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這不同之外卻又有著相同的時代印記,是一代人的崢嶸回憶。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這些事就是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一個關於血色與浪漫的命運故事。
不同於如今生活的精神匱乏,在當時形形色色青年都會三五一群的聚集在一起去談論夢想,去向社會發出屬於自己的「吶喊」。雖然大家都有著崇高的理想,但人多了也必然會產生各種各種的矛盾,「拔份」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誕生,成為了當時這群熱血青年確定地位的手段。
李奎勇,一個縱觀整本書中的重要角色,他的存在見證了那個時代的起起落落。不同於主角鍾躍民,對於李奎勇讀者們有著很多不同的看法,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位人物,來看看他到底屬於怎樣一個人,為何他能夠被稱為真正的頑主,成為一個連鍾躍民都對他佩服有佳的存在。
「拳打天下好漢,腳踢五路英雄」,初次見面袁軍就對這個鐘躍民推崇的人很是不屑,在他看來自己跟他一起共事太過於「跌份」。在很多讀者看來,袁軍太過於自傲,這其實不能怪前者,就當時環境而言幾乎所有大院孩子都看不起李奎勇這群人,否者小混蛋也不會與他們發生衝突了。
作為當時的「小人物」,從小練摔跤、舉石鎖長大的李奎勇十分的好勇鬥狠,是一個打架的好手,這也是為何鍾躍民會選擇他來幫忙的主要原因。「鬥狠並不是出於惡,而是以為害怕,害怕被欺負」作為一個有著自己尊嚴的人,李奎勇好勇鬥狠其實是對自己的偽裝,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不同於小混蛋的反抗,李奎勇對於自己的定位看得很是清楚,在明白自己只能處於這個階級的時候,他並沒有頹廢、絕望,相反拼命的去掙錢、養家,是一個極度負責的務實代表。在自己父親去世之後,李奎勇成為了家中的頂梁柱,在那段時間裡面他仿佛轉變了一個人,這個樣子讓鍾躍民都直言「變了」。
李奎勇的出身決定了他不能夠像鍾躍民一樣隨意,對於家庭他拼盡了所有,對於愛情他同樣也是如此。在工廠時期面對著自己深愛的人,因為給不了更好的生活,面對著家庭的拖累,他毅然決然選擇了離開女孩,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在離開之前,女孩提出把自己給了他,但李奎勇只是抱了一晚上。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他又怎能夠沒有反應?
家庭、愛情之外,對待友情他同樣是令人佩服。從小混蛋到鍾躍民,他的所作所為用「坦蕩蕩」來形容毫不為過,能夠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這樣的朋友又是哪個人所不期望的呢?相信這也是小混蛋願意為了他放棄「插」鍾躍民的重要原因,也是鍾躍民願意不顧一切去拯救他的根本所在。
小說中的最後,面對著鍾躍民的提問,李奎勇很認真地回答道「雖然苦著、累著,但也樂在其中,自己這一生從不後悔」。對於人生如此釋然,這樣的李奎勇又有幾個人能夠達到?這也是為何說他才是真正頑主的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