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是涉足範圍極廣的一類職業,冶金,石化,紡織,儀表,樓宇等等。可以說,只要在有電的地方,就可以看見一群工控人在忙碌著;但是,身處工控行業,我們向來都只是過客,匆匆來,匆匆去,留下汗水和智慧,帶走的卻因過程的不同而不同。
工控是以能力定高低的一個職業,在這個行業中,學歷很雜,都可以從事這個工作;我們這個行業的專家有很多都是從技校生,中專生到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基本上全面覆蓋了國家教育系統,只要智力足夠,能力足夠,都可以成為專家!工控是所學專業跨度較大的一類職業,以自控原理為中心,向外可擴展的基礎知識有:電機拖動、整流、變頻、電工基礎、高等數學,計算機管理,電子,液壓,機械,繼電保護,儀器儀表等,要成為高手,真的很難.
工控人是永遠生活在職業矛盾中,猶如天堂與地獄之間!「工控行業的痛點在於人工成本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過低導致了企業經營成本不斷的攀升,加上供應渠道的不穩定、物流成本及便利問題、票據真實性問題等等,都困擾著傳統工控企業的成長」。工控行業的種種問題可以歸納為四點:
一、採購流程繁瑣
涉及到具體的採購流程,首先將儀表進行分類,第一個原則是滿足採購周期,第二個原則是合併同類項,減少採購成本。詢價書是採購流程的開始,每個項目都有採購的進度表,分批次按到貨時間節點倒過來進行詢價工作,以滿足項目施工進度。成套系統和特殊變送器、特殊閥門一般交貨期為6個月,普通變送器一般交貨期3個月,現場儀表交貨期為1個月左右。成套系統一般分為DCS系統、SIS系統、分析系統,這是三個獨立的詢價文件,這些系統除了購買硬體,還要根據工藝控制要求、工藝實施方案做好部件集成、組態調試和數據整合工作,所以交貨周期長,是第一批發出詢價的產品。發詢價之後進入採購流程,網上發布招標公告,之後進入商務評標、中標公示、籤訂合同等環節。
二、交易成本大
交易成本、稅費、人工、土地、資金、能源、物流和匯率等企業生產成本的「八高」使得中國以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為主的「投資拉動型」和「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制度性交易成本
用工成本
稅費成本
資金成本
能源原材料成本
物流成本
三、渠道局限性
雖然工控行業的網絡銷售看似「來勢兇猛」,但是最大的經銷渠道還是線下終端。隨著德國工業工業4.0概念的提出,工控行業傳統分銷商也同樣面臨渠道模式上的創新。目前渠道對工控企業的重要性勝過研發,儘管電商、O2O這樣的新事物層出不窮,但不同企業適應新渠道的程度差距很大。傳統渠道如何創新和經營,是不少工控品牌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