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研究這個有什麼用

2020-11-28 騰訊網

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物理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研究宇宙黑洞的傑出成果而獲獎。

在諾貝爾三大科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中,物理學獎最有分量。以前,人們常說,數學是科學皇后,其中,還有一個說法,物理學是科學皇帝。現代科學的進步,物理學扮演了最為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如果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基本上也就不會有什麼進步了。

在物理學中,有一個重要分支,就是天體物理學,宇宙很大也很奇妙,人類對此充滿好奇,人類一直對探索宇宙投入了極大的精力,伽利略、布魯諾、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都對探索宇宙投入過極大的精力,在控索宇宙的過程中,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

只是,讓我與人說起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有人反問了一句:研究這個有什麼用?我愣了一下,無法回答。

以我有限的認知來看,研究這個好像真沒有什麼用。研究宇宙黑洞,又是不能當飯吃,能有什麼用呢?不研究,不了解,那黑洞對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天也不會塌下來。這樣說起來,研究黑洞還真沒有什麼用。

但是,人家研究黑黑洞,硬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我當然不會跟隨網上一些人的吊論,說諾貝爾獎沒有公平性,沒有什麼用。諾貝爾獎作為百年老店,119年的頒獎史,足以說明其權威性,諾貝爾科學獎是最有影響力的獎,沒有之一。說諾貝爾獎沒用,要麼是出於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的欺世之談。至少,在諾貝爾獎的評委心目中,研究黑洞是有用的。

這有用與無用,可能是著眼點不同而已。

記得有一次,一幫人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一個伶牙俐齒的少婦,當然也是有些文化的,那口才那心思真是讓我長了一次見識。那一幫人中,有幾個大學生。那少婦問其中一個,聽說是學氣象的,就說,啊,做天氣預報,還是有用的。再問另外一個,聽說是學天文的研究生,這少婦一點也不怯,用嘲諷的口氣說道,意思是地球裝你不下了唄,你們研究這個有什麼用呢?說得那讀天文的同學好像犯了錯誤似的無言以對。問第三個,聽說是學計算機的,少婦就喜形於色地說,學這個好,出來工資高。

其實,這少婦的心思,很具有代表性。每年高考之後填報志願,無數學生和家長,差不多就是這樣想的。所謂的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基本就是跟畢業後找到高收入的好工作直接聯繫起來。以前,數學是冷門專業,後來因為數學與計算機有緊密聯繫,又跟金融有密切關係,數學變得不冷門了。可是,物理這些年逐漸變得冷門了。

說起物理,沒有人認為不重要,但就是不願意選擇學物理。因為,學物理很難另說,關鍵是學物理沒有什麼前途。現在,一些聰明的學生,都去學計算機學金融等熱門專業了,而不夠聰明的學生,又學不好物理。這就是物理目前的處境,非常尷尬的處境。

