後是滲透力的強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區域滲透,如西南市場GDP增速排行前三,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製造產業的需求,同時海外新興發展中國家亟需性價比高的雷射器填補空白;二是行業滲透,原有切割、焊接、打標向更高效更精細的方向滲透以及新能源、光伏、鋰電、OLED、3C的不斷新增的應用需求;三是對終端客戶滲透,對全國大型不鏽鋼、金屬銷售集散地客戶挖掘需求及進行工藝輔導,協助他們共同完成對傳統技術和工藝的替代。專訪內容見文章《不畏浮雲遮望眼——從工業雷射器的2019看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