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如何避免蛔蟲感染?
先上「開胃」視頻(膽小誤入):
超聲可見胃內蛔蟲
這是最近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個病例[1]。
病例簡介
患者男性,20歲,因腹痛、腹瀉、嘔吐1天至急診科進行就診。
患者既往體健,無類似病史。查體心率96次/分,血壓96/60mmHg,腹軟,無壓痛。
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19.5g/dL(正常範圍12-15g/dL),白細胞20.8×109/L(參考值4-11×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72.7%,嗜酸粒細胞25/mm3(參考值20-500/mm3)。
醫生對患者的下腔靜脈(靠近腹部的一條大靜脈)進行了超聲波掃描,以檢查其血管中的血液水平。但在這一過程中,醫生意外窺見他的胃內有一個管狀結構並伴隨著捲曲運動,隨後對患者的糞便檢查發現了蛔蟲的受精卵。
圖1.超聲可見胃內蛔蟲
圖2.糞便中的蛔蟲受精卵
至此,蛔蟲病的診斷已經明確。隨後患者接受了阿苯達唑治療,1天後出院。在2周後對該患者進行隨訪時,該患者表示已無不適,而且在排便時看到了蛔蟲。
關於蛔蟲,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小時候,幾乎人人都吃過「驅蟲藥」,蟲子順著便便排出體外,第二天立馬生龍活虎,繼續玩泥巴。但對於蛔蟲是如何感染人類,生活中應該如何避免蛔蟲感染你真的清楚嗎?
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蛔蟲病。
01
蛔蟲是怎樣感染人類的?
蛔蟲是怎樣感染人類的?
蛔蟲病是一種經「糞口傳播」的疾病,其生命周期如圖3所示,其生命周期也代表了感染人群的過程。
圖3.蛔蟲的生長周期[2]
圖4.蛔蟲的生長周期
02
被感染後會有什麼樣的臨床表現?
部分被蛔蟲感染的患者是無症狀的,在蛔蟲數量相對較多時,患者才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感染早期(幼蟲致病):在蛔蟲感染的早期,攝入人體的蟲卵孵化為幼蟲,幼蟲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肺部進一步成熟,此階段會出現一過性的呼吸道症狀及疾病,如乾咳、胸悶、發熱、哮喘、胸骨後不適、嗜酸性粒細胞肺炎等。此階段對患者進行查體,近半數的患者可出現溼羅音和哮鳴音。除肺部的表現外,患者還可出現蕁麻疹、肝腫大等。但是這些異常的症狀和體徵大多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感染晚期(成蟲致病):在蛔蟲感染的晚期,患者表現依然多樣且無特徵性,如:腹部不適、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在此階段還會出現多種併發症:腸梗阻、營養不良、膽道蛔蟲症、肝蛔蟲病、闌尾炎、急性胰腺炎、異位蛔蟲病等。
有哪些診斷方式?
痰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查 感染早期在痰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查見蛔蟲幼蟲,即可確診。
糞便檢查:成蟲感染期在糞便中查到蛔蟲卵即可確診。
糞便檢測陰性並不能完全排除蛔蟲感染,因為腸內僅雄蟲或者雌蟲未到產卵階段,糞便中是無法查到蛔蟲卵的,此時可嘗試藥物驅蟲法或X線診斷法。
03
如何避免被蛔蟲感染?
由於蛔蟲病是經「糞-口」傳播的疾病,所以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對於防止被蛔蟲感染顯得尤為重要。具體的做法包括:
食用的瓜果蔬菜應徹底清洗、去皮或煮熟,尤其是在食用糞便施肥土壤中種植的蔬菜瓜果時。
學習衛生常識,知曉保持手衛生的重要性。
旅行至陌生地點時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不食用未清洗乾淨的蔬菜、瓜果、不飲生水。
不在戶外排便,放置糞便汙染環境。
糞便需進行無害化處理後再作為肥料使用。
除養成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外,預防蛔蟲病措施還包括了對公共衛生條件積極改善、進行健康宣教、對感染者進行正規驅蟲治療以及蛔蟲病高發區的群體驅蟲治療。
參考文獻:
1.Chaurasia, V. and S. Bhoi, Ascaris in the Stomach. N Engl J Med, 2020. 383(22): p. e122.
2.CDC. Ascariasis. 2019;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dpdx/ascariasis/index.html.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鄭亮
本文審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Mary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