處境尷尬的物理學,能出大的研究成果嗎?我看很難。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研究這個有什麼用
    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物理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只是,讓我與人說起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有人反問了一句:研究這個有什麼用?我愣了一下,無法回答。以我有限的認知來看,研究這個好像真沒有什麼用。研究宇宙黑洞,又是不能當飯吃,能有什麼用呢?不研究,不了解,那黑洞對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天也不會塌下來。這樣說起來,研究黑洞還真沒有什麼用。
  • 關注丨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頒給了黑洞研究
    關注丨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頒給了黑洞研究 2020-10-09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因為這個重大發現……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因為這個重大發現…… 2020-10-06 2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頒給了黑洞研究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讓人意外的是,剛剛揭曉的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一次頒發給天體物理學。這是近四年來,第三次頒給天體物理學。然而,在天文學家看來,黑洞研究獲諾獎卻是眾望所歸,大家已經期待了幾十年。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研究「黑洞」的三位科學家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發現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一半獎勵授予Roger Penrose教授,他的研究表明廣義相對論成功預測了黑洞的形成,而另一半由Reinhard Genzel教授和Andrea Ghez教授分享,他們發現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存在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超大質量黑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解釋。
  • 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是什麼?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因為他們揭露了「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兩名獲獎者,根澤爾與格茲提供了迄今為止證明黑洞存在的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上世紀90年代起,根澤爾與格茲二人專注於研究銀河系中心的區域。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且看不見的物體,這個物體大約有4百萬個太陽那麼大,而且能夠擾亂恆星。
  • 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是什麼?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兩名獲獎者,根澤爾與格茲提供了迄今為止證明黑洞存在的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上世紀90年代起,根澤爾與格茲二人專注於研究銀河系中心的區域。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且看不見的物體,這個物體大約有4百萬個太陽那麼大,而且能夠擾亂恆星。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
    當瑞典皇家科學院2014年10月7日公布這項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國內物理學界驚訝、驚嘆與驚喜並存。驚訝是因為它不在前期預測的熱門獲獎人和獲獎成果之中,驚嘆的是應用性和技術性如此之強的成果獲得物理學獎,而驚喜的則是看到在這個被認為「不很物理」的領域內拼搏的同行們獲得了巨大成就並被認同。
  • 數學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想到諾獎也能蟬聯
    就在剛剛,萬眾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確定了!或許有模友好奇過,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下了多少錢,為什麼發了119年,竟然還沒有發完?而且獎金不但沒有發完,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居然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要知道,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單項獎金只有15萬克朗。
  • 彭羅斯等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獲獎人中缺了霍金
    ,諾貝爾物理學獎對天體物理情有獨鍾。,獲獎時間最早就是2020年。可以這麼說,彭羅斯恐怕是近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最重量級、名氣最大的人物。他最出名的貢獻是和史蒂芬·霍金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並因此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這一獎項通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外最重要的物理學獎,許多沃爾夫獎獲得者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諾貝爾獎的規則是只頒給活著的人。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 | 研究黑洞有什麼意義?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黑洞相關研究,如何解讀三位獲獎者的貢獻?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下列三位科學家,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至於這個超大質量天體是什麼,按照人類目前的理論水平,除了黑洞我們無法找出第二種解釋。因此,二位科學家分享了剩下的一半獎金。物理學獎預測「翻車」,「四大領域輪轉」規律慘被打臉不得不說,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完全脫離了各界預測的軌道。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是什麼?怎麼識別?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新媒體專電 10月6日,英國人羅傑·彭羅斯、德國人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人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黑洞研究中做出的貢獻而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是什麼?怎麼識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盤點了上述問題。什麼是黑洞?理論認為,黑洞是恆星演化的最後階段,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逸的天體。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是什麼?怎麼識別?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新媒體專電 10月6日,英國人羅傑·彭羅斯、德國人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人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黑洞研究中做出的貢獻而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是什麼?怎麼識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盤點了上述問題。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三位: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了「在她對恆星形成區域的研究中,她發現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年輕恆星都有伴星,並且大多數恆星的距離小於我們太陽系的大小。這就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緊密的伴星對這些年輕恆星周圍的行星形成有什麼影響?單顆恆星(例如我們的太陽)如何形成?什麼機制產生多顆恆星系統,什麼會影響它們的最終性質?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發現黑洞的研究獲獎
    10 月 6 日下午 6 點左右,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授予羅傑 · 彭羅斯( Roger Penrose),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強有力的預測結果,另一部分授予萊因哈特 · 根澤爾 (Reinhard Genzel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大家好,我們都知道世界最高獎項是諾貝爾獎,這個獎項不僅僅是一種激勵或者個人榮譽,他也與國家的榮耀緊緊相連,一個國家的獲獎人數越多,那麼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會有所影響。而諾貝爾獎項也分為好多種,有各個領域的出彩者,有各方面的獎項與榮譽。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這就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緊密的伴星對這些年輕恆星周圍的行星形成有什麼影響?單顆恆星(例如我們的太陽)如何形成?什麼機制產生多顆恆星系統,什麼會影響它們的最終性質?共210人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約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因電晶體效應和超導的BCS理論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三位: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了「黑洞形成的發現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因為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蓋茲在現場電話連線時說:「科學對人類至關重要,我非常熱衷於教導年青一代提問和思考的能力,這對世界至關重要。」她表示,促使她進入該研究領域的,「首先是懷疑與興奮等綜合因素,我們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麼,這是令人著迷的一部分,這將有助於推動我們去了解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